第二卷 清平樂 第五十二章 挖坑(下)

明鸞迅速跑到小屋外,偷聽了一會兒,只聽到沈儒平十分激動地問沈氏:「容兒說大姐告訴她,燕王派人來接太孫了,可是真的?!人呢?在哪兒?」

沈氏虛弱地回答他:「人不在這裡……你是怎麼聽的?人來了倒在其次,可來的是什麼人啊!你還高興成這樣……」

杜氏打斷了她的話:「大姑奶奶,話不是這麼說的,一個朱文考算什麼?半大的小崽子罷了,無權無勢,只要太孫殿下奪回皇位,要對付他就跟捏死一隻螞蟻這麼簡單,關鍵是燕王派人來了!」

沈氏被他氣得咳嗽了好一會兒,才道:「糊塗!他們既然來了,要真的把太孫帶走,半路上出點什麼事,誰知道?我怕的是這個!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朱文考的生母是怎麼死的?他若燒死在東宮便也罷了,可他偏偏活了下來,心裡怎會不恨?我就怕他會趁機做手腳……」

「那我們就跟著去!」沈儒平越發激動了,「我們跟著太孫一塊兒走,即便那朱文考真的不懷好意,又能如何?他一個半大孩子,能斗得過我們這麼多人么?而且半路上他若是出點什麼事,我們跟太孫就更安穩了!」

「不行……」沈氏急喘兩下,「我只知道有人來,卻不知有幾個人,但肯定不只朱文考一個。若是人太多了,路上就容易出變故,況且你們在這裡是上了軍戶名冊的,忽然走了,衛所里能不知情么?若無人善後,就有可能給太孫惹麻煩……」

「管不了這麼多了,章家人不是很有能耐么?他們既能把我們弄過來,自然能讓我們光明正大地離開,總之,我們一定要跟著太孫走。大姐,你別忘了,我們容兒跟太孫還有婚約呢,若是就這麼放他走了,萬一他變卦怎麼辦?又或是燕王安排他娶別的名門閨秀為妻,那又怎麼辦?大姐,那可是一國皇后的名位!你別忘了,燕王妃娘家妹妹、表妹、侄女兒外甥女兒一大堆,其中有好幾個是與太孫年紀相仿的……」

屋裡忽然靜了下來,明鸞正想挨近了聽得更清楚些,忽然聞見屋裡有動靜,似乎有人正往門外走來,連忙後退幾步,閃到屋側,便看到沈昭容滿臉通紅地走了出來,羞澀地捂著臉,屋裡杜氏叫她:「容兒,好好的怎麼出去了?這是大事,你且別忙著害臊,快來幫忙勸勸你姑媽。」沈昭容只得紅著臉回去了。明鸞抓緊時機離開了小屋,回想一下沈家人的話,冷笑一聲,便向祖父章寂報告了自己聽到的一切。

章寂聽完了也冷笑道:「沈小子打得好算盤!可惜,我們家不是他沈儒平支使得了的!」接著沉吟片刻,「太孫本就親近沈家,若真讓沈家女做成太孫妃,也是麻煩……」便低聲囑咐了明鸞幾句。

明鸞會意地應了,快步跑出家門,故意繞開小屋,走遠路截住了正往這邊來的朱文至、朱翰之與呂仲昆等人,一臉驚慌地對二伯父章放道:「沈家人忽然過來了,正在大伯娘屋裡說話呢。你們要是這會兒過去,一定會被他們看到的!」然後又滿面羞愧地對呂仲昆說:「呂先生,我也不知道我大伯娘是怎麼打探到你們過來接人的消息的,她還告訴了她娘家人,這會子他們好象就是在商議這件事呢。祖父說,大概是我們沒能好生保守秘密,實在對不住。」

呂仲昆經過昨晚上明鸞那一出好戲,對章家正有好感,也不在意:「不妨事,這件事本來就要告訴沈家的,畢竟殿下頂替的是他家兒子的名頭。既然他們過來了,我也省得再去請了,就讓他們一併參與商量吧。殿下要如何離開,離開後又該如何安排,才能避免官府生疑,還要他們幫著出出主意呢。」

章放臉色正難看,聽了呂仲昆的話,心裡稍稍舒服了些,笑道:「先生說得是,不過沈家人近兩年可能是苦日子過得多了,總愛犯糊塗,一會兒若他們說了些什麼不得體的話,還望先生別與他們一般見識。」

朱文至張張嘴,想要替沈家人辯解辯解,但想到他們平日行事,又閉上了嘴。不過無論如何,那總是他親娘舅,為了救他也曾付出過巨大的代價,事情輕重還是知道的,想必不會在這種要緊大事上犯糊塗。而且,他覺得章沈兩家積怨已深了,可兩家都是他敬愛信重的長輩,看著他們交惡,他心中委實難安,希望一會兒事情商量完以後,能幫著調解調解,讓兩家人同歸於好。畢竟他這一走,不知幾時才能把兩家人救回去,在這段時間裡,兩家人還要相互照應、守望相助呢。

一行眾人各有心思,唯有朱翰之一人,嘴角微微翹起,隱隱露出笑意,但很快又消失不見了。

眾人到了章家院子,章寂拄著拐杖迎了出來,呂仲昆與朱文至一前一後地搶了上去扶住,朱翰之倒裝出有些生疏的樣子,略帶著拘謹行了禮。進了屋後,他們又各自敘禮,就在屋裡一片忙亂之際,明鸞抽身出來,去了小屋處。

剛到門口,明鸞便看見杜氏在那裡沖正屋方向探頭探腦的,又與沈儒平竊竊私語,不知編排些什麼,猛一見明鸞過來,前者就猛地衝上來抓住了她的手臂質問:「是誰來了?可是太孫和燕王派來的使者?!你們章家也太過分了,這種事原該告訴我們一聲,怎能故意瞞著?!你們一定是想在背地裡搗鬼!」

明鸞皺眉瞥了她抓住自己的手一眼,壓低聲音說:「放手,你抓疼我了!」

杜氏不放,沈儒平還上前冷笑說:「別以為你們章家救了太孫一回,就能事事替他做主了!小丫頭,你給我聽好,我們才是太孫的親人!當年是我們護住了他,讓他平平安安活下來的。別以為你們憑這點小恩小惠就能拿捏住太孫殿下!他可是我們沈家的外孫,身體里流著沈家的血!」

他聲音有些大,明鸞揣度著正屋那邊應該可以聽見隻字片語,心下不由得一動,故意再壓低了聲音:「你那麼大聲幹什麼?就算你們家幫過太孫的忙,也不必天天掛在嘴邊上,那些小事,搞不好太孫自己都記不清了,你們還念叨個不停,也不怕人家嫌煩。有些話啊,私底下說說就可以了,別驚動了屋裡的人,叫他們聽見了不好!」

沈儒平只當明鸞心虛,害怕叫燕王使者知道了自己夫妻在此,越發提高了聲量:「這種事光明正大,為什麼不能叫人聽見?我就要敞開了說!這幾年我們過的是什麼日子?好不容易,燕王派人來了,眼看著這苦日子就要到頭了,他們為什麼不找我們?!分明是你們章家從中搗鬼,想把我們沈家踢開,好獨佔救駕之功!死丫頭,還不快給我讓開?!我要去找太孫殿下評理!」

他說得這麼大聲,明鸞知道正屋那邊一定聽清楚了,便笑了笑,當著他們的面掐了自己大腿一把,頓時紅了眼圈,還委委屈屈說:「沈大叔,您說什麼呢?我就是奉祖父之命來請你們過去議事的,誰要踢開你們了?!」說罷不等他們反應,便嚶嚶哭著扭頭跑了,回到正屋裡,故意選了個光線充足的地兒,讓所有人都看清楚自己臉上的淚花閃爍,卻不告狀,只是非常難過地報告:「沈大叔他們這就過來了。」然後低頭往耳房那邊走。因這幾日天氣不穩定,時時下雨,章家人特地在這裡辟了個臨時茶房,她就在那裡裝作若無其事的模樣擺弄著茶具。

屋內眾人面面相覷,各有思量。章寂面無表情,章放滿面譏諷,章敞還在外面放風,此刻不在場,朱文至臉色通紅,胡四海輕蔑地撇了撇嘴,呂仲昆只微微皺了皺眉頭,便繼續與章寂寒暄,問章家這幾年在德慶的生活,朱翰之低頭整理著袖口,掩住了嘴角的一絲笑意。

過了一會兒,沈儒平與杜氏出現在正屋門前,先探頭看了看屋內的情形,見眾人都在看他,便訕訕地走了進來:「原來燕王殿下派的是這位先生啊?方才章家三丫頭也不把話說清楚,弄得我們誤會了……」杜氏還在一旁補充道:「是啊是啊,章老爺子,您別怪我們多心,既然有使者前來,您就該馬上告訴我們才是,怎能瞞著呢?今天若不是我們恰好前來,只怕等太孫走了,我們還被蒙在鼓裡呢!」

太孫朱文至輕咳一聲,看了他們一眼:「舅舅舅母坐吧。弟弟與呂先生是前日才找到我的,章家人也是剛剛才知道。因布村離得遠,就沒立刻告訴你們,但也沒有瞞著你們的意思,不過是想先跟章家見一面再說罷了。」

沈儒平沒料到太孫會先出面說出這番話來,臉上一時過不去,笑意更加勉強了,只拿眼睛去瞄妻子。杜氏卻只顧著盯朱翰之的臉瞧,見他面上有疤,臉上便忍不住露出了喜色:「這位就是廣安王吧?幾年不見,長高了許多,可這臉是怎麼回事呀?瞧著可不大體面。」心中卻想,容貌都毀成這樣了還敢肖想大位,真真是白日做夢!

朱翰之正瞧著明鸞給自己倒茶,聞言只當沒聽見,半點異色不露,反倒是太孫朱文至有些著惱:「舅母,姨母那裡還要人照顧呢,您不如去瞧瞧她?」

杜氏悻悻地,只覺得他不識好歹,不明白自己的一片苦心:「容兒在她大姑那裡照看呢,沒事兒。」

沈儒平看著在場眾人的臉色都不好看,便知道老婆說話造次了,連忙斥道:「行了,男人們在商議正事,女人少說兩句!你沒瞧見章家三丫頭在那裡倒茶?快幫著招呼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