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清平樂 第二十一章 解決

明鸞先趕到百戶所,正好遇上章敞也在那裡,到處問人章放的事,卻沒幾個願意搭理他。父女倆對望一眼,明鸞便掛上討喜的笑容,嘴甜地拉著兩個平日比較好說話的士兵聊了幾句家常,才將話題轉到章放與崔柏泉頭上來,順利地問到了四姓十八家瑤民目前躲藏的地方,據說官兵大都聚到那邊去等消息了。

明鸞回頭看了看章敞,章敞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咬牙道:「我回去告訴你祖父,你且在這裡等著,若有新消息,就趕緊捎回家去。」

明鸞應了,看著他離開,卻轉身就往打聽到的地點走。那地方靠近象牙山西麓,是一大片人煙稀少的林區,她來到山下,遠遠地就瞧見有不少人圍在河邊,不知在說些什麼,倒是有幾個瑤民打扮的中老年男子站在官兵身邊,瞧著也不象是受制於人的。

明鸞心急地四處尋找章放與崔柏泉的身影,只可惜現場認識的人極少,大多數是陌生人,或是只照過面卻沒搭過話的,她好不容易才尋著章放手下的一個士兵,向他打聽伯父的消息,得知只有章放與崔柏泉陪著柳同知進了山谷,至今有將近兩個時辰了,還沒出來。姚百戶開始感到著急,而萬千戶則指責他不該只派了兩個人給柳同知當護衛,其中一人還是半大孩子。姚百戶無話可說,正後悔呢。

明鸞聽得心裡發緊:「怎麼會只讓兩個人護衛呢?柳大人可是朝廷命官啊!」

那士兵撇撇嘴,小聲道:「姚百戶最近不知怎的,總看頭兒不順眼,三天兩頭給他穿小鞋。頭兒都忍了,今日這事兒,頭兒是因為認識柳大人,才跟著去的,沒想到姚百戶敢只派兩人。我們兄弟也都在擔心呢。」

旁邊另一名士兵伸了頭過來:「你們不知道?聽說姚百戶一心要把這幫瑤民剿滅乾淨搏個大功勞的,是頭兒悄悄報給千戶大人,事情才黃了。姚百戶還挨了千戶大人的罵。千戶大人說,朝廷明令對瑤民要安撫,他本人也是因為撫瑤與綏靖地方有功才得以升遷的,在這當口鬧瑤亂,豈不表明他的功績都是虛報的?加上這事兒又不合朝廷旨意,萬一上頭追究下來,他就得背黑鍋了,還談什麼陞官?姚百戶本想要往上爬,這回是註定要落空了,頭兒卻得了千戶大人賞的馬,叫他心裡怎會高興?正要想辦法教訓頭兒呢,也不知頭兒怎麼就敢這般大膽,壞姚百戶的好事。」

「怎麼是頭兒告的密呢?我聽說是官圩那邊事發,讓柳大人知道了,才命人追查過來的。」先前這名士兵開始反駁。

「當然是頭兒告的密了,我跟你說,這事兒我可有人證,所里給姚百戶守門的小兵,他二姑媽的三閨女的小叔子的舅媽的表弟,就是我乾爹他老婆的妹子的侄女婿。這事兒是他親口告訴我的……」

明鸞聽得心裡正焦急的,忽然聽見遠處有人在喊:「回來了!他們回來了!」頓時一個激靈,循著喧嘩聲傳來的方向跑了過去。

崔柏泉走在最前面,柳同知與兩名瑤民打扮的老人並行居中,章放落在最後,也有一名瑤族青年與他同行。明鸞認出那正是曾經見過兩面的奉大山,心裡便是一緊,但看到他們一行人有說有笑地走過來,身上衣飾整齊,又覺得情況應該還算樂觀,便放慢了腳步。

萬千戶與姚百戶帶著人迎了上去,先仔細打量了柳同知一番,確認他平安無事,都鬆了口氣,轉向那兩名瑤族老人的目光便帶上了幾分戒備。柳同知卻笑呵呵地道:「這位是四姓十八家的首領盤天保七公,這位是副首領奉樹和公,後面是奉公長子奉大山。往後這四姓十八家的瑤民就要在九市落戶了,還望姚百戶多多看顧,大家要和睦共處啊!」

姚百戶聽出了柳同知言外之意,心中卻不以為然,雖然面上言笑晏晏,看向兩名老人的目光卻帶了幾分輕視,無意中轉到後面的奉大山臉上,只一對視,渾身就像被潑了盆冷水似的,額頭竟不知不覺冒了汗出來。

奉樹和面無表情,盤天保七公卻一直笑眯眯地,又跟萬千戶、姚百戶問好,又與柳同知說了不少漢瑤一家的好話。這時候眾人才知道,原來柳同知與他們在山谷里談話時,已經提出了許多優惠政策,包括在象牙山西麓林地(也就是這批瑤民目前借居之處)撥出一塊五百畝的土地免費給四姓十八家使用,還為他們提供第一年的水稻種子與農具,並派人教他們耕種,如果需要耕牛,也可以低價租借。而這四姓十八家的瑤民在此地落戶後,便自動成為一個獨立的瑤寨,可以推舉自己的瑤首,以後官府要跟他們打交道時,就直接尋這名瑤首,他們無需再像以前那樣,依附其他瑤民部族而居。

象牙山西麓地域寬廣,卻人煙稀少,而且有一大片種滿樹木的山坡地。這塊地一旦歸瑤民使用,他們便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利用山上的樹木建造自己的居所。另外,這裡有水源,包括河流與山泉水,還有不少可供開荒的土地,雖然只有五百畝大小,但對這百來人的小部族而言,已是足夠。這一帶距離九市鎮與其他漢人聚居的村鎮都有一段距離,卻又算不得太遠,正好能給瑤民提供一種相對獨立即又不至於與世隔絕的生活。

事情得以和平解決,雙方也是皆大歡喜。瑤民一方得到了自己渴望的東西,官府一方也不必再擔心會發生瑤亂,在姚百戶再三保證不會為難瑤民,甚至會保護他們的安全之後,奉樹和命長子帶人將製造的三萬多枝竹箭放火燒了,表示歸順。姚百戶看著那些箭,臉色不知怎的有些難看。

大人們說話期間,崔柏泉已經悄悄離了人群,尋上了明鸞。明鸞拉著他躲到不起眼的角落裡,確認過他與章放都沒有受傷之後,便道:「真嚇死我了,我聽到消息時,真不敢相信!是不是那個姚百戶聽到了風聲,以為你跟我二伯父一樣,都參與了告密,所以故意陷害你呀?不然怎會讓你一個余丁去做柳同知的護衛?」

崔柏泉笑笑,抬袖擦了把額上的汗:「他怎麼可能知道這個?是我自己說要去的。我跟那幫瑤民見過面,比別人強些。」

明鸞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你比別人強什麼啊?見過面怎的?我也跟他們見過面啊,還是兩面呢!還聊過天呢!他們說射我箭就射了,又不會手軟,你真是瘋了!」

「我這不是沒事么?」崔柏泉仍是一臉漫不經心的微笑,「不但沒事,還立了功呢。你瞧著吧,這回誰還會小瞧我?全百戶所的人,除了你伯父,誰也沒有我有膽識。如今那些兵痞要欺負我,還要看上頭肯不肯呢。這原是一次極好的機會,錯過了就沒有了。」

明鸞聽得一怔:「機會?你……」

「就是機會,立功的好機會。」崔柏泉看了柳同知的方向一眼,「我這點年紀,又沒有靠山人脈,想要在衛所里站穩腳跟,談何容易?如今我連個守山的差事都保不住,日後便是成了正軍,也入不了上司的眼。可現在呢?你瞧著吧,一切都會不一樣了!」

明鸞詫異地端詳他片刻,便收起驚異之色,露出了笑容:「不錯嘛,小泉哥如今也今非昔比了。你說得對,有機會就要去闖,不冒險又怎能拼出頭呢?男子漢就該有雄心壯志!」

崔柏泉笑了笑,又壓低了聲音:「我還替你出了口氣呢。」

明鸞不解:「這話怎麼說?」

「那盤月月不識好人心,說你是壞人,還叫奉大山朝你射箭,我方才就跟他們說了,你打聽清楚他們的事後,就想要進城找認識的大官告狀,為他們伸冤,那天上山再遇見他們時,原是要把這件事說給他們聽的,沒想到他們卻把好人當成了壞人。但你大人不計小人過,還是把這件事告訴了柳大人,不然事情也不可能順利解決。我告訴他們,別把漢人都當成了洪水猛獸,我們都是好人來著。柳大人也替我作證了,你二伯父雖沒吭聲,卻將他與你的關係告訴了他們。盤月月懊悔得不行呢,再三說要來向你賠不是。」

明鸞一邊聽著,便看見奉大山幾次轉頭望過來,想要朝這邊走,卻又猶豫著不敢離開父親身邊,臉上的表情別提有多糾結了。她不由得想起了那天的箭,抬手摸了摸傷痕還未消失的耳朵,撇嘴道:「事情解決了就好,隨他們懊悔去吧,我現在忙著呢,沒空搭理他們!」反正她的目的也實現了。

崔柏泉聽了點點頭:「這話說得是,所以你不必理會他們。」

明鸞一怔,疑惑地望向他:「你究竟是什麼意思……」

崔柏泉翹翹嘴角:「沒什麼意思,他們要懊悔是他們的事,要不要原諒他們,那就得看你自己高興了,正是要叫他們知道自己理虧呢。」

明鸞眉眼一彎,連忙忍住笑意,努力板起臉面對正迎面走來的章放:「二伯父。」

崔柏泉也連忙向章放問好:「方才真是多虧您照應了。」

章放清了清嗓子,有些不自在地道:「小夥子有膽有識,身手也不錯,以後有空多到家裡來玩吧,我聽說你的刀法不錯,箭術卻不太好,有空我指點指點你。」

「是,謝章二叔。」

「唔……」章放的眼睛又一次掃向明鸞,遲疑著似乎想說些什麼,明鸞睜著大眼等待他開口,沒想到他說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