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清平樂 第十二章 月月

明鸞跟那蘋果臉小姑娘大眼瞪小眼地對峙了半日,兩人都沒想到會在這深山中遇上陌生人,一時間反應不過來。

明鸞先醒過神來,眨了眨眼:「你……你是哪兒來的啊?」記得象牙山周邊並沒有瑤民居住啊。

那小姑娘卻露出警惕的神色,退後兩步,沒有吭聲,雙眼直盯著明鸞身後。

明鸞一回頭,發現是崔柏泉跟了上來,只見他一臉嚴肅,同樣警惕地盯著那瑤族小姑娘,伸手拉明鸞:「別過去!離她遠些!」

明鸞安撫地拍了拍他的手:「沒事,她不象是壞人,興許只是路過,誤打誤撞上山來的。」

崔柏泉眼中露出不贊成的神色,壓低了聲音:「她不可能是一個人來的,你小心些,天知道他們會不會傷害你?」明鸞朝他眨眨眼:「放心,我會看著辦的。」示意他不要插手,又回過身面對那小姑娘,往前走了一步,露出無害的好奇神色:「你別害怕,我不是壞人,你瞧,我只不過是個比你還要小的小孩而已。我只是奇怪,這山腳下沒有瑤民,你是哪兒來的呢?是城裡過來的嗎?」

小姑娘遲疑了一下,還是沒吭聲,只是看到崔柏泉沒有拿出別在腰後的柴刀,除了盯著自己外也沒有其他動作,警惕的神色便和緩了幾分。

明鸞繼續問:「你是不是聽不懂我的話?你懂說漢人的話不?」

小姑娘總算開口了:「我能聽懂。」發音有些奇怪,但吐字還算清晰。

能溝通就好。明鸞笑了:「你能聽懂漢人的話,那可真了不起。你幾歲了?我今年十歲,叫章明鸞,文章的章,明白的明,鸞鳳的鸞,就是能把文章寫得明白的小鳥的意思。你叫什麼呀?」

小姑娘臉上露出了幾分笑意,又微微紅了紅,大概是覺得自己居然對個十歲的小女孩如此提防,實在丟臉,便有些靦腆地答道:「我叫盤月月,就是月亮的意思。我今年十三歲了,比你大。」

「那你就是姐姐了?」明鸞笑道,「那我叫你什麼好呢?月月姐?」上天保佑,幸好是月月而不是小月月,不然叫她情何以堪?

盤月月有些不好意思,眉眼彎了彎:「叫我月月吧。你……你怎麼在山上?」

明鸞答道:「我們家就住在山腳下,常常上山來玩的。昨天下了大雨,我就上來找找看,有沒有好吃的蘑菇。」她給盤月月看了看籃子里的果子,又指了指前頭的草菇。

盤月月只看了果子一眼就說:「這個不好吃的,很酸,等下個月再摘,就甜了。」

明鸞點頭:「是啊,我也覺得可能是摘得太早了,這不才到七月中嘛……」她看了看盤月月的背包:「你的包繡得真好看,是你自己做的?」

盤月月搖搖頭,低頭摸摸包上的繡花:「包是我阿姐做的,我阿媽挑的花。」

明鸞又走近了兩步,看得清楚些了,有些艷羨地道:「這花很好看呀,瞧著象是十字綉。」接著又解釋:「就是用十字打叉叉的形式繡的花,你這個顏色很鮮艷呢,花型也好看。」

盤月月聽得半懂不懂,還一本正經地說:「這是挑花。」

原來瑤族的挑花跟十字綉差不多嗎?明鸞拋開這個問題,再繼續道:「我曾經在城裡趕集的時候見過你們瑤民賣的綉品,就象這個挑花一樣,但是人家賣的都不如你這個好看。」

盤月月有些自豪地仰起頭:「我阿媽的挑花最好,全部落的人沒一個比得上!」

原來真是瑤民!而且還是整個部落聚居,不是零散的。

明鸞心裡有了結論,便指向那片草菇:「你也要采這個?我們分了吧?你打算怎麼做?」

盤月月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這個好吃的,可以做菜。」兩人便隔著七八尺遠,對面蹲下,開始動手采那些草菇。明鸞留意到盤月月的腰間插著把小刀,不由暗暗鬆了口氣,還好剛才沒有粗心地跟人起衝突。

崔柏泉在離她們不到兩丈的地方吞了吞口水,他剛才真是叫明鸞嚇了一跳,眼見著情勢和緩下來,他也不由得開始疑惑:山上怎會有瑤民?難道是看守另外幾個方向的軍戶沒注意,把人放上來了嗎?

明鸞一邊采菇,還一邊跟那盤月月搭話,告訴她草菇可以吃,但有些蘑菇是不能吃的,特別是看起來非常鮮艷漂亮的那種。盤月月的表情更加放鬆了,還笑著點頭說:「是不能吃的,碰一碰,會變色,有毒的,吃了肚子疼,會死人。」

明鸞點點頭,又跟她交流起蘑菇的各種美食做法,還從挎包里拿出自己做的鹽水煮雞蛋跟她分享。盤月月聽得很認真,雞蛋也吃得香,還介紹了她喜歡的幾種美食,當中有些辭彙她不懂得用漢語說,就用雙手比划了半日,明鸞也只能聽個半懂,有些咋舌於她所說的用蟲子做的極美味的菜,只當自己是理解錯了。

等到那片草菇被她倆瓜分完畢之後,兩個小姑娘已經成了朋友。明鸞親親熱熱地再度問起先前的問題:「你住在哪兒呢?我以前怎麼沒見過你?要是能早些認識你就好了。」

盤月月這回沒有提防:「我們從別的地方來,原本是在封川,你知道吧?」

明鸞不知道,崔柏泉在後面進行解說:「就在德慶西北面,有不少瑤民聚居。」(註:今封開)

盤月月看了他一眼,對他的態度又和緩了些,繼續道:「我十歲的時候,我阿爺跟瑤首吵架了,阿爺帶著我們幾家人來了德慶,在官圩北邊,你知道不?」

這個明鸞倒是知道,官圩是貢柑的主要產地之一。

「那後來呢?你怎麼會過來?」她問,心裡在懷疑,莫非是因為九市也種起了貢柑,所以官圩人來偵察了?

盤月月有些黯然地道:「狗官不好,他要我們交稅,很多很多稅,還要趙家阿姐嫁他,趙家阿姐不肯,跳河死了。趙家要跟狗官拚命,可是狗官有很多人,我們打不過,只好逃走。」說完她覺得有些不安,聲音也小了下去:「我們是路過這裡……」

從官圩逃到九市,這路途可不近,明鸞想的是不知哪個狗官這麼可惡,崔柏泉想的卻是他們究竟有多少人,又是怎麼逃過來的呢?一路上難道就沒一個官府的人發現嗎?

明鸞又問她:「你們打算怎麼辦?」盤月月搖搖頭:「不知道。我們想找個地方停下來,可是又怕官府,想回山上住,又怕吃不飽……」

明鸞知道近年來有不少瑤民離開了深山老林,來到平地上生活,學習種田,與漢人及其他少數民族雜居。她剛到德慶的時候,還能聽到各地有零星瑤亂的傳言,但這兩年,就連知州衙門所在的德慶城都有瑤民光明正大地出現做小生意了,可見目前朝廷對瑤民還是以安撫為主的。能夠過上安穩的生活,自然比留在山上過刀耕火種的日子強。

於是她便道:「能夠找個地方安頓下來,種田維生,自然更好一點,如果怕官府不好,就找個有好官的地方好了。但是你們如果想住回山上,這裡未必是個好選擇,這山上有官府的林場,是有看守的,不許人在山上生火,怕把樹都燒了呢。」

「那怎麼辦?」盤月月有些無措,「我們走得很辛苦的。」

明鸞正要回答,卻忽然聽到一聲大喝,一個人影沖了過來,飛快地拉開了盤月月,定睛一看,原來是個身穿藍黑色服飾的瑤族男子,身材高大,膚色黝黑,背著弓,手裡還拿著鐮刀,面帶警惕,不知對盤月月說了些什麼,兩隻眼睛一直盯著明鸞與崔柏泉看。崔柏泉擔心明鸞,連忙跑了過來,將明鸞拉退幾步。

盤月月有些慌張地跟那男子說話,但那男子卻顯得十分激動,甚至還從腰後的箭筒里抽了支箭出來搭在弓上。明鸞聽不懂他們的語言,卻能看懂他們的肢體語言,也不由得緊張起來:「喂……我們不是壞人啊,你要幹什麼?」

盤月月忙道:「這是我奉家大山哥,他不是壞人,他以為你們是壞人……」被那男子拉了一把,兩人吵了起來。那男子一直用仇恨的目光看著明鸞與崔柏泉,但跟盤月月吵著吵著,目光中的仇恨便削弱了幾分,只是警惕之色仍在。

最後盤月月見說服不了他,有些賭氣地跺跺腳,對明鸞道:「大山哥不信你是好人,我說不過他,但我會說服他的,我們先走了,謝謝你的草菇和雞蛋。」便要強拉那男子離開。

明鸞正看得糊裡糊塗的,見她說走就走,有些急了,追上兩步:「月月姐……」忽然就停了下來,腳邊釘著一根竹箭,箭身還在微微抖動,箭頭足足入土半尺有餘。

箭是那男子射過來的,就是一眨眼之間的事,明鸞有些呆住了,沒能繼續追上去,眼睜睜地看著盤月月朝那男子大聲抗議,卻被對方拉著急走離開,接著左臂上傳來一陣大力,被帶到大樹後頭,卻是崔柏泉怕她受傷,硬拉著她躲開的。等她重新伸出頭來探看盤月月的身影時,那兩人已經消失在樹林深處了。

「搞什麼啊……」明鸞狠擊樹榦一拳,「我跟人說話說得好好的,那人發什麼神經?!我又沒得罪他,他犯得著朝我個小孩子射箭嗎?!」

崔柏泉小心地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