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清平樂 第四章 憂患

陳氏聽了周合的話,仍舊眉頭緊蹙:「他這又是何苦?我早說過了,我生是章家人,死是章家鬼!」

周合嘆道:「這話我何嘗不曾告訴過他?只是他說,並無非分之想,只是念及陳家養育之恩,如今陳家人最擔心的就是你這個姑奶奶的處境,他便順道照應些,也只是舉手之勞罷了,卻能寬慰兩位長輩的思女之心,也不枉陳家當初對他的恩情。」

陳氏咬咬唇:「這怎能說是順道?他原本已在南安任千戶,如今反倒要調到德慶來,即便仍為千戶,也是不升反降了,對他的前程……」說到這裡,陳氏忽然看到明鸞站在不遠處,心下一驚,連忙停了下來,又想起明鸞對那個人曾有所耳聞,她不由得漲紅了臉。

周合察覺有異,回過頭來,看見是明鸞,倒不怎麼緊張,反而笑問:「回來了?鸞姐兒不是尋周姨娘去的么?怎的周姨娘早早回來了,你卻這會子才到家?」

明鸞笑道:「我見周姨娘只買了那點菜,怕晚上不夠吃,就去弄了幾條魚回來。」她走上前,悄悄打量了陳氏一眼:「你們在說什麼呢?誰要來?」

陳氏咬著唇不說話,神色間隱隱帶著窘迫。周合倒是落落大方:「哦,陳家一個熟人,過些日子可能要來這裡的衛所任官,家裡已經跟他打過招呼,請他到時候多照應一下你們家。」

不是主動要求照應的嗎?周老爺子越發會說話了。明鸞微微一笑:「是什麼熟人啊?母親認不認識?」

陳氏的頭垂得越發低了,周合繼續淡定:「你母親小時候是常見的,原也是通家之好,是你外祖父一位故人之子,因父母沒得早,他獨個兒跟著老祖母過活,但老人沒幾年也去了。你外祖父母曾對他十分照顧,因此他念著舊情,一聽說是你母親婆家在這裡,便答應照看。雖然還不確定他會是什麼官職,但聽說德慶現任的千戶將要高升到外地去了,因此很有可能是頂千戶的缺。這樣也好,你們都是在冊的軍戶,有他看顧,也能少吃些苦。」

原來如此,既然有陳家的恩情在裡面,想必這個「達生」還不至於因愛生恨,為難章家人了。

明鸞心中一定,便笑說:「這可是好消息呢,周爺爺怎麼不告訴祖父?方才我瞧他老人家醉倒在屋裡,這也醉得太快了,常聽他吹噓年輕時候是多麼多麼海量呢!——您沒喝醉吧?」

周合呵呵笑道:「就只喝了三四小杯,哪裡會醉?你祖父是心裡壓著事,本想借酒澆愁的,我見他年紀不小了,身體又不大好,怕他喝傷了身子,還勸他少喝些,可他不聽,硬是灌了一大海碗下去,結果就倒了,想是喝得太急的緣故。不過他喝得不多,睡一覺就好了,你不必擔心。外面日頭真曬啊,還沒到五月天就熱成這樣,今年夏天可不好過,咱們回屋裡去吧。」說著便抬腳往屋子的方向走。

明鸞笑應著,回頭拉陳氏:「母親,咱們也回去吧?」接著壓低了聲音道:「您慌什麼?光明正大的事,躲躲閃閃反而顯得心虛!」

陳氏又羞又惱:「你知道什麼?!別聽了兩句牆角就以為什麼都知道了!」

明鸞笑嘻嘻地道:「我是什麼都不知道,但您既然問心無愧,何必先做出個心虛的樣子來?便是真沒事,別人也要疑心有事了。這件事說來簡單,不就是陳家又一次託人情來幫咱們家么?那是陳家的世交之子,有什麼不能見人的?我只需記得外祖父、外祖母的好就行了。」

陳氏雖然窘迫,但想了想,也覺得女兒這話說得有理,心裡漸漸安定下來,只是仍舊有些擔心:「你先別把這件事告訴家裡人,那人還不一定會來呢,等他來了再說不遲。」

明鸞瞥她一眼,隨口應下。

回到家裡沒多久,宮氏與玉翟送完做好的針線回來了,不一會兒章放與章敞也到了家,見了周合,人人都喜氣洋洋的,聽說章敬有信來,更是歡欣不已。

宮氏已經開始YY章敬很快就能把家人接去遼東了,還在盤算要做些什麼冬衣才能熬過遼東的苦寒,因為廣東氣候溫暖,德慶再冷也是有限的,家裡人每年只靠棉衣就能活下來,但遼東的冬天卻沒那麼好打發。她YY完冬衣,又開始抱怨德慶的軍戶生活,抱怨這裡的山水,抱怨這裡的天氣,抱怨這裡的飲食,還抱怨這裡的百姓,接著又抱怨軍戶的收入多麼微薄,丈夫的工作多麼辛苦,自己母女多麼勞累,鎮民村民又多麼的粗俗……她越抱怨越起勁兒,竟沒發現章家人上到章寂,下到明鸞,都已經變了臉色,直到章放勃然大怒罵了她一頓,才怏怏地閉了嘴。

當著周合等人的面,宮氏表現如此失禮,章家人都覺得有些丟臉,不約而同地提起別的話題將這件事抹了過去。周合沒提「達生」的事,沈李兩家的處境也只是簡單提了提,眼看著就要冷場,章寂卻忽然談起種柑的事來。

周合先是肯定了章寂的好意,以茂升元的財力與能力,在德慶大量收購貢柑確實艱難,如果真的能建立一個固定的貨源,無疑對茂升元有極大的好處。他也認可了明鸞幾家合力擴大種植規模的建議,只是覺得為穩妥起見,最好請有經驗的人先選好合適的種植地點,選取高產的苗種,再請熟手照料。只要種出來的貢柑質量好,他就能做主給一個好價錢。他還讓章寂帶著自己親自去跟鎮上那幾戶人家談,畢竟買賣上的事,他比較擅長,也免得章寂不熟行情,身份又不方便,會吃了虧。

明鸞聽到他的建議有很多都跟自己的想法相合,便知道這件事成了一半,心裡暗暗高興,十分殷勤地為他挾菜倒酒。章寂也很高興,他忽然發覺自己這把老骨頭還是有些用處的,除了帶孫子之外,他還能給家裡添個大進項,置辦點產業。

最後章寂與周合都有些醉了,章放兄弟把父親扶進房中,陳氏與明鸞則趕緊收拾出一間乾淨屋子來安置周合,至於周合帶來的夥計,則向村裡的人家借了屋子招待他們住下。接著周姨娘與陳氏又重新收拾了席面,做了兩道小菜給章家兄弟倆下飯,章放、章敞說起日後與人合夥種柑的事,心裡也有些興奮,你一句我一句地交流起外頭聽來的小道消息,多是德慶哪裡哪裡的人家因種柑創下了家業之類的,章放為家人日後生計能有所改善而高興,而章敞則是為自家總算能對陳家有所回報而歡喜。

但他們歡喜,卻有人不大歡喜。章放回到自個兒屋裡躺下後,宮氏打發了周姨娘去收拾殘席,便走到丈夫身邊開始小聲抱怨:「真不知老爺子是怎麼想起種柑的事來的,即便是與人合夥,也要花不少銀子呢,咱們家哪裡有空閑的銀子?我們母女倆日夜做針線,一月掙得的錢還不夠今晚一頓飯的!一定是三丫頭調唆的!瞧她今兒晚上那眉飛色舞的模樣,就知道這件事少不了她的摻和。這幾年三丫頭是越發不安份了,不好好跟她母親學女紅管家,反倒天天在外頭跟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處,哪裡象個大家閨秀的樣子?如今還竄唆老爺子辦什麼柑園,居然也不跟你商量就直接定下了,分明眼裡就沒你這個伯父!」

章放眼皮子都沒睜開:「你就消停些吧,一日不挑撥離間就不舒服是吧?柑園的事原是我的主意,開春就跟老爺子提過了,只是當時家裡沒閑錢,就擱置了。如今鎮上有人家想做這個,老爺子聽說了才重新提起來,三丫頭提議合夥,也是好意,至少咱們家要擔的風險就少了。老周又說要幫著老爺子跟那幾家商議去,分明是要白送我們家一份好處,你還啰嗦些什麼呀?這幾年挨的打罵少了,你皮癢?」

宮氏有些害怕地縮了縮脖子,卻又被他的一句話吸引了注意力:「相公是說,老周打算幫咱們家出本錢,讓咱們白占這份便宜?!」她頓時露出了喜色。

章放忽然覺得有些頭痛:「少做夢了,便是他真要幫我們出本錢,你當老爺子會答應?我就頭一個不答應!這幾年托陳家的福,咱們雖吃了些苦頭,日子過得還算安穩,要是沒了陳家的人照應,你想想咱家會是什麼情形?雖是親戚,也不可太過貪心了,什麼便宜都要佔,到頭來只會是一場空!」

宮氏扁了扁嘴,不服氣地道:「那他不過就是幫著說幾句好話,又怎能算是送我們好處?」

「你真是蠢得無可救藥了!」章放咬牙睜眼瞪向妻子,「鎮上幾家大戶要是合夥辦柑園,完全可以把咱們家踢開,但老周出了面,事情就不一樣了。要是他們決定將柑園定在象牙山境內,那咱們家是守林場的,便有機會參與進去,加上收貨的商號又與咱們家相熟,只要老周略有表示,願意給那些大戶一個好價錢,咱家可不就有了合夥的底氣?這是皆大歡喜的好事,陳家有了貨源,幾家大戶有了銷路,咱們家也多了個進項,而且還不必勞心勞力。只要佔上一分子,從今往後,柑園有一日收成,咱家便能吃一日紅,這還不是白送的好處?!」

宮氏這才想明白了,笑道:「果然是白送的好處,只可惜不能佔大份子,即便有錢收,也只是小利罷了。」

章放冷笑:「確實是小利,一年頂多也不過是幾十兩,若是從前侯府還在的時候,這還不夠你一年的脂粉錢。可你如今做一年針線,也掙不到十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