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清平樂 第二章 生計

章寂正在院子里教小孫子文虎認字,聽到明鸞在門外叫喊的聲音,抬起頭來:「回來啦?那是崔家小泉哥?怎麼不進來坐一坐?」文虎則呼啦一聲蹦起來撲向明鸞:「三姐三姐,你給我帶什麼好玩的沒有?」

「熱死了熱死了,三姐上山是打柴去的,哪能天天給你弄好玩的東西?」明鸞掙開文虎雙臂,向祖父打了招呼,便蹲下身逗小堂弟:「我說小虎哥,當初咱們可是說好了的,你把《三字經》背下來,我就給你尋只個頭大叫聲響亮的蛐蛐,還幫你編個好看的草籠子,但如果你背不下來,就啥都沒有,你不會忘記了吧?」

文虎扭股糖似地攀著她撒嬌道:「我背了,我背了,祖父正在檢查呢,還說我背得好。」

明鸞轉向章寂,章寂卻只是微笑著撫了撫鬍子:「今天學的這幾句是背下來了,昨天學的卻忘了一半。」明鸞「哼哼」兩聲,睨著文虎,文虎的小嘴噘得老高,卻沒再提要玩具的事了。明鸞一巴掌拍向他的小屁股:「快回去繼續背吧,背完了我給你編草籠子,等你能將整篇《三字經》都背下來時,我就替你跟祖父說情,帶你上山親手抓蛐蛐去!」

「那就說定了,三姐不許耍賴!」文虎立刻來了精神,回到章寂身邊飛快地爬上板凳,拿著叔叔抄寫的大字課本認認真真地讀起來。

章寂忍不住笑了,回頭看明鸞:「方才這是跟小泉哥吵嘴了?」

「哪有啊?」明鸞撇了撇嘴,「方才在村口遇見他家那兩個女人,拌了兩句嘴,我瞧他臉色就難看起來。他一向脾氣古怪,興許是覺得在外人面前丟了臉吧?」

章寂嘆了口氣:「這孩子倒是個命苦的,不過為人子女,孝順父母乃是正道,鍾氏到底是他嫡母,如今崔家就只剩他一根獨苗,辛苦些便是了。等他長大了,娶了媳婦,有人照顧他生母,日子就好過多了。」

明鸞不以為然:「我倒擔心他家裡會給他說個什麼媳婦呢,以那兩個女人的脾氣,怎麼可能給他娶個省心的?就怕到時候是三重大山壓迫下來,他不死也要殘!」這麼一想,崔柏泉離家尋生計,似乎也是個好選擇。

章寂留意到明鸞的神色,心情忽然輕鬆起來,笑道:「小泉哥還小呢,幾年後的事誰能說得准呢?你才多大?倒替別人操心起這些事來,也不害臊。」

明鸞嘻嘻笑著,將柴枝提到院子里廚房外頭,探頭進去張望幾眼,問:「還沒做飯?周姨娘呢?」

「上鎮里買菜去了,今年的肉都比往年貴不少,不貨比三家,周姨娘都買不下手。再這樣下去,家裡就只能吃素了。」章寂站起身伸了伸懶腰,背著雙手,佝僂著身子走向正屋方向,明鸞連忙過來扶了一把:「您起身慢些兒,當心眼發黑頭暈。」

章寂不以為然:「哪裡就這麼嬌貴起來?」進了屋,在桌邊的條凳上坐下,明鸞又替他倒了杯茶水,他喝了一口,嘆道:「從前咱們家裡只喝明前的新茶,連雨前的茶都嫌不夠好,雨後的只配給丫頭婆子喝,如今哪裡還講究得起這些?能夠解渴就夠了。這是哪一年的茶葉?少說也是前年的陳茶了。」

明鸞笑道:「陳茶便宜嘛,也是您說的,只要能解渴就行了,不要買貴的。您要是嫌這茶不好,等馬掌柜下回來時,請他幫著捎些好茶葉來?」

章寂苦笑著搖搖頭:「一點小事,何苦勞煩人家?這幾年多虧他們時時接濟,不然咱們家早餓死了。」他抬頭看向明鸞,「你是個懂事的孩子,雖說有時性子急躁一些,卻幫了家裡不少忙。我這兩年冷眼瞧著,若不是有你時時提點,你母親也未必這麼快就能把這個家當好。」

明鸞笑了笑,這種誇獎的話聽得多了,她也就不放在心上了:「您要是不想麻煩馬掌柜,又想喝好茶,還不容易么?咱下回進城時想法子弄點好茶種來,在山上開兩三畝茶田算了。不但自己可以喝,有多的還能拿出去賣錢。」

章寂笑了:「你倒是總想著要種東西去賣,後頭那片地,頭一年因家裡人不懂得侍弄莊稼,你便說要改種蔬菜瓜果,你母親拗你不過,只得給了你半畝地,結果家裡一整年都不用再花錢買素菜吃了,還能有些剩餘去送禮做人情。如今你又說要種茶,雖聽著有些兒戲的,但仔細一想,若真能種起來,還真是個不錯的進項,只不知道這象牙山適不適合種茶。」

明鸞忙道:「適不適合總要試過了才知道呀?我聽說廣西那邊就有茶田,出的好茶,咱們這裡的氣候未必就不合適。」

章寂挑挑眉:「即便合適,又有誰會種呢?鎮上可沒人會侍弄這些東西,白白花了錢買種子回來。」

明鸞語塞,想了想,便道:「種茶只是一個選項而已,就比如咱們家種瓜菜,兩三年下來也有些經驗了,不如就擴大經營,多種幾畝?最好是挑一些價格貴一點,又不容易養死的,只需幾個月就能收穫了,除卻咱們家自己吃的份,還有一些送人情的,剩下的都可以賣掉!官府又沒規定軍戶不可以賣菜,往年也有軍戶將自家種的多餘的糧食賣給城裡糧店的例子,咱們不過是依樣行事而已。賣菜的人總比賣糧食的人少一些,咱們說不定能多掙一點呢!至於稻穀嘛,咱們既然不用交稅,那麼只種夠自己家吃的就行了,反正我們就算想多種一些,也沒人手去打理。」

章寂微微皺了眉頭:「理兒是通的,從前在京里時,我們家的莊子也不是個個都種糧食的,記得你祖母提過,有種桑養蠶的,也有種棉花的,只是瓜菜卻少,畢竟這東西容易侍弄,鄉下多的是農家種植,百姓並不少這口吃的,若種得多了,就怕賣不出去。」

明鸞忙道:「九市鎮上人家確實少了點,要是賣得不好,咱就運到城裡去賣!德慶城也不少人口了,但住在城裡的人比不得住村裡的,就算想種也沒地方種,可不就得買現成的么?祖父,您就考慮考慮吧?咱們家現在的情形,您心裡也有數,雖說有幾個男丁,但是二伯父要忙著操練,只有農忙時能幫家裡幹活,我父親倒是有空,卻沒什麼力氣,您的身體又不好,虎哥兒還小呢,家裡只靠幾個女人做活,那麼一大片地,可不得累死人嗎?更別說二伯娘和我母親還有周姨娘二姐姐她們還要做針線賣錢。種瓜菜來錢快一點,只要認真一些,費不了多少功夫。」

章寂有些遲疑地看了明鸞一眼,猶豫了一下才道:「你覺得種柑怎麼樣?就是這裡有名的貢柑。」

明鸞一時沒反應過來:「貢柑?」

「就是它。」章寂道,「馬掌柜每年幾次派人來德慶,多是為收柑來的。聽他說起,這貢柑原是專貢京里的,只是本地人見有利可圖,便越種越多,除卻進貢的份例,每年還賣了不少到外地去。從前因本地的貢柑多給大商號包了去,茂升元收得的貨少,每年只是勉強保本而已,這幾年因來得勤快,反倒收多了些,利也豐厚許多。既如此,咱們大可以學著種一種,橫豎不缺銷路,也是幫一把茂升元的意思。」他看向明鸞,「你二伯父春天時曾跟我提起這事兒,只是我下不了決心,便拖延下來,近日我上鎮里溜躂,聽鎮上幾個老頭子說話,也提起這事,似乎有幾家人也想種了,咱們要是摻一腳,便可借別人的路子買苗育苗,倒省了好些功夫。這事兒我想著得跟你母親商量過後才能下決定,你覺得如何?」

明鸞眨眨眼,歪著腦袋道:「如果種柑真的有利可圖,自然可以種,只是我們家從來沒種過這個,而且我聽人說,馬圩、官圩、新圩那邊多的是人種這個,要是我們也學著種了,收果子太多賣不出去怎麼辦?再說……這裡的氣候土地適不適合種柑,誰也說不準啊……」

「這一點倒不怕。」章寂道,「每年來收柑的商人何止百千之數?從來只有商家搶著收柑的,沒有賣不出去的,問題只在於咱們沒種過,不懂其中的學問罷了。」

明鸞看了看章寂,見他臉上的表情似乎挺認真的,想了想,便爽快地道:「祖父要是真想種,我就幫忙問人去!既然德慶本地就有不少地方種這個,買苗育苗自然是容易的,咱們還可以找熟手打聽一下種植的決竅!對了,小泉哥說明天他要進城辦事,不如就托他幫著打聽一下?」

明鸞爽快了,章寂倒遲疑起來,這種事他可從來沒做過:「不必如此著急,就算真要種,要結果也是幾年後的事了,還得事先備下一大筆銀子。我還是先跟你伯父、父親和母親他們商量過再說吧。」

「您儘管商量去,我這不是先打聽著嘛。」明鸞笑著在他對面坐下,「祖父別太擔心這事兒,要是鎮上幾戶人家都有意種柑,那與其自家小打小鬧種上十畝八畝的,還要全家人為照料果樹而疲於奔命,倒不如您出面跟鎮上幾位老爺子商量一下,幾家合夥,按出資比例算股份,合在一處種植,一口氣種個百八十畝,再從馬圩、官圩、新圩那邊挖幾個有經驗的熟手回來打理,銷貨的路子則由您出面聯繫茂升元,賣了果子再按各家所佔的股份分錢。這樣一來,只要能結果,就什麼風險都沒有,不是比咱們家自己擔風險強?」

九市鎮上那幾位老爺子背後都有個不小的家族,其中不乏土財主和大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