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落平陽 第八章 搜府

沈氏與陳氏齊齊大驚,對視一眼,前者立即追問管家:「怎麼回事?!即便四爺有闖宮的嫌疑,但也是事出有因的,哪裡就到圍府抄家的地步?我們章家雖算不上開國元勛,卻也是為朝廷立過大功的,也稱得上是皇親國戚,是誰這樣大膽,居然帶兵闖府?!」

管家哭道:「小的也不知道,那些官兵封鎖了大門,把咱們家的下人都趕到屋裡,著人看守,不許走脫一個。小的離得遠些,沒被他們拿住,又怕太太奶奶們不知情,會被人衝撞了,才好不容易逃進來報信的!」

沈氏怒道:「欺人太甚!咱們家的正堂上,可是掛著先帝親筆寫的牌匾,便是皇子親臨,也不敢無禮,他們居然膽敢衝撞了先帝御筆?!這分明是藐視君威的欺君大罪!我倒要看看是誰這般大膽,連先帝都不放在眼裡了!」

陳氏愣了愣,看了沈氏一眼,躲在門後偷聽的明鸞卻暗暗叫了聲好。這大伯娘沈氏雖然愛惹麻煩,但給人安罪名的功力也是杠杠的。先帝啊,那地位又比當今皇上要高一些,那什麼越王不是要造反嗎?氣倒了親爹還不算,還要踩親爺爺的臉,就算將來真讓他當了皇帝,名聲也臭死了!

不過明鸞轉念一想,又沮喪起來。就算名聲臭了又怎麼樣?他能冒險殺死長兄奪取儲位,氣倒皇帝,自然不是個為了名聲就願意讓步的主兒,弒兄謀反都做了,衝撞一下爺爺的書法作品又有什麼要緊?這事兒能不能傳出去還難說呢。

管家聽了沈氏的話,也愣了愣,但很快就轉悲為喜:「少夫人說得對!小的馬上就教訓他們去!」說罷轉身就要走。

「回來!」屋裡傳出一個威嚴的聲音,沈氏陳氏連忙回頭,明鸞則迅速迴轉身靠邊站好,臉上有些尷尬。

說話的是南鄉侯夫人常氏,她面上猶帶幾分憔悴之色,身上卻穿得整整齊齊,頭髮也梳好了,只是戴了根簡單的玉簪子,沒有別的首飾,在丹鳳與另一個丫環的攙扶下走了出來,立在正屋當中。

常氏沒有在意明鸞的偷聽行為,她知道這個孫女就在東暖閣里待著,管家的叫聲大得連她在卧房裡都聽見了,孫女兒自然也能聽見,想看個究竟也是常理。眼下她更關心的是官兵圍府這一行為。

她神色淡淡地對沈氏道:「先別教訓來人,叫他們的頭兒來。若我章家果真有大罪,那是我們的命,但若沒有,他今日闖府……我倒要問問是什麼意思了!」

沈氏連忙應了,便吩咐管家依令行事,然後又進屋攙扶常氏走到正位右邊坐下,小聲將自己在婆婆病倒後的處置措施都一一報告清楚了,也提到二奶奶派人回娘家託人,以及四奶奶受到刺激暈倒被送回房的事。常氏感嘆道:「做得很好,我素知你是媳婦中第一穩妥的人,果然沒看錯你。」沈氏含淚道:「婆婆謬讚了,家裡忽然出了這麼大的事,我身為長媳,理應為公婆分憂的。」

陳氏送了茶水上來,低聲問婆母:「您覺得如何?大夫說了您當靜養的,這會子……」

常氏擺擺手:「若是官兵不來圍府,我安靜養著也沒什麼,橫豎有你大嫂子呢,可如今人家都闖到咱們家裡來了,哪裡是該靜養的時候?」

陳氏不敢再勸了,只能命丫頭去催小廚房,看葯熬好了沒有。

明鸞站在角落裡冷眼看著這一場景,瞟了沈氏一眼,撇了撇嘴。

門外傳來了重重的腳步聲,隨即是丫環們的尖叫,常氏眉頭一皺,沈氏連忙走出門坎一看,鄭重地回身報說:「母親,是羽林左衛的小馮將軍。」又轉回頭去喝斥:「都給我安靜些!我們南鄉侯府是什麼人家?家裡人怎可這般沒規矩?!各自都回屋裡去,有吩咐自然會叫你們!」

丫頭婆子們這才止住了慌亂,紛紛就近躲進了廂房裡,不一會兒,整個院子就變得冷冷清清。那位小馮將軍卻彷彿沒看見這一幕似的,平靜地站在台階下,揚聲道:「羽林左衛馮兆南拜見南鄉侯夫人。」

常氏面沉如水:「請進吧。」

馮兆南大踏步走了進來,沈氏隨後快走幾步,立在常氏身邊,但陳氏卻因為顧慮到男女有別,已經拉著明鸞避入了東暖閣。明鸞原想留下來聽的,但還是無奈地跟著她去了,心中暗嘆:「便宜老媽啊,你不是很有心計嗎?現在是什麼時候?講究什麼內外有別啊?壞人打上門來了,婆婆跟壞人對峙的時候,站到她身邊就算什麼話也不說,什麼事也不做,也是一種表態啊!瞧沈氏多精明?所以人家才這麼受寵,你居然放棄大好機會避開了,也不怕老人家心裡有想法!如果這一關章家過不去就算了,如果平安度過,你更要靠邊站了!」

老老實實待在婆婆病床前侍候,還不如人家賣幾句乖有用,陳氏怎麼就不在這方面長點心眼呢?

當然,就算進了東暖閣,也不是不知道外面發生的事。陳氏藉助帳幔的遮擋藏住身形,明鸞就直接站到博古罩後面往外看了。

那馮兆南倒還算禮數周全,正正經經地向常氏行了個軍禮,便笑道:「小章將軍的事,夫人不必擔心,兆南已經聽兄長提過了,原是一場誤會。雖說有闖宮的嫌疑,卻算不上什麼大罪,只要大理寺問清楚了,自然就會放回來了。」

明鸞立刻聽到身邊的陳氏鬆了口氣。常氏卻不為所動,只是直直盯著馮兆南:「既然小兒並未犯下滔天大罪,馮將軍為何要帶人包圍侯府?」

馮兆南笑道:「夫人千萬別誤會,實因東宮起火,京城軍民人心動蕩,為防有宵小之輩為非作歹,幾位相爺已下令禁軍在城中戒嚴,又聽說府上侯爺不在家,小章將軍又出了點岔子,怕有不長眼的衝撞了夫人,便特地命末將帶兵前來,護衛府上安全。只要京城安定下來,末將的人馬上就走,夫人不必擔心。」

常氏冷冷一笑:「若只是這樣,又為何命兵士闖進府門?!我們家正堂上掛的是先帝御筆,如受衝撞,等同欺君,馮將軍不會不知道吧?」

「誤會,誤會。」馮兆南笑得十分親切,「下面的士兵都是粗人,能知道什麼規矩?我聽說後已經教訓過了,決不會有人膽敢再犯,還請夫人原諒則個。」

常氏不知他所言是真是假,沈氏迅速低頭對她耳語兩句,她便開口對馮兆南道:「既如此,還請將軍多多約束手下士兵,我們侯府女眷眾多,孩子也多,若有個閃失,怕是皇上那裡也不好交待。」

「這是自然。」馮兆南言笑晏晏地大打包票,眼看著氣氛漸漸緩和下來,他便開始陪著常氏聊了幾句家常。

聽了他們的話,明鸞才知道,原來這馮家是越王妃的娘家人,跟章家也算是拐著彎的親戚,馮家的長女就是臨國公府的世子夫人,而馮家四少爺更是娶了章二奶奶宮氏的娘家妹子小宮氏為妻。怪不得陳氏會說,章家從來沒有參與過皇子之爭,敢情跟兩邊都有姻親關係呀?可惜了,如果沒有沈氏跟章四爺密救太孫的事,章家或許還能逃過這一劫,現在?明鸞只能向天祈求越王一伙人千萬別發現沈氏和章四爺做的勾當。

正屋裡的場面還算融洽,經過馮兆南的說笑安撫,常氏的臉色已經好了許多,她試著探問丈夫幾時能回來,畢竟與小兒子不同,南鄉侯壓根兒就沒犯什麼錯。馮兆南非常爽快地回答說,只要大理寺查明真相,馬上就會放人。

這跟沒回答有什麼區別呢?明鸞在心中腹誹,誰都知道大理寺查明真相就會放人,問題是他們幾時才會查明真相?又會查出什麼真相?萬一查出的「真相」是章家有罪,那怎麼辦?!

這個馮兆南該不會是想暗示、威脅些什麼吧?

「母親!母親!不得了了!」遠處傳來女子哭喊聲,聽著像是二奶奶宮氏的聲音。常氏與沈氏、陳氏都聽得臉色一變,沈氏飛快地迎了出去,只見宮氏頭髮散亂,哭著喊著跑了進來,身後還跟著同樣狼狽的玉翟、青雀姐妹倆。

沈氏忙問:「二弟妹,你這是怎麼了?」

宮氏撲過來哭道:「也不知是哪裡來的官兵,忽然就闖進了內院,到處搜尋,把東西丟得亂七八糟不說,還把驥哥兒押走了。大嫂子,這究竟是怎麼了?!就算老四真的犯了大罪,也不能把我們家的孩子給捉走啊!他們怎麼不去搜四弟妹的院子?!」

「二弟妹!」沈氏連忙喝住宮氏,憤怒地進屋質問馮兆南:「馮將軍這是什麼意思?!你只說要派兵護衛我們侯府,怎麼還派人擅闖內院抓人?!我侄兒不過是個孩子,又犯了什麼罪,要被你們鎖拿?!」

馮兆南仍舊是滿面堆笑:「世子夫人別誤會,一定是底下人弄錯了,我去去就來,去去就來。」便起身走了。沈氏忙扶了宮氏進屋,後者一見常氏坐在上頭,又哭訴上了。

常氏臉色蒼白,虛弱地看向沈氏:「他方才……是故意說那些話,想穩住我們嗎?他要帶走驥哥兒做什麼?!」馬上又想起另一件事,「快……快叫人去外院看看老三有沒有事!還有龍哥兒他們,叫人把孩子們都帶過來,別叫他們受了驚嚇!」

沈氏同樣臉色蒼白地去了,常氏看了看隨宮氏前來的兩個孫女,忽然又想起了另一個孫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