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挑燈看劍 一

小時候,無論是聽鼓書藝人的《說岳全傳》,還是在課堂上聽老師講授宋朝的歷史。一些「敵人」的名字,如完顏阿骨打、吳乞買、金兀朮、完顏亮等,莫不在我心中激起強烈的民族仇恨;而另一些人,如岳飛、李綱、宗澤、韓世忠等等,又成了我們深為景仰的民族英雄。這種理念一旦形成,便直接影響了我們對歷史的把握。人到中年涉世日深之後,我已從理智上認識到中國的歷史不僅僅只是漢人的歷史,它同時也是匈奴人、鮮卑人、契丹人、蒙古人、女真人、藏族人以及為數眾多的少數民族的歷史。同時,我還意識到那些活在傳說中或書本上的英雄與惡魔,只能是道德上的判斷,而不應該成為歷史中的定義。創造歷史的人,不一定是道德上的聖人,更不會是優雅的紳士。道理雖然都懂了,但是在感情上,或者說在潛意識中,我依然存在著強烈的漢人優越感。這種孤芳自賞的心態,直到三年前才有了徹底的改變。

2003年8月,我應阿城市人民政府的邀請,去那裡參加「紀念大金國建國888周年筆會」,這是我第一次親臨白山黑水環繞下的土地。此前,我對哈爾濱近郊的阿城,並沒有太多了解。這座小城市,無論是風景、飲食、建築與民俗,幾乎都沒有什麼特色。從旅遊者的角度看,既無商業的狂歡,亦無山水的盛宴,因此不可能成為首選,更不可能成為大眾旅遊的目的地。但對於我,阿城卻是一個不可不去的地方。理由只有一個:這裡是大金國的誕生地。前面所說的完顏阿骨打、吳乞買、金兀朮、完顏亮等人,都在這片土地上誕生。他們在這裡創建並發展了大金國。這麼個蕞爾小地,八百多年前,居然一度成為北部中國的政治中心,因此,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小瞧它。

記得兩年前的秋天,在一個秋風乍起的黃昏,我在邀請方人員的陪同下,來到會寧府皇城的遺址上漫步。夕陽欲墜,林雀啁啾,愈來愈朦朧的景緻,對我的弔古心情起到了催化的作用,我在雜草間撿到了一塊破損的瓦當,摩挲著它,謅了四句:

暫從瓦礫認輝煌,

神州此處又滄桑。

鐵馬金戈都過盡,

惟見昏鴉負夕陽。

是的,鐵馬金戈都成了雲煙往事,從感傷的視野里,我只看到了敗草累累的荒蕪。正因為如此,我對在這片廢墟上所發生過的興衰變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