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賭徒 十

八年前,李白的好友王昌齡流放龍標(今湖南懷化縣),在李白眼裡那就是最險遠的邊地,他為王昌齡寫了一首詩,把龍標比作傳說里有去無回的夜郎(今貴州正安縣):「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沒想到現在,愁心、明月與他這把老骨頭真的要一起往夜郎去。

從潯陽到夜郎,需要經洞庭,出荊門,過三峽。這一路,李白走了大半年,從江夏、岳陽,到長沙、衡山、零陵。他名滿天下,各地都有接待他的朋友,請他喝酒,請他玩,他再寫詩相贈,把流放過得像長期巡遊,直到這年冬天,到了三峽邊。冬季枯水,灧澦堆出水二十餘丈,三峽難以通航,進出都只在春秋兩季。李白滯留沔州(今湖北漢陽),以為自己有生之年不能再回來,鄭重地寫了一批詩,留別他的朋友們。

沒想到,乾元二年(759年),李白流放夜郎的第三年,朝廷大赦天下,死罪改流放,流放以下赦免。李白流放,半道而還。他快六十了,興奮起來還是躍躍然,像個孩子。他把躍動的心情寫進詩里,就是自由跳動的意象。他不耐煩律詩在頸聯、頷聯規整的對仗,那像是一個盒子,裝不下李白。他選了最擅長的七言絕句,四個散句如一篇飛天遁地的遊記,有色彩,有速度,有聲音,一切都為了襯托他的興奮,便成名篇: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發白帝城》

過了年,他虛歲六十了。枷鎖與宮殿都棄他而去,他又一次回到三十多年前他從蜀中出發的那一刻。那時候,他從四川出發去看外面更廣闊的天地。順江而下,出三峽,下荊門,游洞庭。同樣的峨眉山月,同樣的夾岸群山。那時候他寫「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長江出三峽之後驟然開闊,他寫「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外面的世界帶著無窮機遇與巨大成功在靜靜等著他。「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月亮、江水與雲都格外明亮。

現在,他又過三峽與峨眉。江山沒變,歲月空長。他得到過財富、榮耀,現在都失去了,只剩老病窮困,孑然一身。還是一樣的月亮,老李白此時仰起頭,竟發現一種寂寂蒼茫:「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里長相隨。」

漂泊半生,一無所有,李白又想到了江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