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賭徒 八

人無法看清自己的命運,但前代的命運,像是黃麻紙上的纖維,絲綢撕開時參差的裂痕,觀察得久了,一切細節都有意義。諸葛亮隱居隆中,劉備去請了三次;謝安隱居東山,直到四十多歲還一無所成,這些都成了對李白命運的隱喻。他的人生軌跡必須在此時與諸葛亮、謝安重疊。

至德二載(757年)正月,永王李璘的軍隊到達潯陽。第三次派人來請,李白終於點頭,下山來到永王李璘軍中,成為江淮兵馬都督從事。他寫了十一首《永王東巡歌》記錄李璘進軍的過程。在他為自己設定的命運簿里,這個時間點,他是淝水之戰前的謝安。他寫下「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安史之亂將如淝水之戰成就謝安一樣,成就李白。

在李白用他積攢五十多年的熱情與才華為永王唱著高歌一路東下時,至德元載(756年)七月剛剛繼位的肅宗正在江南地區布下一張大網。在肅宗這裡,他有兩個敵人,一個是佔領河南河北與國都的安祿山,另一個,是隨時能夠把他的皇帝位置擄奪的老皇帝玄宗。北方戰亂,江淮還有租賦億萬,是對抗安祿山所有資源的出處。永王李璘奉了玄宗皇帝的命令做山南東路、嶺南、黔中、江南四道節度使兼江陵大都督,盡占江南財政軍事。皇帝的寶座,是肅宗急吼吼從父親手裡搶來的,難道他的兄弟不能再從他的手上搶去嗎?偏偏李白還在《永王東巡歌》里大剌剌寫「我王樓艦輕秦漢,卻似文皇欲渡遼」,「龍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戰艦森森羅虎士,征帆一一引龍駒」。興高采烈,浩浩蕩蕩,甚至處處以過去的皇帝比擬永王,字字戳中肅宗的神經。

肅宗繼位後的第三個月,至德元載(756年)十月,肅宗下詔永王隻身回四川覲見玄宗,停止進軍。永王沒理他。於是肅宗立刻在永王李璘進軍的道路上設下無數絆子:至德元載(756年)十二月,肅宗新置淮南節度使,統領包括廣陵在內的十二郡,節度使是高適。置淮南西道節度使,統領汝南等五郡,與江東節度使一起負責圍剿永王。

江南地方的官員也對永王百般不合作。肅宗任命的度支郎中劉晏負責把江淮地區的租庸調運往北方為作戰提供財富,永王想給他在軍中一個職位,作為拉攏,被劉晏拒絕。不僅如此,劉晏還在私下與吳郡採訪使李希言謀劃把永王趕出去。李希言一邊在丹陽布置當地軍隊阻擋永王進軍,一邊挑釁永王:在給永王的官方文書里不敬稱,直書永王姓名。

永王回信將李希言一通大罵,並在潤州擊敗了當地軍隊。永王一路從江陵而來,過潯陽,經當塗、江寧,勢如破竹般抵達潤州。

潤州,距離他要去的廣陵(揚州)還有六十三里。

至德二載(757年)二月十日,潤州的對岸瓜州忽然樹起「討逆」大旗,旗幟延綿,在陽光與江水照耀下閃閃發光。肅宗的親信太監也在詔討隊伍里,昭告天下:這次進軍,在新皇帝那裡,是叛逆。永王的軍隊人心浮動。那天晚上,永王的親信季廣琛召集相熟的將軍,割臂結盟,背叛李璘,渡江而去。高樓被拆掉第一根柱子,轟然倒塌,永王的軍隊很快四散投降,逃跑,永王只能帶著少數親信先往晉陵(今江蘇常州),又往長江上游的江西逃去。官軍緊追不捨,最終將永王李璘射殺在江西大庾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