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長安奧德賽 十

在夔州度過第三個除夕之前,杜甫一家終於聽見了好消息:吐蕃的入侵漸漸平定,在戰亂里音信不通的弟弟杜觀在荊州當陽定居下來,連連寫信催喚他一道居住。他喜滋滋寫了好幾首詩,終於確定,過了除夕,就出三峽,與弟弟們團聚,回家去。

杜甫一家終於在大曆三年(768年)正月中旬動身,三月到達江陵。沿著長江水道從湖北到湖南,向東而去。一路缺衣少食,旅途艱難。歲暮時,到了洞庭湖。他登上波光映照里聳立的岳陽樓。日月在湖水上輪轉,舉目四望,不再有年輕時登高的壯思逸興,哪怕他的願望僅剩下活著與家人團聚,也顯得太奢侈了——他回家的道路如同在湖面上漂轉的孤舟: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登岳陽樓》

他摸索著在回鄉的路上尋找親人故舊,總不能如願。大曆四年(769年),杜甫從洞庭湖出發,經過潭州(今湖南長沙)抵達衡州(今湖南衡陽),原想投奔衡州刺史韋之晉,但到達衡州,才知道韋之晉已經調任潭州。折返潭州又發現韋之晉已經去世。這葉載著杜甫家人的小舟在江中彷徨漂流。兩岸峭壁對峙,他真的見到了山巔的鳳凰——君不見,瀟湘之山衡山高,山巔朱鳳聲嗷嗷。距離他第一次開口吟詠鳳凰,五十多年過去了。他眼裡的鳳凰不再高傲。現在他知道,一隻困在羅網裡的朱鳳如果還想要保護比他更弱小的白鳥,除了孤獨,還會得到勞累、擔憂和鴟鴞(chī xiāo)的仇恨。

大約也是在這一帶,他聽見熟悉的歌聲掠過波光搖曳的水面杳杳傳來: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唱歌的是宮裡的名歌手李龜年。從前他在大明宮的宴會上唱歌,現在是湖南採訪使的遊船上。李龜年已經很老很老了。寫下這首詩的王維也已經在八年前去世。

在這一趟斷斷續續無比艱難的還鄉旅途中,杜甫不斷地告別。告別自己年輕時的志願,告別曾經的朋友。李龜年本比杜甫年長許多,杜甫第一次聽見他唱歌,才十幾歲。如今,兩個白髮老頭竟然分辨不出誰更老一些。唯一知道的是,這一次偶遇之後,衰老流離,恐怕再也不會相見。杜甫以描寫「再逢」為這次相見寫了一首關於離別的詩: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江南逢李龜年》

有人說詩中描繪的江南與他們遇見的地點對不上,恐怕這不是杜甫的親作。但如果這確是杜甫寫的,便是他最後一首絕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