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密切接觸傳染病接觸之後,記得洗手 接吻病:披著浪漫外衣的惱人病毒

EB病毒是一種可廣泛傳播的皰疹病毒,感染EB病毒可引發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iious mononucleosis,IM),又被稱為「接吻病」——EB病毒會通過接觸感染者的唾液傳播。EB病毒無處不在,預防起來非常困難。EB病毒抗體存在於全世界各種人群中,有90%~95%的成人的EB病毒血清反應呈陽性。大多數中國人在兒童期已感染EB病毒,因此成人發病率遠低於其他國家的。

2019年年初,網上出現了很多關於「EB流感」的傳聞,紛紛呼籲「大家把這條信息發到家長群里」,內容大同小異。

衛生部門發出的通知:這次的EB流感很嚴重。有預防的方式,就是要保持喉嚨黏膜的濕潤,不能讓喉嚨乾燥,因此一定要多喝水。一旦喉嚨的黏膜變得乾燥,在10分鐘內病毒就能入侵體內。成人每次喝50~80 ml的溫水,孩子喝30~50 ml,依年齡大小,覺得喉嚨有點兒干就喝。不要猶豫,也不要忍,手邊要保持有水可以喝才行。不用一次喝很多水,那樣是沒用的,因為水會很快排出體外。一直保持喉嚨濕潤不幹燥,才是正確的做法。在3月底前,人多的地方暫時不要去;坐地鐵或公交車時,有需要的話請戴口罩。炸物辣食先暫停,維生素C要補充夠。

疾控中心提醒,近期流感特點:1.快速高燒,不易退,退燒後再次發熱。2.燒後轉入咳嗽期,持續時間長。3.兒童居多。4.成人以咽部癥狀為主,伴有頭痛和周身不適。5.傳染性強。溫馨提示家長們,家裡老人孩子注意,謹防全中!最近病毒嚴重,大家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同時提醒孩子注意衛生清潔,多喝水。

隨後,權威部門出來闢謠,說「EB流感」根本不存在,EB病毒和流感病毒是兩回事。那麼到底什麼是EB病毒,它會引起什麼癥狀呢?歷史上有沒有過EB病毒的暴發流行呢?我們不妨從波多黎各的一個案例開始講。

1990年9月11日—10月7日,在位於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一家社區醫院裡,一種俗稱「接吻病」的傳染病悄然暴發了。

病人出現咽痛、發熱、頭痛、乏力、淋巴結腫大等癥狀,看起來都是EB病毒急性發作的表現。

這次疫情波及了許多人,有門診病人、住院病人和工作人員,一共57人,病毒檢測都呈陽性。在病程明確的患者中,24位患者的病程為1~15天(平均9天),另有1位患者的病程長達27天。當地報紙和電視台立刻把消息公之於眾,說該醫院檢測到「接吻病」正在醫院周邊社區暴發。消息傳出,在急診室治療的患者紛紛要求接受檢測,其他城鎮的人也主動來到該醫院進行檢測。

然而,經過後續全面的疫情調查,研究人員發現,實驗室結果可能是錯的,這次疫情根本不是「接吻病」疫情。

傳染病專家說,「接吻病」的潛伏期為4~8周,而檢測的患者患病潛伏期最長27天,其他人的只有1~15天,本次疫情的癥狀明顯與「接吻病」的癥狀不符合。而且,這種病的傳染特徵是範圍特別集中,這點也與這次情況不同。

同時,這些患者重複檢測後,只有一個呈陽性,而且沒有一個人的臨床檢測結果和「接吻病」一致。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傳染病專家判定:此次EB病毒暴發,純屬烏龍事件!

接吻病的前世今生

這種病的主要傳播渠道就是唾液,而人們交換唾液最常見且最有效的途徑就是接吻,所以這種病得了一個披著浪漫外衣的名字:接吻病。

2007年,網壇傳奇選手賈斯丁·海寧宣布退役。

退役前的海寧,在2007賽季奪得包括法網和美網在內的網球比賽9個單打冠軍,賽季63勝4負,勝率高達94.03%。然而,她卻在當打之年突然宣布退役,成為網球史上首個以No.1身份退役的球員。

一年後,她才道出真相,她患上了一種聽起來很浪漫的疾病:接吻病。

「接吻病」的醫學名稱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一旦感染上這種病,患者會發熱、咽痛,伴有淋巴結腫大、扁桃體腫大、皮疹。這種病是運動員的噩夢。因為患病期間進行劇烈運動,極易導致脾臟破裂,病毒感染加重,也會導致腦膜炎、心肌炎等病情發生。

不只是海寧,在世界體壇,「接吻病」已經葬送了不少體育明星的前途。澳大利亞1500米游泳名將哈克特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時被查出患有該病;撞球斯諾克名將奧沙利文也一度因為患上此病考慮退役;費德勒在2008年年初也因為「接吻病」錯過賽季備戰,結果那一整年「費天王」都不在狀態;2008年9月,效力於洛杉磯湖人隊的孫悅也被確診為「接吻病」,因為該病具有傳染性,當時湖人對的人毫不猶豫地責令他無限期停賽。

那麼,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病?又為什麼被稱為「接吻病」呢?

19世紀末,人們才認識到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這麼一種病。不過,那時候它還不叫這個名字。在1885年,著名的俄國兒科醫生尼爾·菲拉托夫(Nil Filatov)觀察到病人有這種癥狀,他暫時稱之為「特發性腎炎」。1889年,德國兒科醫生埃米爾·普法伊費爾(Emil Pfeiffer)也觀察到病人有類似癥狀,而且他發現這種疾病的一個特性:在一個相對集中的範圍內傳播,比如家裡。這也是為什麼在開篇的案例中,專家會否定那次疫情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了。普法伊費爾還專門創造了一個術語Drüsenfieber(「腺熱」)來稱呼這種疾病。

1920年,這種疾病終於有了官方的名字。斯普朗特和伊萬斯在《約翰斯·霍普金斯醫院公報》上發表論文,首次使用了「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這個名字。現在,這個名字特指由EB病毒引起的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不過,對於醫學以外的世界,它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是「接吻病」。因為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家阿爾弗雷德·S.埃文斯(Alfred S. Evans)通過測試證實,這種病的主要傳播渠道就是唾液,而人們交換唾液最常見且最有效的途徑就是接吻,所以這種病得了一個披著浪漫外衣的名字:接吻病。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和大多數疾病不同,它的測試是通過血清檢測完成的。1931年,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約翰·羅德曼·保羅(John Rodman Paul)和沃爾斯·維亞爾·比內爾(Walls Willard Bunnell)在患者的血清中發現嗜異性抗體,從而開發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實驗室測試,因此,這種方法被稱作保羅-比內爾(Paul-Bunnell)測試。後來,這種測試方法被嗜異性抗體測試取代。開篇案例中醫生對患者的檢測,用的就是這種方法。

不過,只有檢測方法還不夠,還需要找到確切的病原體。1964年,布里斯托爾大學的邁克爾·安東尼·愛潑斯坦(Michael Anthoein)和伊馮娜·巴爾(Yvonne Barr)在伯基特淋巴瘤細胞中首次發現了該病毒。為了紀念他們的功績,人們把他倆的名字首字母各取一個,就成了今天大名鼎鼎的「EB病毒」

1967年,費城兒童醫院的維爾納·亨勒與格特魯德·亨勒夫婦(Werner arude Henle)發現了EB病毒與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關係。處理該病毒的實驗室的技術員感染了這種疾病。實驗人員將從這位技術員身上採集到的樣本和他未患病時的樣本進行對比,可以明顯觀察到:病毒抗體的滴度 相比之前的顯著升高了。這就直接印證了保羅和比內爾、愛潑斯坦和巴爾的研究成果,為治療「接吻病」奠定了基礎。

研究人員已證實,EB病毒存在於全世界的所有人群中,90%~95%的成人的EB病毒血清反應呈陽性。

在發展中國家,4歲前兒童EB病毒血清反應陽性率接近100%;而在美國的經濟地位較低的人群中,EB病毒血清反應陽性率的範圍為25%~50%。很多人認為,之所以有這麼高的數據,是因為兒童間接觸太過密切,以及個人衛生習慣有問題,為早期感染及隨後傳播EB病毒提供了機會。

童年期感染EB病毒,通常呈現亞臨床狀態 。雖然暴露率高,但只有不到10%的兒童的患病表現會發展為臨床感染。癥狀性感染的發病率從青少年期開始升高,直至成年。

人類針對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大規模研究已有數十年歷史。傳統觀點認為,其發病率的峰值在15~24歲年齡段。不過,英國的一些數據表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也可在更年長時發病,且病情更重,更需要住院接受治療。成人中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相對少見,在成人咽炎中所佔比例低於2%。由於兒童期曾暴露於EB病毒環境,絕大多數成年人不易被感染。

EB病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