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血液、性和母嬰傳播疾病規範親密行為,切斷傳播途徑 乙肝和丙肝:可能是被誤解最深的傳染病

每年的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病毒性肝炎是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一類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15年,病毒性肝炎導致134萬人死亡,其中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造成的死亡占其中的94%,這一數字與結核病造成的死亡人數相當,且高於艾滋病造成的死亡人數。2016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通過《2016—2021年全球衛生部門病毒性肝炎戰略》。該戰略呼籲到2030年消除作為公共衛生威脅的病毒性肝炎(新發感染病例數減少90%,死亡率降低65%)。宏大的目標固然讓人熱血沸騰,但現實卻並不美好,我們從一個案例開始講起。

2002年8月,美國俄克拉何馬州衛生部門通報了6名血源性感染患者,他們曾經在同一家疼痛治療診所接受治療。6名患者均出現了肝炎的典型臨床表現:疲勞、厭食、噁心、不適、發燒、黃疸、嘔吐、尿色深、腹痛。

俄克拉何馬州衛生部門經初步調查發現,感染的原因竟然是一名具有資質的註冊麻醉護士在該診所工作時經常重複使用針頭和注射器。她曾經在一次臨床治療中,使用同一個針頭和注射器將三種不同的鎮靜藥物注射進了多達24名患者的體內。

在這些發現的基礎上,衛生部門開始了深入調查。調查對在這家診所就診的908名患者中的793名進行了血源性傳播病原體的血清學檢測,以鑒別可能在診所感染的100種病原體。調查發現一共有69名患者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HCV),31名患者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HBV)。

由此衛生部門得出結論,此次在俄克拉何馬州診所暴發的病毒性肝炎疫情,是一次由人為共用針頭造成的傳播。

乙肝和丙肝的前世今生

乙肝和丙肝的患者及病毒攜帶者都是傳染源,兩者的傳播途徑均包括血液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在我國,對於乙肝來說,母嬰傳播這一傳播途徑最為常見,而丙肝的血液傳播最為常見。

乙肝暴發的「黑歷史」

歷史上乙肝暴發的案例多是醫源性的。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流行的最早記錄是由醫生魯爾曼(Lurman)於1885年記載的。

1883年,德國不來梅暴發了天花疫情,1289名造船廠員工接種了其他人的淋巴液疫苗。從接種後的幾周到長達八個月後,一共有191名接種了疫苗的工人患上了黃疸,並被診斷為「血清性肝炎」。其他接種過不同批次淋巴液疫苗的員工則沒有出現類似的黃疸癥狀。魯爾曼將這一事件記錄進了他的論文,該論文現在被視為流行病學研究的典型例子,證明受污染的淋巴液是「血清性肝炎」暴發的根源。

此後,在1909年引入皮下注射針頭後,又有許多類似的疫情暴發被報道。當時這些針頭主要被用於治療梅毒,更重要的是,醫生重複使用了針頭來治療不同的梅毒患者。

乙肝研究的突破性進展

1966年,當時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工作的巴魯克·布隆伯格(Baruch Blumberg)在澳大利亞原住民的血液中發現了澳大利亞抗原(後來被稱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即HBsAg)。1976年,他因在乙型肝炎方面的研究工作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947年弗雷德里克·麥卡勒姆(Frederick MacCallum)發表研究以來,人們一直懷疑存在乙肝病毒,直到1970年,戴維·戴恩(David Dane)等人才通過電子顯微鏡發現了乙肝病毒顆粒。到20世紀80年代初,科學家已經對該病毒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並且研發出第一批血源性乙肝疫苗。

1986年,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從市場上退出,取而代之的是通過酵母表達生產製備的乙肝表面抗原的重組疫苗。該疫苗生產製備方式通過將編碼表面抗原蛋白的乙肝病毒基因插入釀酒的酵母來開發重組疫苗,這僅會使得酵母產生非感染性的表面抗原蛋白,而沒有將實際的病毒DNA引入最終疫苗產物。因此接種重組疫苗從源頭上消除了因為接種疫苗而感染乙肝的可能性。重組的乙肝疫苗由於其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直至今天仍在全世界被廣泛使用。

通過有效擴大乙型肝炎疫苗規模,全球對病毒性肝炎的應對工作已經取得了成功。2015年,嬰兒三劑乙肝疫苗的全球覆蓋率達到84%。這大大減少了嬰兒出生後前五年的乙肝病毒傳播,這反映在兒童中乙肝病毒感染率降低到1.3%。但是,全世界範圍內新生兒在出生後24個小時之內立即接種乙肝疫苗的比例仍然較低,僅為39%。

乙肝世界感染現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2015年,有2.57億人患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定義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佔世界人口的3.5%。目前,大多數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是在乙肝疫苗得到廣泛使用並用於嬰兒期之前出生的人。

在世界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乙肝的感染率和主要傳播途徑有著較大的不同。在高流行地區,慢性乙肝病毒的感染率至少為8%;在中等流行地區,感染率在2%~7%;感染率低於2%的地區被歸為低流行地區。在低流行地區,注射吸毒和無保護的性行為是主要的感染途徑;在中等流行地區,該病主要在兒童中傳播;在高流行地區,分娩期間的母嬰傳播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

丙肝病毒是引起輸血後肝炎的主要因素

20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輸血醫學部傳染病科主任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和他的研究小組證明,大多數輸血後肝炎病例不是由甲型肝炎病毒或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在這一發現的基礎上,國際上最初將此類輸血相關的病例稱為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然而,關於這種病毒的鑒定工作在接下來的十年中卻一直沒有獲得成功。

1987年,奇龍公司的邁克爾·霍頓(Michael Houghton)和兩名華裔科學家朱桂霖(Qui-Lim Choo)、郭勁宏(Gee Kuo)與美國疾控中心的丹尼爾•布拉德利(Daniel W. Bradley)合作,使用一種新的分子克隆方法來鑒定未知生物並開發診斷測試。1988年,哈維·阿爾特通過該方法在一組NANBH標本中尋找新的病毒。

1989年4月,關於丙型肝炎病毒的發現被發表在《科學》雜誌上。這一發現促進了丙型肝炎診斷和抗病毒治療的快速發展。2000年,阿爾特和霍頓因為開創性工作——發現引起丙型肝炎的病毒,並開發出降低美國輸血相關肝炎風險的篩查方法,使得美國輸血相關的肝炎感染率從1970年的30%下降到2000年的接近0而榮獲拉斯克醫學獎。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15年全球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數量為7100萬人,佔全球人口的1%,每年新感染丙肝病毒的人數超過175萬。不安全的衛生保健程序和注射毒品是導致新的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在全球範圍內,與醫療相關的注射中有5%仍然不安全。2015年全世界估計有175萬例新的丙肝病毒感染病例。目前仍然沒有能夠有效預防丙肝的疫苗,但對於慢性丙肝病毒感染來說,現在已經有可以治癒它的有效抗病毒藥物。

醫源性感染是丙肝的重要傳播途徑

沒有HCV篩查的輸血或器官移植會帶來很大的感染風險。加拿大於1990年開始進行普遍篩查,美國於1992年開始進行普遍篩查。篩查降低了人群感染的風險,將感染概率從每200個輸血單位有1例降到了每10000個輸血單位有1例。

即便如此,這種萬分之一的低風險仍舊是存在的。因為方法的局限性,潛在的獻血者感染丙型肝炎和血液檢測呈陽性之間的時間約為11~70天,而在這個所謂的「窗口期」,目前的篩查方法並不能檢測出血液中的丙肝病毒。由於成本原因,一些國家依然沒有開始HCV篩查。

那些被接觸過HCV陽性患者血液的針刺傷的人有1.8%的概率感染這種病毒。如果針頭是空心的並且穿刺傷口很深,則風險更大。黏膜暴露於血液也存在感染的風險,但這種風險相對較低;在完整皮膚上發生的血液暴露沒有感染風險。

醫院設備也是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包括重複使用針頭、注射器、藥瓶和輸液袋,以及消毒不當的手術設備。

感染血源性傳播病原體的主要職業風險是污染物體造成的皮膚銳器傷。如果黏膜暴露於血液或其他可能具有傳染性的物質,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最常導致皮膚損傷的兩種器具為一次性注射器和縫合針,這些銳器最常被用於縫合、靜脈采血及注射。

2019年4月初到5月,江蘇省某醫院血液凈化中心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疑似發生院內丙肝病毒感染,經對所有血透患者進行篩查檢測,共診斷出69例丙肝病毒感染病例。這發生在丙肝病毒已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