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媒介傳染病滅蚊、滅鼠、滅跳蚤 鼠疫:黑死病離我們並不遙遠

「貴為」甲類傳染病的鼠疫,從本質來講是一種人獸共患的傳染病,如果不治療,死亡率會很高。鼠疫曾經在世界範圍內出現三次大流行,在14世紀曾奪走歐洲三分之一人口的生命。我們從近30年來世界上鼠疫暴發最頻繁的地區——印度洋上的島國馬達加斯加開始說起。

1995年3月,馬達加斯加的港口城市馬哈贊加發生了一場疫情。所有患者都是一樣的癥狀:高燒,頸部、腋窩或腹股溝區域淋巴結腫大。最終,一共有507名患者入院,其中40人死亡,病死率高達7.9%。

這是典型的鼠疫癥狀。

人類其實早已有了治療鼠疫的成熟經驗,本不該出現這麼嚴重的後果。但是馬哈贊加的醫療資源極為有限,患者至少要等待兩天才能住上院。家屬的遲疑和盲目採用「傳統療法」,也屢屢延誤治療。

這些鼠疫患者大多數(82.9%)生活在馬哈贊加南部,這是當地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也是最貧困的地區,更是垃圾最多的地區。環境惡劣造成老鼠成災。研究人員對患者發病前15天內的老鼠死亡情況進行了調查。在接受調查的人中,56.9%的人反映,在室內或房屋附近發現過死老鼠;43.1%的人在周圍沒有發現死老鼠。在注意到死老鼠的人中,有57.6%的人是在家中發現死老鼠的。

城市的北部和東部是城鄉接合部,這裡植被多、人口少,鼠疫發生率中等。情況最好的是西南部,這裡有港口和古老的殖民小鎮,街道寬闊,有完善的下水道網路,公寓和商業用房都位於二樓以上,人口密度較低,病例也最少。

另一個麻煩是研究人員在本次疫情中鑒定出一種耐氯黴素的分離株和一種耐氨苄青黴素的分離株,他們懷疑馬達加斯加高地地區的患者已經出現了耐葯的情況。2017年,科學家在馬達加斯加發現了三株新的鼠疫耶爾森菌。此外,研究人員發現一株鼠疫耶爾森菌對抗生素具有耐藥性。

2014年和2017年,鼠疫又兩次在這裡暴發,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一次比一次多。和以往鼠疫通過嚙齒類動物啃咬傳播的形式不同,這次60%以上的病例是以肺炎形式發病的,暴發地點也從以往的農村轉移到了城市。

2017年8月,一名31歲男子死於肺炎。當時,他正乘坐擁擠的小巴士前往首都塔那那利佛。

同年9月11日,疫情得到地方當局和巴斯德研究所的確認。當局稱,這次鼠疫暴發「令人擔憂」,因為病例數量每天都在迅速增長,而且許多病例出現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據報道,首都瀰漫著恐慌情緒,主要醫院人滿為患。政府宣布暫停在體育場館之類的場所舉行公眾集會,「因為這些地方很難追蹤接觸者」。

11月8日,感染總人數超過2000,死亡人數上升到165,但傳播速度有所減緩;到11月15日,已有2119例鼠疫病例,死亡171人;11月28日之後,沒有新的感染報告。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鼠疫再次暴發的可能性很小,但馬達加斯加總理奧利維耶·馬哈法利·蘇魯南德拉薩納(Olivier Mahafaly Solonandrasana)還是在2017年11月23日敲響了警鐘。

鼠疫的前世今生

鼠疫桿菌又被稱為鼠疫耶爾森菌。許多年來,關於鼠疫桿菌到底是誰先發現的,一直都有爭論。

鼠疫已經折磨人類數千年了。考古發現表明,在距今2800~5000年的亞洲和歐洲的人類牙齒中,已經檢測到了鼠疫耶爾森菌的遺傳物質。

三次大流行

人類歷史上記錄了三次主要的鼠疫大流行。

第一次大流行是6世紀暴發的「查士丁尼瘟疫」,它在此後一直到750年都陰魂不散,屢次反覆,給東羅馬帝國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整個地中海地區的重要港口城市都受到了影響。有歷史學家估計,鼠疫在200多年裡造成2500萬~1億人死亡,這個數據相當於第一次鼠疫暴發時歐洲人口的一半。

第二次大流行,即14世紀的「黑死病」,在亞歐大陸和北非造成了7500萬~2億人死亡,也有一種說法是7500萬~1億,世界估計人口數量從4.5億減少到3.5億~3.75億。

自從14世紀的「黑死病」流行,鼠疫的殺傷力變得廣為人知。17—18世紀鼠疫在英國倫敦與法國馬賽暴發後,它的臨床特徵及高死亡率被更準確地描述。人們雖然已經知道此病跟擁擠的居住環境及惡劣的衛生條件極有關聯,但仍未能確定導致鼠疫的真正原因。

第三次大流行始於1855年的中國雲南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描述,這次鼠疫一直活躍到20世紀60年代。

香港鼠疫

19世紀90年代,席捲中國南部的鼠疫蔓延至香港。

1894年春,廣州方面報道稱,有10萬人死於鼠疫。該病一般通過海港傳入,人們害怕往來頻繁的船隻再次引起疫情向全球蔓延。果然,1894年5月,建滿中式樓房的太平山地區飽受此瘟疫的蹂躪。香港首例病例發現於1894年5月8日,由剛從廣州返回香港的國家醫院署理院長詹姆斯·婁遜(James Lowson)發現。接著,他於當時由華人社會人士主辦的東華醫院診斷出了20多例同類病例。

為控制疫情,香港潔凈局採取了預防措施,具體包括:逐家逐戶搜尋病患,為受影響的房屋進行消毒,快速處理屍體,設置醫護專船「海之家」(Hygeia)隔離病人。

但是華人社會不接受這樣的措施。當時人們對西醫仍深存恐懼,也不信任港英政府。為了不被發現,鼠疫患者經常搬家。家裡有鼠疫患者死亡的,家人為了隱瞞事實,竟把死者支起來糊弄搜查人員。文武廟執委派發傳單,內有醫治鼠疫的中醫藥方,而病人卻拒絕從東華醫院遷往「海之家」。更有人謠傳鼠疫患者將被運到歐洲製成藥粉,給皇室服用。

憤怒的民眾包圍了東華醫院,醫治鼠疫病人的西醫不得不配備手槍。潔凈局與當時極具勢力的東華醫院執委發生了衝突,譴責他們利用危機達到政治目的。港督下令把炮艇停泊在東華及太平山對面,以防止更大的暴亂。把華人病患遷往「海之家」的措施也被取消了,病人被送往充作臨時醫院的堅尼地城「玻璃廠」。此外,堅尼地城警察局被改建為「堅尼地城醫院」。

當時,很多人已決定遷到廣州居住,這不單是為了逃離他們難以接受的鼠疫政策,也是為了確保在死後能被安葬在祖國,而不是被人撒點兒石灰草草埋在坑裡。

鼠疫桿菌的發現

國際社會對香港暴發鼠疫的反應,是派科學家來港,利用這個機會協助查找病因。19世紀末正是微生物學的「黃金時期」,細菌論已被廣泛接受,人們知道有些疾病是由特定的細菌感染引起的,比如淋病、傷寒、肺結核和肺炎。這一進步主要歸功於歐洲兩大微生物學家:法國的路易·巴斯德與德國的羅伯特·科赫。

鼠疫在中國已流行多年,但西方科學家一直無法對這種病進行研究。因為華人害怕西醫,更不願屍體被人解剖。而鼠疫在香港肆虐時,屍檢在當地已經合法化,於是西醫的機會來了,他們可以去印證鼠疫是否也是由細菌引起的。

1894年6月12日,日本科學家北里柴三郎(Kitasato Shibasaburo)和他的團隊抵達香港。北里是科赫著名的合作夥伴,此時他已在微生物學上做出了重要貢獻:1889年,他分離出破傷風桿菌;1890年,他與醫學家埃米爾·阿道夫·馮·貝林(Emil Adolf von Behring)合作研發出了破傷風的血清療法。

在英國執政者的協助下,北里團隊在堅尼地城醫院開始了他們的工作。這裡條件先進,既有實驗室也有解剖設備。在解剖屍體後,北里很快發現了引發腺鼠疫的細菌,只是不能確定細菌的類別。

6月15日,法國醫生亞歷山大·耶爾森(Alexandre Yersin)抵達香港。耶爾森是巴斯德的門生,在另一種重要傳染病白喉的研究方面頗有建樹,他在24歲那年就分離出了白喉的致病菌。然而耶爾森並不喜歡巴黎穩定的工作環境,而是更喜歡冒險和挑戰。他曾在越南當船醫,還曾前往地圖上找不到的地方探險。

鼠疫在香港暴發時,耶爾森受法國政府委派前來調查。可是,耶爾森卻沒有得到香港官方的歡迎。起初,耶爾森想接觸鼠疫患者的屍體都會受到阻撓。後來,在一位義大利傳教士的協助下,耶爾森賄賂了負責棄置屍體的英國水手,才成功解剖了死者的淋巴結。他通過顯微鏡觀察到致病細菌,描述了病菌的特徵,並進行了細菌培養。

許多年來,關於鼠疫桿菌到底是誰先發現的,一直都有爭論。雖然北里比耶爾森早幾天發現,而且率先在醫學論著中發表了這一發現,但他的描述缺少了他慣有的精確。耶爾森的準確描述及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