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呼吸道傳染病常通風,戴口罩 流感:流感和感冒不是「一家人」

近年來,郵輪行已經成為中國人常見的一種度假休閑方式,無論是日本、韓國航線,還是地中海、加勒比海和阿拉斯加灣這些遠程航線,都受到中國人的熱捧。豪華郵輪一站式的服務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青睞,特別適合攜帶老年人和嬰幼兒出遊的家庭。然而,郵輪上人口密度高,人們長時間聚集,為某些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染病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2000年6月23日,在荷美郵輪公司的「鹿特丹號」郵輪上,9名船員出現了急性呼吸道感染癥狀:咳嗽、咽痛,體溫高於37.8℃。在24小時內,這些船員已經出現了進一步癥狀。其中,3名體溫較高的船員,因臨床疑似甲型流感,接受了金剛乙胺抗病毒治療。

管理方據此懷疑可能是流感暴發,如果真是這樣,後果將不堪設想:郵輪上搭乘了1311名乘客,絕大部分來自美國;有506名來自多個國家的船員。本次航行共計12天,還要途經俄羅斯,最後抵達德國。一旦處理不當,不是郵輪被禁止靠岸,就是疫情在途經地點造成蔓延。

為了監測和控制可疑流感暴發,郵輪上的醫療人員啟動了呼吸道疾病預案,監測呼吸道疾病病例。他們收集了所有發病者的醫療和社會學信息,包括國籍、船艙號、船員崗位。截至6月29日,一共排查出38名船員和26名乘客出現急性呼吸道癥狀。

最可能的指示病例 是一名78歲的美國乘客。她在訪問英國倫敦後登船,上船時已經出現了急性上呼吸道癥狀。上船後,她絕大部分時間待在自己的船艙里,偶爾出來吃飯。因此直到6月28日,也就是航行的第5天,她才引起醫療人員的注意。

6月25日和26日,又有兩名船員出現急性呼吸道癥狀。兩人均是船艙和餐廳的服務員,都服務過這名美國乘客。

其他患病船員曾與這兩名船員一起工作、交談,或者在同一船艙共處。

最終,郵輪上一共有64名船員和54名乘客被診斷為急性呼吸道感染。直接熒光抗體檢測提示乙型流感病毒呈陽性,甲型流感病毒檢測以及細菌檢測均為陰性。

呼吸道傳染疾病,就是這麼可怕。

流感的前世今生

人人都知道下一次流感遲早會來,卻沒人知道具體時間,也不知道它會以什麼方式來。這就像我們雖然能聽到鐘錶的嘀嗒聲,卻不知道現在幾點一樣。

流感的幾次大流行

在過去的300多年裡,每隔三四十年,流感就會在全球肆虐一次。在人類發明流感疫苗以前,每次流感大暴發都會奪走幾百萬人的生命。

公元前500年,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將一種持續了3年的瘟疫稱作「佩林瑟斯的咳嗽」,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提到流感。

1173年,義大利和法國都暴發了類似流感的流行性傳染病。雖然在早期,人們通常無法區分流感和其他疾病(比如霍亂和瘟疫等),但經過近年來的研究、考據,當今的歷史學家認為,這一場暴發,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類歷史考證的流感。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發的「西班牙流感」(即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橫掃美洲、歐洲、亞洲,造成全球超過5億人感染,2500萬~4000萬人死亡,可謂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流行病疫情。

如今,人們已經可以清晰地繪製出「西班牙流感」的行進路線了:1918年3月,它先在美國堪薩斯州暴發,隨後迅速擴散到美國費城、紐約等大城市,然後搭乘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美國軍艦,播散到了歐洲。

1918年9月,病毒發生變異,第二波侵襲開始。它從法國出發,迅速蔓延整個歐洲,英格蘭和威爾士的死亡人數高達50萬。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是西班牙,包括國王阿方索十三世在內的800萬人感染。由於是西班牙最先報道了此次疫情,這次流感也被稱作「西班牙流感」。

1919年,第三波疫情暴發。這次從歐洲向亞洲、澳大利亞、紐西蘭全面擴散,成為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全球疫情。

當年,我國從南到北多個地區都暴發了疫情,由於病原不明(流感病毒在1933年才被發現),患病者又普遍出現「身熱咳嗆」「周身骨痛」等癥狀,這次大流感在一些地方被稱為「骨痛病」或「五日瘟」。總體而言,我國的病死率要低於其他國家。

1957年,又出現了20世紀第二次全球性流感,它被稱作「亞洲流感」,致病病毒是一種野鴨結合已有人類病毒的突變株(H2N2)。它首次暴發於中國貴州,後蔓延至全球,致死人數約200萬,比1918年的流感溫和得多。

1968年,流感病毒從H2N2變異至H3N2,「亞洲流感」再次來襲。這次流感又被人們稱作「香港流感」,它是20世紀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全球範圍內的大流感。

1977年,「俄羅斯流感」在蘇聯遠東地區暴發,並蔓延至全世界。引發此次流感流行的病毒株為之前流行的H1N1毒株的變異體。因此,在該病毒株流行期生活過的人,即出生於1957年前的人,對該病毒株感染具有免疫力和抵抗力,所以此次病毒主要侵襲25歲以下的青年人和中小學生。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不到100年後捲土重來。這一病毒在墨西哥和美國出現,而後迅速在全球範圍蔓延,並導致21世紀的首次流感大流行。

流感疫苗的誕生

1918年「西班牙流感」暴發以後,人們一直在努力尋找引發「西班牙流感」的病原體。人們曾發現一種名叫流感嗜血桿菌的細菌,也一度懷疑它就是引發流感的病原菌,但是進一步的研究發現,流感嗜血桿菌只有在一小部分流感病人中才能發現,並非總能在流感病人的標本中被分離,因此流感嗜血桿菌作為病原菌越來越受到質疑。那麼,流感的病原體到底是什麼呢?1930年,美國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研究員理查德·肖普(Richard Shope)成功地從豬身上分離出第一株流感病毒。不過這還不夠,要想大規模量產疫苗,必須先要解決病毒培養的問題。

直到1935年,才有澳大利亞病毒學家和免疫學家弗蘭克·麥克法蘭·伯內特(Sir Frank Macfarlane Bur)建立了一套利用雞胚分離和繁殖流感病毒的方法,由此解決了疫苗量產問題。這套技術後來成為實驗室的標準工作程序,並被廣泛應用於流感疫苗的生產。到這時,人們對於獲得數量穩定、質量可靠的流感疫苗的生產方法才有了里程碑式的突破。

疫苗被生產出來還不能直接使用,必須先經過減毒或者滅活,降低毒性後才能應用於人體。1935年,托馬斯·弗朗西斯(Thomas Francis)和同事研製出世界上首支流感疫苗——一種用雞胚生產的甲型流感病毒的單價滅活疫苗。經過一系列的試驗和評估,該疫苗於20世紀40年代開始在美國使用。從此以後,接種流感疫苗成了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此時,科學家們確定了流感病毒,並開始大量生產流感疫苗,同時,他們也認識到流感病毒有多麼「狡猾」。數據顯示,流感疫苗存在明顯的「脫靶」現象,其效力基本在70%~90%,很多時候不足60%,有些年份甚至會降至10%。這是因為流感病毒每隔幾年就會發生變異,產生新的毒株,發生「抗原性漂移」或「抗原性轉換」,人體對不同毒株並不會產生交叉免疫力 。也就是說,現有的疫苗不能預防新變異的流感病毒,而我們不能預知未來會有哪種新型流感毒株出現。為此,世界衛生組織(WHO)每年會組織兩次討論和分析,根據全球流感監測網路收集全球流感流行情況,預測流感流行趨勢,從而推薦適合本年度流感疫苗生產的毒株。之後,疫苗製藥商會啟動生產,進行臨床研究,驗證免疫應答 以確保疫苗的效力。測試成功後,疫苗才能進入量產,直到送至世界各國。從官方預測當年的流行病毒株到疫苗可以在人群中接種,大約需要7個月。

如果預測出現了偏差,預測外的流感病毒就會流行。其實,預測結果與實際不符的情況,在現實中已經出現過不止一次。但無論如何,流感疫苗仍是目前預防流感大規模暴發最有效的手段。

人人都知道下一次流感遲早會來,卻沒人知道具體時間,也不知道它會以什麼方式來。這就像我們雖然能聽到鐘錶的嘀嗒聲,卻不知道現在幾點一樣。人類抗擊流感之路,依然任重而道遠。

流感知識小科普

流感病毒之所以每年都能發生大大小小的流行,無法完全被疫苗預防,是因為流感病毒能夠不斷變異。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這是一種最常見的呼吸道病毒。普通感冒大多數是自限性的,患者通常服用一些「感冒藥」就能自行恢複了,但是流感卻非等閑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