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進身之階很重要

剛剛過去的這半年,江北和江南大營相繼被長毛攻破,江西大半州縣失陷,緊接著賊將石達開又率兵西犯湖北,兩江、湖廣戰局急轉而下。而雲貴的教匪、苗亂和回亂也是愈演愈烈,前幾天剛接到貴州六百里加急奏報,都勻、施秉兩府城相繼失陷,其中都勻府距省城貴陽僅兩百里!

皇上的心情可想而知,不但總是借酒消愁,有一次喝醉了竟擺駕景山,非要去瞧瞧前朝的崇禎是在哪兒上吊的。

文慶抱病,彭蘊章只能管起軍機處的事,又不敢在皇上氣頭上遞牌子求見,直到打聽清楚皇上今天沒喝多,這才硬著頭皮帶上草擬好的諭旨,同再次被皇上委以重任,不但擢升戶部尚書還奉旨在軍機處大臣上行走的柏葰,匆匆趕到慎德堂覲見。

慎德堂不只是一個堂,而是一座面闊五間,進深三卷的勾連式大殿。

堂前院內設有白色太湖石和九口木質魚缸,栽植著翠竹、牡丹、芍藥、蘋果樹等花木。大殿明間設有寶座,寶座上的詩匾下掛飾先帝御書的「福」字做成的玉璧。原先安掛在奉三無私殿的先帝御容畫軸和先帝頗為鍾情的兩塊「公正平和」、「安詳澹靜」匾額也被移掛於堂內。

翠竹掩映,意境幽靜恬淡。

要不是建在圓明園內,要是建在其它地方,真會以為這是文人墨客悠閑愜意的隱居之所。

而事實上這裡跟紫禁城的養心殿差不多,不只是皇上的寢宮,也是皇上處理政事、召見大臣的地方,先帝在位時一年有大半年住這兒,那會兒的一切政令均皆出自此!

彭蘊章和柏葰等侍衛通報完,小心翼翼跨過門檻,偷看了一眼端著在寶座上的皇上,撣撣馬蹄袖跪拜。

咸豐心情不好,已經很久沒讓王公大臣站著說話了,就這麼俯看著他們道:「說吧。」

彭蘊章曉得皇上懶得看摺子,也不願意看軍機處奉命草擬的諭旨,應了一聲「臣遵旨」,便跟往常一樣一道一道地念了起來。

「前因揚州軍營失利,雷以誠接應遲延,並捏稱助剿,收復揚城,當經降旨革職拏問,交德興阿等,嚴訊請旨;又因御史方浚頤、何桂芬奏,雷以誠軍營委員雷鳳翥等,勸捐發餉。種種營私,甚有釀偪人命重情,復諭令德興阿等,一併提訊。」

「節據奏稱,本年二月間,三汊河失陷,雷以誠退至沙頭後,不即督勇進攻,遷延累日,實屬失計。其收復揚城,但憑勇目稟報之詞,輒稱會兵追剿,亦屬奏報失實,又於伊侄雷鳳翥、伊婿黃鐘,在營舞弊,毫無覺察,實屬辜恩,著發往新疆效力贖罪……」

這是按昨天的意思草擬的,咸豐無精打采地說:「明發吧。」

要不是雷以誠不惜被千夫所指奏請籌設厘金局,江北大營早在三四年前就因為糧餉不敷分崩離析了。可這麼一個幫辦了四五年江北軍務,就算沒功勞也有苦勞的能吏,居然說被革職查辦就被革職查辦,現在更是發新疆效力贖罪!

雖然這道諭旨是彭蘊章親筆擬寫的,但彭蘊章心裡卻很不是滋味兒,應了一聲接著念道:「胡林翼等奏,軍火需用浩繁,請飭按月籌解等語。湖北水陸各師,攻剿賊匪,所需軍火,每月多至十萬斤,自應寬為籌備。著樂斌、吳振棫、駱秉章,於四川、陝西、湖南三省,按月各籌解火藥三萬斤。每月初旬批解啟程,赴湖北交納,以資攻剿,毋誤要需,將此由五百里各諭令知之。」

湖北是這段時間唯一打過勝仗的地方,聽完這道軍機處草擬的諭旨,咸豐下意識問:「彭愛卿,算算日子收著湖北捷報已經好幾天了,如何封賞議恤,吏部和兵部怎還沒個章程?」

這事是柏葰辦的,柏葰急忙取出一道摺子:「稟皇上,奴才正準備稟報呢。」

「說說。」

「嗻。」柏葰翻開摺子,念道:「以攻剿湖北武昌援賊出力,賞道員李續賓,布政使銜;賞參領舒保、西林布、花淩阿,巴圖魯名號;賞參領雙福、色克精額、德平,防禦慶安、巴顏杜勒、承惠、賡音布、都司何紹彩等,花翎;賞防禦來福等,藍翎;賞巴縣監生李天寶等八品頂帶,余升敘有差。」

「就這些?」咸豐微皺起眉頭,心想沒官文和胡林翼也在情理之中,畢竟他們一個是總督一個是巡撫,沒法兒再賞了,但怎會沒一接到諭旨就率川東團練星夜趕赴湖北協剿長毛的韓四。

「稟皇上,還有議恤的。」

柏葰不明所以,接著念道:「予陣亡游擊劉錫文、把總楊慶春、晏光明、顏真彥、艾文軒、李啟相、黃武泰、唐永飛、外委朱朝青等,祭葬世職。」

咸豐臉色更難看了,追問道:「沒了?」

這道諭旨是柏葰照著吏部和兵部呈遞的章程草擬的,哪曉得皇上真正想問的是什麼,忐忑地說:「沒了。」

有功不賞,何以讓陣前的文武官員用命?兵部想不到很正常,畢竟韓四不是武官。吏部想不到就有些耐人尋味,難道因為韓四齣身不好,就不把他當文官,咸豐越想越窩火,緊盯著柏葰問:「報捷的摺子有沒有帶?」

「稟皇上,奴才帶了。」

「念!」

「嗻。」

柏葰不知道皇上究竟為何生氣,取出本著有備無患帶在身上,以便皇上問起來好與封賞議恤的諭旨相對照的湖北捷報,戰戰兢兢地念了起來。

「……十六日,武昌城賊分撲洪山,李續賓等兩次殲賊各二百餘名,又追殺四百餘名;十七日,楊載福等,將油房嶺賊巢,盡行燒毀;十八日,胡林翼、李續賓等,分路將魯家港援賊,先後殺斃六七百名,生擒五十三名,並破賊五壘;楊載福等,亦於是日攻賊橋壘,燒毀凈盡。」

「十九日,賊眾大至,經翟定國等,焚賊划船百餘只;二十八日,援賊及城內之賊,四面紛出,李續賓等嚴陣以待,約時齊出,立斬衝鋒悍賊數名。蔣益澧等,抄截之。舒保率馬隊四面衝突,賊遂大敗,追之至堤,斃賊三四百人。各營又斃賊一千數百名,魯家港等處,共破賊壘四座,並毀東湖賊船七十餘只,又燒賊巢八十餘戶。」

「本月初一,前通政司參議韓秀峰率一千川東團勇來援。是日,蔣益澧、潘長生、陳占奎前後夾攻,先後殺斃六七百名。李續賓、韓秀峰、張榮貴等,擊退再攻魯巷之武昌城賊,後又節次踏平賊壘共十九座,先後斃賊一千六七百名,生擒六十餘名,賊鋒大挫。此次旬日之內,大小二十八戰,水陸皆能用命,而馬隊之功居多……」

彭蘊章不是坐了兩年「冷板凳」的柏葰,猛然意識到皇上為何震怒,卻不想也不敢說什麼,就這麼低著頭一聲不吭。

果不其然,柏葰正準備念湖北巡撫胡林翼保奏的殺賊出力的文武官員名單,咸豐啪一聲拍案而起,質問道:「韓秀峰呢,封賞的名單上為何只有李續賓,沒有韓秀峰?」

柏葰終於想起當年那個被從永定河道衙門急調回京的前通政司參議,急忙道:「稟皇上,據奴才所知前通政司參議韓秀峰正丁憂守孝,按例……按例……按例丁憂官員不得升轉。」

「不得升轉,難不成也不得封賞?」咸豐緊盯著他,又問道:「真要是按例,翰林院庶吉士丁寶楨一樣在鄉丁憂,為何能擢升翰林院檢討?」

「奴才不知。」

「彭愛卿,你知道嗎?」

彭蘊章急忙道:「稟皇上,要是老臣沒記錯,丁寶楨之所以能擢升翰林院檢討,是貴州巡撫蔣霨遠因其破家辦團,剿賊出力,具折保奏的。」

「前通政司參議韓秀峰剿賊出不出力?」

「稟皇上,韓秀峰深受皇恩,一心報效朝廷,剿賊自然是出力的。」

「朕就不明白了,同樣剿賊出力,為何別人能升轉,他韓秀峰就不能?」

「皇上,一定是哪裡出了差錯。」

咸豐心裡跟明鏡似的,很清楚要是指望吏部,韓秀峰永遠升不了官。

想到西犯湖北的長毛已經退了,湖北沒之前那麼吃緊。再想到打探夷情的差事文祥也不是沒用心辦,而是越辦越謹小慎微,總是一驚一乍的。覺得文祥還是缺少歷練,對付西夷還是上過陣殺過賊,既膽大又心細的韓四比較合適,咸豐沉吟道:「這日子過得真快,想想他開缺回籍丁憂已有兩年了。擬旨,命他即刻回京。」

柏葰暗暗心驚,不敢相信那個不顯山不露水的韓秀峰聖眷竟如此恩隆。

彭蘊章一點也不奇怪,暗想只要「厚誼堂」一天沒被裁撤,皇上就一天忘不掉韓四,下意識說:「命韓秀峰迴京也好,曾望顏剛擢升順天府尹,通政司參議的缺剛空出來了,他回京之後正好能補上。」

咸豐愣了愣,隨即用異樣的眼神緊盯著他。

彭蘊章被盯的發毛,急忙道:「老臣妄揣聖意,老臣昏悖,皇上恕罪……」

「彭愛卿,朕沒怪你的意思,朕只是想問問你,讓韓秀峰迴來接著做通政司參議合適嗎?」

見彭蘊章欲言又止,咸豐接著道:「他當年按例開缺回籍丁憂,可在老家又真正呆了幾天?先是率川東團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