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怕啥來啥

地龍足足翻了三次身,頭兩次相隔不足一炷香功夫,第二次與第三次相隔近一個時辰,不但將之前搖搖欲墜的房屋變成了一片殘垣斷壁,甚至將許多前兩次劫後餘生於是火急火燎跑回去看家小的人給埋在殘垣斷壁里。

哭喊聲呼救聲不絕於耳,到處都是傷痕纍纍的人,好好的巴縣城宛如人間地獄。

段吉慶確認老伴兒沒事兒,送走急著回家的段小山和劉山陽等人,一把拉住關班頭道:「老關,這兒你別管了,趕緊去走馬,趕緊去幫我瞧瞧志行他爹他娘有沒有事!」

關班頭反應過來,急忙道:「行,我這就去。」

遇上這突如其來的天災,連道署、府衙和縣衙都塌了好幾間屋死傷了好幾個人。道台、府台和縣太爺擔心奸民趁火打劫犯上作亂,再也顧不上來韓家祝賀了,正忙著召集重慶鎮的綠營兵和衙役巡街,忙著差人火速去成都向藩台、臬台甚至制台大人稟報,忙著召集士紳勸捐賑濟。

打發走關班頭,段吉慶沒敢讓老伴兒和兒子進屋,他一個人小心翼翼地進去察看,確認幫女婿女兒置的新家很結實,屋頂的大梁和椽子都沒斷也沒掉,只是西牆裂了幾道縫,這才讓老伴兒和兒子進去打掃。

幫兒子蓋了一半的屋因為缺少木料支撐,砌好的幾面牆全倒了,幸虧找的那幫工匠三天打漁兩天晒網,今天是一個也沒來,不然就算不會死人也會有人受傷。

牆倒了可以再砌,銀子沒了可以再賺,當務之急是親家公和親家母不能有事!

想到這些,段吉慶回到女婿家正廳,擦乾淨香案,取出三炷香點上,拉著兒子一起祈求神靈保佑。

沒想到求完如來佛祖、玉皇大帝、觀世音菩薩,正準備祈求城隍和土地公保佑,「同興當」的夥計跌跌撞撞跑了進來,一見著他就嚎啕大哭道:「段老爺,出事了,鋪子塌了,掌柜的死了,被砸得血肉模糊都看不出人樣兒,柜上四個人,就剩小的一個!」

「你是說潘掌柜他……」

「潘掌柜死了,死的好慘啊,小的是從瓦堆里把潘掌柜的屍首扒拉出來的,您瞧瞧小的這雙手。」

夥計的手上全是傷,全是血,分不清這些血是他流的還是潘掌柜的!

昨晚還一起吃過酒的一個大活人就這麼沒了,再想到潘長生的官是做不成了,一接到他爹的噩耗就得開缺回鄉丁憂,段吉慶心裡別提有多難受,一連深吸了好幾口氣,稍稍平復下心情拉起夥計道:「走,帶我去看看。」

死了太多人,幾乎每條街巷都有十幾二十戶人家要辦喪事,棺材根本不夠用,許多被壓死砸死的人只能用草席一裹草草埋了。

就在段吉慶好不容易幫潘掌柜找了個口棺材,一時半會間找不著仵作,只能讓劫後餘生的夥計幫著草草收斂了下,正打算去縣衙稟報兩淮鹽運使司角斜場鹽課司大使潘長生的爹死了,請縣太爺安排幾個衙役幫著操辦喪事時,本應該剛到走馬的關班頭竟回來了,而且是帶著如喪考妣的韓大回來的。

段吉慶心裡咯噔了下,緊盯著二人問:「咋回來的這麼快?」

「我們是在路上遇著的,」關班頭回頭狠瞪了韓大一眼,咬牙切齒地說:「上次去時千叮嚀萬囑咐,是咋跟你們三兄弟交代的,你自個兒跟段經承說吧!」

韓大嚇得雙腿一軟,噗通一聲跪下哭訴道:「段老爺,我爹……我爹死了,我是來給您報喪的。我不是沒照應好我爹,我哪想到會地龍翻身。他在家躺好好的,我們全在地里幹活,干著干著突然地動山搖,我就撒腿往家跑,結果跑到村口,村裡房子塌了一大半,死了好多人,我家也塌了,我爹也……」

真是怕啥來啥,段吉慶眼前一黑,像三魂六魄被突然抽走般癱倒在地。

關班頭嚇得趕緊將他扶起,一邊掐人中,一邊喊著去找郎中。

然而,城裡的郎中跟仵作一樣忙,一時半會間去哪兒找。

好在段吉慶很快蘇醒過來,抬頭看看正哭哭啼啼的老伴兒,再看看嚇得六神無主的兒子,有氣無力地說:「別哭了,我還沒死呢。」

「老爺,你沒事?」

「沒事,那麼多大風大浪都過來了,這點事算啥。」段吉慶強撐著坐起身,跟嚇得一樣六神無主的關班頭微微點點頭,隨即看著跪在床前的韓大道:「孩子,起來吧,我不怪你,這是天災啊,我巴縣究竟造了啥孽,老天爺要降下這麼大災禍,要讓我巴縣死多少士紳百姓!」

「段老爺,我沒照應好我爹,我對不起您,對不起老四……」韓大很清楚爹死了,老四的官就做不成了,心裡別提有多難受有多歉疚,竟啪啪啪扇起自個兒的耳光。

「這是做什麼,說不怪你就不怪你,當務之急是趕緊操辦喪事,讓你爹入土為安。」

「我弟那兒咋辦,要不要給他捎個信兒?」

「是啊段經承,四娃子那邊咋辦?」

段吉慶深吸口氣,緊攥著拳頭道:「我這就給他寫信,寫好你幫我送日升昌去,縣衙那邊也要稟報一聲。」

「可這麼一來四娃子不就做不成官了!」關班頭苦著臉道。

「啥叫做不成官,只有被革職永不敘用的才做不成官,志行這叫丁憂,也就三年的事。他今年才二十四,跟他差不多年紀的還在考秀才考舉人,不就是三年嗎,耽誤不了多大事!」

「也是,不就三年嘛。」

……

與此同時,韓秀峰正在「聽雨軒」跟費二爺下棋聊天。

省館不但辦了鄉塾,還延聘了兩位有名的文士坐館執教,在京為官的同鄉只要家裡有娃的幾乎都把娃送去了,小傢伙也跟著去了,費二爺樂得享清閑,又過起了悠哉悠哉的神仙日子。

「志行,你曉得我早上送仕暢去省館時見著了誰?」

「您老見著了誰?」韓秀峰放下卒子道。

費二爺拿起一顆棋笑道:「兵部侍郎卓大人。」

韓秀峰好奇地問:「他去省館做什麼,他和他爹不是喜歡避嫌嗎?」

「跟咱們一樣,送娃去念書的。至於避嫌,此一時彼一時,他爹雖官居一品、位極人臣,可已經很久不理事了。」費二爺走了一步棋,又意味深長地說:「要是沒他爹,他能做上兵部侍郎?說句不中聽的話,他爹要是撒手歸西,他現而今這侍郎又能做多久?靠父蔭只能靠一時,靠不了一世的。」

「所以想起了同鄉同年?」

「我看應該是,不然他也不會拉著我說了好一會兒話。」

韓秀峰倍感意外:「他拉著您老說話?」

「問你的事,說久聞你的大名,一直無緣結交,說今後得空要多走動。」

「他還真瞧得起我。」

「話不能這麼說,你不管咋說也是『小軍機』,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他放下身段願意跟你結交也在情理之中。」

正如費二爺所說,有些人別看官做得很大,但根基不穩。

比如靠父蔭身居高位的兵部侍郎卓雲和軍機大臣杜翰,沒老爹關照的日子真不會好過。又比如穆蔭,一個連舉人都不是的內閣中書走狗屎運做上了軍機大臣,要是不投靠肅順在軍機處也行走不了多久。

想到這些,韓秀峰不禁笑道:「二爺,聽您老爺這麼一說,突然發現我這官雖做得不大,但要比他們做得穩,至少不用擔心稀里糊塗被降被革。」

「這是自然,你這官那是靠本事做上的,靠軍功搏來的!」

費二爺笑了笑,接著道:「說起軍功,段大人的那位同年曾國藩曾大人這次露大臉了,湖北六百里加急奏報,曾大人率湘勇自金口沿長江三路齊下,直抵鸚鵡洲,先後收復漢陽、漢口,並將江面上的長毛水師一舉剿滅。據說賊將石鳳魁、黃再興見勢不妙已帶著殘兵敗將退出了武昌!」

「曾大人收復武昌了?」韓秀峰大吃一驚。

「應該是,回來時見湖廣會館張燈結綵,還有人在門口放炮。回來的路上我還遇著了江老爺,江老爺說湖南的那些京官別提有多高興,甚至有人打賭皇上這次會讓曾大人做湖北巡撫還是讓曾大人做湖廣總督。」

「聽您老這麼一說,我覺得曾大人還真有希望,他回鄉時丁憂時就已經是侍郎,何況立下這麼大戰功。」韓秀峰想了想,接著道:「不管論出身還是論資歷,江忠源那會兒比曾大人差遠了,江忠源那會兒都能做上湖北布政使,甚至能署理上安徽巡撫,曾大人更不在話下。」

「話雖這麼說,但現在不比江忠源那會兒。」

「您老何出此言?」韓秀峰故作好奇地問。

費二爺放下棋子,端起茶杯苦笑道:「江昊軒朋友多,消息靈通,他說文中堂和肅順大人好像舉薦過曾大人,結果恭親王、怡親王、鄭親王等王公沒異議,倒是彭大人、周大人和翁大人覺得大不妥。滿人沒說啥,漢官反對,你說荒不荒唐?」

「這麼說曾大人就算立下那麼大戰功,想做上巡撫卻沒那麼容易?」

「沒那麼容易啊,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