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一個世界,兩場戰爭 日本為何寧可靜觀而不願與俄國開戰

1941年11月7日

關於日本可能進攻蘇聯遠東各省的問題,其真實計畫如何,顯然無從得知。

只能說,自東條內閣成立以來,毫無跡象表明,進攻蘇聯是該政府最近的意圖之一。最近出現的一些尚難確認的跡象顯示,東條內閣反而試圖與蘇聯政府保持正常關係,也許還希望利用蘇聯目前的處境,通過談判來滿足日本的某些要求,特別是在蘇聯的對華政策方面。外相和外務次官兩人都有與蘇聯政府進行善意協商的直接經驗,從這個事實也可以看到日本在這方面新近意圖的一些蛛絲馬跡。

人們已經注意到,自新政府成立以來,新聞界對蘇德戰爭的態度一般比以前慎重和客觀。10月13日《東京日日新聞》的社論提到蘇日關係中某些懸而未決的問題,並評論道,雖有日蘇中立條約,蘇聯卻仍繼續支援蔣介石。這種態度對改善兩國關係是一個障礙,因此請求新外相利用現在的機會解決這些問題。此外,素稱有外務省喉舌之稱的《日本時報和廣告報》前兩周撰文評論德蘇戰爭時,已大體上傾向於強調這樣的觀點:即便包括莫斯科和列寧格勒在內的俄國歐洲部分全落入德國人之手,蘇維埃政權也並不會垮台,因為蘇聯政府還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和工業基地,可以繼續打下去,另外還有英美通過西伯利亞提供援助。

如果蘇維埃政權有任何即將瓦解的徵兆,形勢顯然就會頓時發生變化,但仍有跡象表明,至少在今後一段時期內,日本將在蘇聯遠東國境線上保持過往的靜觀態度。據現有的最可靠估計,日本在滿洲的兵力為50萬至80萬。在老練的軍事觀察家看來,這支軍隊用以在蘇維埃制度崩潰後西伯利亞處於解體狀態時進行襲擊則有餘,用以在遠東蘇軍保持原狀的情況下對西伯利亞發動正式進攻卻不足。

據說有艘叫「氣比丸」的日船被蘇聯水雷擊沉。 到目前為止,報上還沒有企圖利用這個事件的任何跡象,日本的反應只限於向蘇聯大使抗議,但根據上面的分析,要判斷此事會對蘇日關係產生什麼影響還為時尚早。這次慘案是在日本多次指控蘇聯在日本附近水域布有浮動水雷之後發生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