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國事變 大戰之年開始了

1939年1月31日

近代史上很少有哪一年能如1939年這樣在險象環生中開始,局勢如此險惡,因為以極權主義國家為一方,以民主國家為另一方,都在迅速擺出陣勢,準備廝殺,很可能又釀成一次世界大戰。這是危如累卵的一年,沒有無任何理由可以樂觀。

12月就已預料到的內閣危機在1月4日爆發。近衛公爵辭職,樞密院議長平沼男爵組成新閣,除更換首相外,只有藏相池田和內相末次大將下台算是重要的變化。我們經過多方探查,得到的結論是:這次危機集中在末次身上,他主張全國只成立一個政黨,鼓吹按極權主義路線採取嚴厲措施。這些過激的觀點使他很難為國會所容忍,但要單獨排除他又在政治上行不通。在日本,遇到這種情況,照例是採取折中辦法。末次的離職也可以用這類例子來說明:要趕走這個極端分子,就必須同時去掉另一個公認的自由主義者。

除末次這個因素外,大家都知道,近衛公爵一向健康不佳,很久以前就想辭職。拿下漢口和廣州以前,突然發生內閣危機,就可能會產生心理上的不良影響,他無法冒這個險,但現在不同了,對華戰事進展順利,這種變更估計不會引起嚴重反響。關於這次事件,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公眾對中日之戰已感到失望,人心確已鬆弛下來,為了提高國民的勁頭,也需要更換一下領導人。簡言之,需要「打打氣」。平沼說,在一般政策上他將繼續貫徹之前的方針。他一向被視為極端的國家主義者,但據說隨著年事增高,他已經圓滑得多了,雖仍對極端分子抱有信心,但不一定就會奉行極端政策。有人甚至認為,他將設法與民主國家和解。留任原職的有田還保證說,事實也將會是那樣。不管怎麼說,眼下我還是看不出在這方面會有什麼顯著的變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