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國事變 中國事變演變為中日戰爭

1938年7月1日

6月間發生的大事是日軍對廣州的狂轟濫炸和日本準備進軍漢口。此外,由於中國人掘開黃河大堤,造成洪水泛濫,日軍的進攻計畫不得不大幅度修改。還有就是日本內閣改組。

轟炸廣州,是現代戰爭中最殘酷的事件之一,加上不久前日軍在南京犯下的駭人聽聞的暴行,都敗壞了日本的名聲,致使外國對日本傳統的「武士道」和日本人自尊心的看法都發生了變化。這些罪行給日本帶來的惡名,是永遠洗刷不掉的。

廣州遭轟炸後,英法大使和羅馬教廷使節都向外務大臣提出正式抗議。我國則採取另一種做法,由國務卿和副國務卿在國內發表公開聲明,表示嚴正譴責。6月9日,我因斯科維爾(Scovell,美國傳教士,被一名喝醉了酒的日本兵槍殺)事件拜訪日本外務次官堀內,藉此機會對他說,我想就日軍在中國轟炸平民一事非正式地說幾句話,先聲明我不是在正式提出抗議,事實上也沒有聽奉要我這樣做的訓令,而是出自己的意思,並且是從美日關係著眼。我說,六年來,為保持和發展我們兩國的友好關係,自己始終努力不懈。因此凡出現我認為有可能損害兩國關係的情勢,我就覺有義務,非得向日本政府指出不可,至少也得非正式地指出。

我說,今天我不想探究空襲的法律問題,也不想談什麼設防區或不設防區的法律問題。我只想指出,不管在什麼地方,只要狂轟濫炸造成大量平民死傷,就會對美國輿論產生很糟糕的影響。我還要提出一個問題:這種大屠殺必然會敗壞日本在外國特別是在美國的聲譽,是不是只要能在軍事上佔一些便宜,就值得這麼做?我說,依我看,這方面的問題,首先外務省要干預,因為它要對日本的對外關係負責。我認為最要緊的是,日本政府應要牢記,轟炸平民一事無論發生在什麼地方,無論是怎樣發生的,只要關乎人道主義,美國政府和美國人民都深為關切。

次官對我這樣以友好方式來商討問題表示感謝,並稱宇垣將軍亦必與他有同感。他說,我的意見將會得到充分考慮,事實上外務省此刻也正在和軍事當局商談這個問題。

這種交涉方式似乎還起了一點作用。無論如何,之後我們聽說,政府已派了一個聯絡軍官去前線,要對狂轟濫炸的行徑加以約束。我們還從各方面獲悉(甚至東京俱樂部也在議論),正因為我國的抗議是用上述方式提出,所以才能說服日本政府。日本人儘管在軍事上殘暴,卻還是一個易受感動的民族,在此地辦事的方式、方法,比在任何西方國家重要。這是毫無疑問的。要明白這類事,得靠經驗,靠長期的經驗。拍桌子在這裡一點也沒有用,反而達不到目的。

我們分析過這次內閣更替。這次改組表明,日本當局已認識到日本正進入艱難的階段,表明戰時心理和戰時經濟正在形成,自開戰以來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現象,使我們想起了上次大戰時德國的情況。食品還沒有怎麼管制,但許多物資現在對國民來說已經在禁止持有之列,皮革也在禁用之列,結果將是不再製造皮鞋,而鼓勵人民重穿舊時的木屐。他們終於真正開始過苦日子了。高爾夫球因是橡膠做的,所以也不準製造了。在我看來,在不遠的將來,高爾夫球這玩意兒即使不被全部喊停,也一定也會衰微,最後球場恐怕也會全部或大部分關閉。這一切要說有什麼意義的話,那就是它將使許多日本人切身感到他們的國家確實已處於戰爭狀態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