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暴風雨前平靜的三年 暴風雨前的平靜

1934年1月23日

縱觀政局可知:

(1)廣田確實在儘力從各方面改善日本同外國的關係。在對美關係上,他主要是要求軍部更安分守己和安撫報刊的情緒,已營造了比較好的氣氛。由於和印度達成了協議,同英國的關係也有改善,但還不大穩定,因為雙方在經濟和商業上還有許多糾葛。同中國的關係則沒有改善的跡象。大概是正在儘力收買某些華北的地方頭目,一般的看法是華北遲早會被併入「滿洲國」,要不然就是變成一個自治「緩衝國」。同蘇聯的關係則幾乎是壞到極點了,因為蘇聯雖想重開把中東鐵路賣給日本的談判,但它的報刊仍在攻擊日本,日本則以牙還牙,事態演變成了激烈的、挑釁性的公開對罵。終將一戰的危險總是存在。德國退出國際聯盟後,已開始和「滿洲國」眉來眼去。

(2)各政黨正在國會裡批評政府,已經好久沒有這樣的情況了。這說明它們那方面的力量和信心正在增強,表明有人相信,全國範圍的龐大的陸海軍軍費開支正越來越招人厭煩。但也有危險,如果搞過頭了,就會惹惱陸海軍少壯軍官,使其恢複恐怖活動,現在已經可以聽到這些人憤怒的聲討了。

(3)一般都認為,荒木辭去陸相職務,意味著自由主義者和政黨的勝利。公開揮舞軍刀之聲大概不會如以前那樣響亮了。但林這個人還是難以捉摸、深不可測,何況他還是個意志堅強的人。陸軍,還有海軍,要想繼續得到它們志在必得的巨額撥款,就必定要培養戰爭心理。

(4)如果說日本總的政局真有什麼好轉,那也很可能只是暴風雨前的平靜。1935年的海軍會議,不論發生什麼情況,不論是否開得成,不論能否達成協議,都會導致日美關係或許在較小程度上還有日英關係趨於緊張。問題只是事態會嚴重到什麼地步而已。日本必然會大吵大鬧,怒罵我們老讓它處於「次等國家」的地位。怒潮終有平靜之時,但此後即使不留下傷口,也會又多一道傷疤。應該預見到會有這樣的風暴,要盡量早做工作。任何工作,只要能創造友好的氣氛,都會是有益的。

(5)日本人其實並不指望我們會在最近的將來承認「滿洲國」。他們是知道我國的政策的,我們無須重申,沒有重新引起對抗的必要。默默堅持我們的立場,也並不會使我們喪失原則。

1934年1月24日

在大使館宴請外相。

廣田還是如往常般友好,但因為召開國會、回答質詢太緊張了,看上去非常疲倦。他說,對他來講,這是一次全新的、困難的經歷。菜肴不錯,頭道菜是野雞奶油濃湯,獲得不少好評;最後上來的是冰激凌加熱紅糖;主菜有鱒魚和鵪鶉之類。在日本,容易燒出好菜。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