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873章 再征遼,起風波

倒不是說高處恭在兵事上出了岔子,而是高處恭坐鎮的地方,突然湧現出了近四十多萬兇徒。

高處恭坐鎮的地方,不算是軍事重地,也不是什麼兵家必爭之地,所以寇季派遣給他的兵馬不多,僅有五萬禁軍。

五萬對近四十萬。

縱然有火炮和火槍助陣,也不可能戰勝。

人數的巨大優勢,使得兇徒們可以同時進攻長達幾十里的長城。

高處恭手裡的五萬禁軍,聚集在一處,自然不怕兇徒們。

可是分派到了長達幾十里的長城上以後,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

高處恭在兇徒攻伐下,只能防守,基本上沒辦法反抗。

消息傳到了寇季耳中以後,寇季立馬派遣了李四率領著交趾兵去援助。

就在李四率兵離開了古北口以後,古北口、渝關兩線,同時冒出了數量龐大的兇徒。

「有人在背後操控著兇徒!」

寇季在看到了數量比以前多了幾倍的兇徒以後,幾乎毫不猶豫的開口。

種世衡盯著古北口外那鋪天蓋地的兇徒,道:「恐怕不僅僅是兇徒……整個遼國京東道的百姓,恐怕也被人驅趕了過來。」

古北口外的兇徒,有一大半人手裡連武器也沒有。

說他們是兇徒,也沒人信。

他們能出現在此處,很明顯是別人刻意驅趕過來的。

寇季皺眉道:「混雜著大批的普通百姓,有百姓牽制,兇徒們對我們的威脅也大大降低。兇徒們攻破我大宋防線的危機,算是徹底解了。

只是數量如此龐大的人聚集在關外。

我們要全部清理他們,恐怕得月余。

也就是說,有月余我們出不了關。」

聽到寇季這話,種世衡幾乎毫不猶豫的道:「是新契丹九族!他們要對耶律宗真動手,怕我們在背後捅刀子,所以弄了這麼些人,堵住我們,不讓我們出去。」

寇季點著頭道:「他們也算是幫我大宋解決了一個大麻煩,但是對於他們的做法,我有些不滿意。」

種世衡聞言,哭笑不得的道:「除非你將剩下的禁軍全部調遷過來,不然我們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人家瓜分遼國。」

寇季翻了個白眼,「其他的禁軍皆在山高路遠的地方,等調令到他們手裡,他們再趕到此處,城外的這些所謂的兇徒,我們已經處理乾淨了。

他們要瓜分遼國,就讓他們瓜分去吧。

等他們瓜分了遼國,我們再出去瓜分他們。」

種世衡贊同的點了一下頭。

寇季吩咐道:「派人去黑山威福府,告訴楊文廣,讓他挪一挪地方,讓他帶著他的人到遼國上京道外候著。

然後順手把那些企圖通過東勝州的兇徒解決了。

他解決了東勝州的兇徒,王凱和李昭亮也就可以騰出手了。

讓王凱和李昭亮帶兵過來。」

種世衡遲疑了一下,道:「你是打算趁機拿下遼國全境?此事傳到了朝廷,朝廷能同意嗎?」

趁著新契丹九族瓜分遼國的時機,拿下遼國全境,倒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但大宋從去歲冬天到現在,連番大戰。

動用的兵馬超過了百萬。

中間的錢糧消耗,已經超過了趙禎登基以來,所有兵事消耗的總和。

更重要的是,河西一戰、燕雲十六州一戰,催生出了公爵、侯爵、伯爵等高爵多達數百人,低等爵位獲得者更是數量龐大。

遼國全境的面積,可比大宋的面積要大。

若是拿下了遼國全境,那大宋公爵的數量,恐怕會破百,侯爵的數量恐怕會破千。

龐大的武勛,瞬間會成為朝堂上最大的勢力。

文臣、殘存皇族等等勢力加起來,都不是武勛的對手。

朝廷現在還只是在討論封王,真要是拿下了遼國全境,朝廷就非封王不可。

而且一個王爵擋不住。

文臣就算再厲害,也做不到封王的地步。

一旦武臣當中出現了王爵,那就能處處壓文臣一頭。

文臣知道這個結果,怎麼可能順風順水的讓他們去征討遼國全境。

寇季反問種世衡,「為什麼要朝廷同意?官家同意就是了。等到李昭亮和王凱率領著的兵馬到了以後,各地方兵我就會遣散。

到時候,針對遼國的兵事,就是我樞密院的兵事。

樞密院的兵事,其他人有什麼資格插手?」

「那些文臣……」

種世衡還是有所擔憂。

寇季瞥了種世衡一眼,「我大宋被遼國欺負了幾十年,如今好不容易反敗為勝,又有覆滅遼國的機會,為什麼要錯過?

又為什麼放過遼國,讓他們再次坐大?

文臣們只要不傻,都不會阻止這場戰事。」

種世衡皺眉道:「可我們坐大,不是他們願意看到的。」

寇季點頭道:「所以他們很有可能會想盡辦法將我們換回去,換別人來接替我們。但是對遼的戰事,他們絕對不會阻止。

而能換我們回去的,只有官家。

官家若是不點頭,他們再上書也沒有用。」

種世衡遲疑道:「那官家會不會將我們換回去。」

寇季聽到了此話,陷入到了沉默當中。

種世衡緊緊的盯著寇季,等待答案。

寇季思量了許久,搖頭道:「我也不知道……」

雖說寇季是看著趙禎一點點變成熟的,多多少少也了解趙禎。

可是在這種事情上,他不好下斷言。

他不希望趙禎將他們換回去。

可換位思考,他要是在趙禎那個位置上的話,一定會將他們全部換回去。

原因無他,他們這群人功勞太高了。

他已經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了。

種世衡在河西建立了巨大功勛以後,其實也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了。

此前朝廷封賞了所有在河西建功的將士,但對他們二人的封賞卻沒有提及。

不是朝廷不想封賞他們,而是除了王爵,朝廷已經沒什麼可以給他們了。

他們又手握著朝廷的兵權。

已經到了可以威脅趙禎帝位的地步。

趙禎將他們換回去,全君臣之義,防謀朝篡位之禍,絕對有可能。

趙宋皇室,是一個借著兵變起家的皇室。

如今趙禎能將軍中的大權寇季,給種世衡等人,絕對算得上是一個超級大度的皇帝了。

若是換成趙光義或者趙恆的話,估計他們兩個人身邊早以站滿了宦官和重臣,一個個都將刀子擱在他們背後了。

所以,趙禎對他們的信任,已經超出了一個皇帝對臣子的信任了。

所以趙禎要是隨後將他們換回去的話,寇季完全能理解。

畢竟,趙禎就算再信任他們,也不可能將皇位主動往他們屁股底下送。

寇季不知道趙禎該怎麼選。

但是趙禎卻知道自己該怎麼選。

在寇季派人去給王凱和李昭亮二人送調令的時候,也寫了一封奏疏,送到了汴京城。

奏疏一入京,立馬引起了熱議。

朝堂上出現了詭異的一幕。

往日里跟武臣們不對付的文臣,居然跳出來推舉朝堂上的那些武臣去邊陲征戰。

其目的是什麼,朝野上下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就是不能讓寇季、種世衡等人在建功立業了。

要是讓寇季和種世衡等人再立下破天大功,那皇位就真的有改姓的危機了。

值得一提的是,寇季猜測的很準確。

朝臣們只是奏請讓趙禎派人替換寇季和種世衡,但是沒有人對寇季提出的趁機攻打關外的遼土有任何異議。

姿事堂內。

呂夷簡沉聲道:「臣推舉老將呼延必求為征遼先鋒……」

張知白拱手道:「臣推舉老將王德用為征遼中軍大將……」

剛剛押送著大批金銀還朝的王曾,也拱手道:「臣推舉老將高繼勛為征遼先鋒……」

呂夷簡三個人推舉的人很有意思。

三人推舉的三個人幾乎都是老將。

呼延必求是大宋名將呼延贊的兒子,真宗皇帝在位的時候,也算是為大宋打了不少仗,只是沒有曹瑋和李繼隆那麼大名聲而已。

真宗晚年,呼延必求重病纏身,幾乎處在了半隱退狀態。

趙禎登基以後,呼延必求幾乎一直處在隱退狀態,所以名聲不怎麼顯。

王德用幾乎不用多說,那是絕對忠誠的保皇黨,因為年邁的關係,兵製革新以後不久被調到了御林衛,擔任御林衛大將軍,負責趙禎的安危。

趙禎此前出宮的時候並沒有帶他,所以他率領著剩餘的御林衛,幫著趙禎守著皇宮。

高繼勛,那是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