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719章 萬里一孤城,儘是白髮兵

呂夷簡和王曾二人雖然心中愕然,但卻坐得住。

他們在宦海沉浮多年,什麼場面沒見過。

他們自信寇季說多少,他們都記得住。

曹瑋等人心裡有不好的預感,但是礙於臉面,沒有去討要紙張記錄。

寇季將所有人的神情收入眼底以後,笑眯眯的道:「我大宋兵制過於繁雜,所以才會出現諸多問題。所以我跟樞密院的諸多同僚,以及官家商議過後,決定去繁存簡。

首先是各部番號。

我大宋兵馬番號過於繁雜,導致許多人記都記不全,從而也鬧出了不少笑話。

所以我跟官家商議以後,覺得,可以將大宋兵馬的番號精簡一番。

經過精簡以後,大宋禁軍,不再用之前的番號,改用新的番號。

分別是四鎮、四永、兩虎、兩塞。

四鎮,分別是鎮東、鎮南、鎮北、鎮西。

四永,分別是永安、永平、永定、永興。

兩虎,分別為虎賁、虎威。

兩塞,分別是靜塞、保塞。

以上番號,皆屬禁軍番號。

兵額皆是五萬之數。

總計六十萬兵馬。

分別鎮守在我大宋的東南西北四方邊陲。

其中鎮東、鎮南,皆為水軍。

鎮北、虎賁,坐鎮北方。

鎮西、虎威,坐鎮西方。

靜塞、保塞,坐鎮宋遼邊陲。

安、平、定、興四軍,分別鎮守西寧、太原、博州、邕州四地。

除了以上六十萬禁軍外,另有三支禁軍坐鎮汴京城。

分別是御龍衛、天武、捧日。

其中御龍衛,兵額滿額為一萬人。

天武、捧日,兵額滿額各五萬。

為防止御龍衛、天武、捧日長期居於汴京城,屬於訓練,難以拱衛皇城。

每三年,從各禁軍中抽調一萬精兵,補入御龍衛,原御龍衛一萬兵馬,分派往諸軍,補足空額。

每十年,從各禁軍中抽調十萬精兵,補入天武、捧日兩軍,原天武、捧日兩軍的兵馬,分別派往諸軍,補足空額。

此舉,就是為了確保,無論何時,汴京城的駐軍,還有各地的鎮軍,都保有過硬的戰力。」

說到此處,寇季頓了一下。

種世衡已經不顧及顏面,吩咐著站在身邊的宦官,去幫自己拿紙筆。

寇季簡單的一席話,給出的信息量,卻已經超過了此前所有說的話。

種世衡的腦袋倒是能記住,但寇季所說的兵制,已經完全打破了大宋固有的兵制,他腦子裡固有的知識,以及不足以讓他去分辨其中的合理性。

他必須寫下來,逐條逐句的去仔細分析。

然後之後討論的時候,才有話講。

有人或許覺得,寇季明明講的很簡單,為何種世衡會覺得信息量大呢?

那是因為寇季所說出的一切,是建立在已有的大宋兵馬制度之上的。

新番號,新的兵馬配備,其中牽扯到的武將調遣、兵馬調遣,以及兵馬部署,都需要考慮進去。

更重要的是,在寇季提出的新兵制,只整合了七十一萬禁軍,還有更多的禁軍沒有整合進去,這些禁軍將士如何安置,也是一個大問題。

呂夷簡、王曾等人,一個個皺著眉頭在暗自思量。

他們在逐條逐句的分析寇季的話,腦子在快速的轉動著,但他們沒有插嘴的意思。

寇季頓了頓以後,繼續道:「在禁軍重新編排以後,三衙和樞密院,將合為一處,以後沒有三衙,只有樞密院。

樞密院掌管調兵,也掌管遣將。」

寇季此話一出,在場的人,除了趙禎,其他人眉頭幾乎皺成了一個川字。

大宋立國之初,之所以分別設立了三衙和樞密院,分別掌兵掌將,就是害怕兵將調遣之權,落在一個人手裡。

如今寇季將兵將調遣之權,全部納入了樞密院,他們自然感覺到不舒服。

寇季一邊打量著眾人,一邊繼續道:「以後樞密院只掌管禁軍。」

呂夷簡等人聞言,一臉茫然,不明白寇季這話里的意思。

寇季又道:「樞密院在接管了三衙以後,會收繳所有虎符。非戰時,禁軍調遣,必須通過樞密院兵印。樞密院兵印,一印二分,官家掌一半,樞密使掌一半。

若是需要調兵遣將,需二印合一,加蓋調兵文書,才能調遣。

戰時,禁軍調遣,官家自會下發各級虎符。」

呂夷簡等人一個個瞪大眼。

寇季此舉最終的結果就是,趙禎真真正正的拿到了天下兵權,同時趙禎和樞密院共掌兵權。

如今的樞密使是寇季,就是說趙禎和寇季二人會共掌兵權。

二人如今在幹什麼?

革新!

以後會幹什麼?

徹底將大宋革新!

如今二人在革新兵制的時候,牢牢的將兵權抓在手裡,其目的是什麼?

呂夷簡等人心知肚明。

他們在為之後的革新準備力量。

呂夷簡等人幾乎可以肯定,趙禎和寇季在此後的商討中,在其他兵制方面,一定會做出讓步。

但是在這一條上,二人絕對不會做出半點讓步。

寇季通過呂夷簡等人的反應,猜出了呂夷簡等人的心思,但是卻沒有多做解釋,他繼續說道:「以上是牽扯到樞密院的兵制。

下面我說說兵部牽扯到的兵制。

一旦完成了禁軍新編,必然會遺留下許多禁軍將士。

屆時,剩餘的禁軍將士,會被編入到各路守軍。

我大宋所設立的路,皆設立一支守軍。

滿額一萬人。

由兵部掌管。

軍餉由兵部配發。

各廂、藩、衙、守城、鄉兵馬,一併裁撤。

各府、州、縣,設立府兵、州兵、縣兵。

府兵兵額一千人、州兵兵額八百、縣兵兵額五百人。

以上兵馬,皆由各府、州、縣衙門管轄,各府、州、縣衙門也有相應的官員。

籍歸兵部,但是軍餉有戶部配發,俸祿等同於各路三班衙役。

再設立了府、州、縣三級兵馬以後,剩餘的兵馬,充入到各衙三班。

縣衙門三班衙役,人數定為三十人。

州衙門,人數定為九十。

府衙門,人數亦為九十。

補充完了三班衙役以後,剩餘的兵馬,發還原籍,退兵還農。」

呂夷簡等人,聽到此處,徹底反應不過來了,一個個眉頭皺在一起,腦子裡亂鬨哄的,越想越亂。

寇季提出的提議,跟現有的兵制、官制有很大的衝突,非常大。

每一個衝突在他們腦海里碰撞,都能形成一個巨大的火花,最終火花連成一片,變成了火海,將他們的腦袋燒成了一團漿糊。

「幫……幫老夫取筆墨過來……」

呂夷簡扛不住了,招呼身邊的宦官,幫他去取筆墨。

呂夷簡開了個頭,其他人也不再死撐,紛紛開口向宦官討要筆墨。

趙禎和寇季二人見此,對視了一眼,會心一笑。

寇季所說的這一切,都是他們兩個人和樞密院的那些官員一起商量出來的。

旨在,將所有的兵馬,都放在他們該放的地方。

以後七十一萬禁軍兵馬,除了守衛皇城,就是坐鎮邊陲,對外作戰。

除此以外,什麼也不幹。

用後世的話說,就是屬於野戰軍。

必要的時候可以充當遠征軍。

各路設立的各軍,負責剿滅地方叛亂、剿滅地方土匪、鎮壓大的暴動、以及幫助各府、州、縣,處理一些兵事上他們難以處理的問題。

至於各府、各州、各縣的兵馬,主要是維護地方治安,幾乎就相當於是外編衙役。

有點類似於後世的武特。

衙役們自然不必多說。

依照常理,其實趙禎和寇季在革新兵制的時候,沒必要給各地衙門裡塞人進去,徒增一些錢財的消耗。

他們之所以這麼做,也是為了為之後的改革做準備。

皇權不下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出在各級衙門裡的文武吏、以及三班衙役上面。

各級衙門裡的文武吏、以及三班衙役,大多都是地方富戶,或者地方豪強的子弟在充任。

他們不僅掌控了朝廷對下的言論,甚至還掌控了地方的管制。

一些不作為的官員到地方到任以後,基本上一直處在被他們架空的狀態。

趙禎和寇季這麼做,就是為了給裡面摻沙子。

固有的坐地虎,遇見了被分配到各地的過江龍,在利益分配方面,必然會產生衝突,雙方必然會斗個你死我活。

被分配到地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