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342章 祖父,是您想造反吧?

大大小小的造反,貫穿了整個有宋一朝,也沒見誰造反推翻了大宋。

所以說,在大宋造反,是十分困難的。

寇季不認為他率領著二三十萬猛士,就能掀翻大宋。

遠的不說,單單是汴京城中的禁軍上四軍,就不一定是保州的那二三十萬猛士可以拿下的。

更何況,大宋還有其他兵馬。

各支禁軍、廂軍、藩兵、鄉兵,大大小小的兵馬加起來,足有百萬多人。

還有數千萬的百姓在大宋官員們制約下做後援。

不是寇季率領二三十萬猛士,就可以掀翻的。

真要推翻大宋的話,效仿趙匡胤的做法,反而更容易一些。

只是汴京城裡可沒有兵馬供他調動。

雖說那些武勛們在朝廷的制約下,對朝廷怨念深深,可他們依舊是朝廷最忠實的擁護者。

因為他們享受著朝廷給予他們的足夠的優待。

若是讓他們支持某一位皇子篡位的話,他們或許還有想法。

但若是拉著他們一起造反的話,他們恐怕不會答應。

朝廷給他們的優待,足夠他們過上他們想要的生活,犯不著再去拿命換一個同樣的富貴,又或者比眼前的富貴高一點點的富貴。

更何況,若是改朝換代以後,新朝的皇帝能不能像趙氏一樣優待他們,很難說。

所以寇季覺得,自己造反的話沒多少成功率。

若是裂土封疆的話,倒是容易。

他只需要帶著兵馬,在邊陲上佔據一塊地方,干翻三五次朝廷的討伐,就能舒舒服服的躺在邊陲上當大王。

到時候說不定還能借著進貢的名義,從朝廷中大佔便宜。

寇季盯著寇準,突然自嘲了一聲,然後道:「祖父在跟我講笑話?保州能戰之士,不足三十萬。三十萬兵馬造反,能從保州打到汴京城嗎?

怕是連真定府都出不了。

還有,天子親軍雖然由我節制,也沒有監軍,但官家已經在裡面安插了不少親信。

就算我要起兵,他們也不會答應。

而我在江陵食邑鑄錢,也是為了用高超的技藝,鑄造出精美、耐用、含銅量高的銅錢,藉此梳理大宋各地那混亂不堪的銅錢。

至於蜀中的三大商賈,他們跟我只是合作關係。

我們可以一起牟利,但無法做到一起造反。

況且,我們做的生意里,也有官家的份子。

官家手裡的份子最多,話語權最大。

刨去了這些,我拿什麼造反?

僅憑府上的那點錢財?」

寇季以為,他講清楚了利害關係,寇準就會打消疑慮,卻沒料到寇準在聽完了他的話以後,冷冷的說了一句。

「旁人僅憑錢財造反,倒是不行。但你可以!」

寇季聽到這話,有些按耐不住了,想要激烈的反駁。

卻聽寇準又道:「因為你有老夫這個祖父,而老夫距離帝位,只有半步之遙。內庭三席,老夫獨佔一席,其餘兩席,也是老夫的至交。

朝堂上對老夫唯命是從的官員,有半數之多。

老夫的親信朱能,守衛著皇城。

只要老夫一聲令下,他能幫老夫做任何事情。」

寇季聽到此處,愕然瞪大眼。

他很想大聲的咆哮一句。

想造反的是您吧?

祖父!

寇準繼續說道:「你只需要花費一些錢財,買通剩下半數朝臣。即便不能全部買通,買通一些也好。然後再用錢財,賄賂宮中的宦官、宮娥,讓他們毒害了官家。

再買通拱衛在汴京城的禁軍中的一部分將校。

你就可以輕易的拿走帝位。

你只需要在官家駕崩以後,連合百官,奏請老夫立你看中的皇子為官家。

然後再由他,把皇位禪讓給老夫。

等到老夫上位,你就能借朱能,以及禁軍中將校們的手,快速剷除異己。

等老夫死後,留給你的就是一個穩穩噹噹的江山社稷。」

寇季聽聞了這番話以後,腦中快速盤算了一下,發現寇準所說的話,可行性很高。

遠比他起兵造反要高。

而且有八成的成功率。

前提是寇準得配合。

寇準說完了這番話以後,目光直直的盯著寇季,想看寇季有什麼反應。

寇季皺著眉頭,一句話也沒說。

許久以後,仰起頭,盯著寇準,坦誠的道:「祖父,當官家,沒什麼好的。旁人稀罕,我真的一點兒都不稀罕。

況且,官家對我情深義重,我不想傷害他……」

寇準聽到寇季這話,長出了一口氣。

他盯著寇季,認真的道:「太宗、先帝,兩位官家,對老夫皆有厚恩。先帝雖然數次貶了老夫,但是老夫在他心裡的地位,一直沒有動搖過。

先帝能在臨危之際,把官家託付給老夫,就是對老夫極大的認可和信任。

老夫不能愧對太宗、先帝的厚恩,老夫也不能辜負先帝的認可和信任。

所以老夫在心生了疑慮以後,才會找你問個清楚。

若你真有謀朝篡位的想法,那老夫勢必要大義滅親。

褫奪了你所有的官爵,把你送回華州,讓人看著你,過完一輩子。」

寇準能說出處置寇季的方法,寇季相信寇準這是真話。

寇準沒有說殺了他,這說明在寇準心裡,他們的祖孫情分很重。

寇準說完這番話,又復說道:「你說你一點兒也不喜歡皇位,老夫不信。但你說官家對你情深義重,你不願意傷害他,這話老夫信。」

寇準盯著寇季,鄭重的道:「因為官家對你是真好,待你如兄。」

寇季眉頭一挑,暗自思量。

寇準今日一反常態,非要把造反的話題拉出來說一說,敲打他一番,八成是在宮裡受了什麼刺激。

而且還跟趙禎有關。

寇準也沒有讓寇季思量很久,他長嘆一聲道:「官家對你安置流民很滿意,知道你有大功,所以打算重重的賞賜你。

原本是想擢升你為工部尚書,但是為老夫三人否決了。

老夫三人倒不是想壓著不給你陞官。

自從你主政工部以後,老夫三人就知道你陞官,是壓不住的。

老夫三人之所以阻止你擔任工部尚書,是因為工部並無多少實權。

如今從都水監、三司,搶回了一些權力,正是大幹一場的時候。

老夫三人是打算讓你在管勾工部公事的職位上歷練一下,多積攢一些政績,補足你沒有外任資歷的短缺。

然後在老夫卸任平章事的時候,藉此擢升你為刑部尚書。

主掌刑部大權。

以你跟官家的情分,以後入內庭,是必然的。」

寇季沉吟了一會兒,思考了寇準話里的意思。

寇準的話很好理解,但是這中間卻夾雜了一些其他的東西。

比如寇季外任歷練缺乏的問題。

明面上看,寇季先擢升為工部尚書,再調任刑部尚書,沒有多少問題。

可實際上呢?

一旦寇季升任為工部尚書,必然會成為滿朝文武注視的存在,滿朝文武會抓住寇季沒有外任經歷的事情,不斷給他找茬。

寇準若是卸任了總攝國政的職權。

依照朝廷的慣例,寇準對朝廷貢獻這麼大,必然要加封他,升遷寇季、寇禮父子,彰顯隆恩。

寇季若是工部尚書,那他再往上升,就只能入內庭。

問題是他年齡不夠,資歷又淺,縱然趙禎強行擢升他入內庭,滿朝文武也不會答應。

甘羅十二歲拜相的事情,發生在秦朝,卻不會發生在大宋。

所以到時候擺在寇季面前的就只剩下了三條路。

一條辭官。

一條外調。

一條轉文為武。

可是無論那一條,都不是寇準想看到的。

他如今和王曾、李迪三人狠下殺手,得罪的人不計其數。

他若死了,李迪、王曾也死了,寇季外任在外,又或者縮在樞密院,那還不任人宰割?

所以在他得知無法制約寇季陞官的時候,就和王曾、李迪一起給寇季謀划了一條完整的路。

讓寇季在管勾工部主事的位置上,多磨一些資歷、功勞。

然後等他卸任,或者死了以後,借著朝廷的恩榮,把寇季遷任到刑部尚書的位置上。

然後讓寇季在刑部尚書的位置上磨練幾年,混一混政績、年齡。

等到年齡足夠的時候,再由王曾、李迪二人推舉,引他入內庭。

如此一來,也不需要擔憂任何人挑他的資歷和年齡的問題。

等王曾、李迪二人死了以後。

寇季就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