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四水城的東門,變成了一個巨大菜市場,喧鬧而糟雜。
不過被人挑挑揀揀的,並不是普通貨物,而是那些戰爭難民。
當然了,永夜集團軍不是奴隸販子,既沒有那麼惡劣的態度,也不會違背那些山民的意願,很多事情都直接說明,你情我願。
之所以需要挑揀,是因為安置他們的地點不同,需要走的路遠近也不同,最遠的巴士底,直線距離就將近三百公里,讓那些老弱病殘遷往那裡,哪怕是永夜集團軍一路提供便利,有專人護送,死傷也會十分慘重。
老弱病殘就近安置,那些身強力壯,家庭拖累較少的,遷往最遠地界。
為了增加這些山民的積極性,待遇也是各不相同,越遠地界,待遇自然越好。
比如以前的巴士底,現在的雙子城,只要你能活著走過去,不光田房都會給予最基本保障,還有廉價耕牛租借,永夜集團軍手把手傳授耕種經驗,辛苦一年,明年解決溫飽。
若是僅僅到第一第二兵團的防區後面,那就不好意思了,想要混溫飽,那就需要付出自己的勞動,永夜集團軍只會給你提供更多養活自己的崗位,卻不會多掏半斤糧食。
這是一件很公平的事情。
條件擺明,根據自身條件自選。
這種分流的好處是顯而易見。
首先,這是人去就糧食,而不是將糧食運過來就人,光是其中節省的損耗,就是一筆巨大數字。
其次,便是將這個巨大的團體打碎了,融入到了永夜集團軍的各個部位,沒有抱團的機會,融入永夜集團軍是他們唯一選擇。
只要他們到達目的地,就等若是被永夜集團軍一口吞進肚子中,融入消化只是時間問題。
對此永夜集團軍深具信心。
相比起震天響的口號,永夜集團軍更喜歡用實際行動證明。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實實在在的做一件事。
打消這些山民疑慮的最好方法,就是讓他們家裡的口袋裝滿餘糧。
只要做到這個,沒有人會還記得城寨聯盟。
至於隊伍中為何有山地肯塔納野蠻人,這也是被逼無奈的選擇。
需要分流的不光四水城的戰爭難民,還有這些強大俘虜。
永夜集團軍的這次戰略戰術執行的非常完美,俘獲了大量山地肯塔納野蠻人,但是處理起來,同樣也是幸福的煩惱。
集體關押肯定不成,安全隱患太大,一旦暴亂,想再制服他們,就需要花費血的代價。
而且會佔用永夜集團軍本就不寬裕的兵力。
最合適的方法,就是將他們拆解成無數個體,安置在永夜集團軍各地百人衛駐地,由駐守部隊進行看管,若是不集群,山地肯塔納野蠻人帶來的威脅相對有限,無論個體還是群體上,永夜集團軍都有壓制他們的武力。
而且肯塔納野蠻人有一種自帶枷鎖——氏族至上、族人至上的觀念。
他們漠視生死,無論敵人還是自己的,但是卻十分重視族人的生死。
這也是肯塔納冰原獨特環境造成的風俗觀念,在那種極端惡劣的環境中,哪怕是以肉體強橫而著稱的存在,也無比脆弱,必須依靠氏族團體的力量生存下來。
很多時候他們必須選擇,在自己生命和氏族延續中做出選擇。
既然他們能延續下來,選擇不言而喻。
長此以往,自然便養成了這種相對複雜矛盾的觀念。
永夜集團軍巧妙利用這一點,採用相對嚴酷的連坐制度。
你反抗不要緊,到時受到懲罰的不光是你,還有你的族人。
不想你的族人有事,你就得老老實實的服從安排。
這一招對山地肯塔納野蠻人,至少對斷崖氏族戰士們,十分有效,包括當初下過同歸於盡命令的人熊耶魯。
勇氣這種東西,是分場合和時效性的。
當初在戰場上,那是殺紅了眼,自認為他們難逃一死,若是落入敵人手中,將會受盡殘酷折磨,為了避免受辱,還不如英勇戰死。
現在從牛角尖中出來了,就很難再提起這種勇氣。
不懼生死!
漠視生命!
那只是山地肯塔納野蠻人在戰場上表現出來的特質,相反在生活中,對生活充滿了熱情,尤其是吃上面。
每一個山地肯塔納野蠻人,都是不折不扣的吃貨,能夠填飽他們無底洞一樣的肚子,對他們來說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情。
一個吃貨,怎麼可能是自我毀滅性人格的擁有者?
吃,恰恰是永夜集團軍最得意的地方,在肖恩有意無意的影響下,早就吃出了花樣,吃出了境界,各種各樣的老食材,硬生生的被他們研究出了新吃法,並以此為榮。
這些山地肯塔納野蠻人有點像老鼠掉進了油罐子中,樂不思蜀。
永夜集團軍想盡辦法壓榨出戰俘身上的所有價值不假,但是一些最基本的生存權益還是會予以保障的,比如吃飽肚子,一些吃食的控制,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提高那些戰俘囚犯的勞動改造熱情。
冰城狙擊戰結束後的一周,第一支分流的隊伍方才上路。
那些負責山民和山地肯塔納野蠻人戰俘運送的永夜小隊,挑選人員需要花費時間。
永夜集團軍調配物資,設立補給點,同樣也需要花費時間。
這年頭,可沒有的士大巴,就連牛車馬車的數量都不多,實用性也不高。
就憑永夜集團軍現在的財力物力,一個百人隊伍,最遠程的,也只能配備兩輛牛車和五輛人力風帆獨輪車,主要還是靠步行。
在路況複雜的大山中,最實用的運輸工具,並不是馬車牛車,而是這種獨輪車。
一經研發,便深受永夜集團軍全體官兵的喜愛,是每個衛隊必備裝備,大大提升了他們的行軍速度。
拖累一支隊伍行軍速度,毫無疑問就是那些裝備精良的步人甲,可他們又是一個百人衛的核心,若是沒有他們,戰鬥力大打折扣不說,一些戰術根本沒有辦法執行。
有了人力獨輪車就不一樣,推著走,那可比扛著走要省力的多,無論是補給物資還是一些原本不方便的攻城器械,也能隨行。
實用程度甚至在馱馬之上,其不僅擁有遠遠超過托馬的運載量,也不需要增加額外口糧消耗,製造同樣方便,附屬工兵團隨便拉出一名來,就地取材,三兩天就能製造一輛出來。
消耗的體力也沒有想像中的大。
聽它的全名就知道了,這種獨輪車有兩種供力系統,除了人力外,前面還安裝了可以開合的風帆,順風開,逆風合。
順風狀態下,路況良好,當真是健步如飛,數名士兵輪流推動,速度比起馱馬,只快不慢。
永夜集團軍配給這些遷涉隊伍牛車和推車,並不是用來運載糧食的,而是方便照顧那些體力較差,容易掉隊的,隨身攜帶的糧食和物資很少,主要是用來應付突髮狀況。
吃飯住宿,永夜集團軍已經在沿途設立了補給點,他們只需要走過去,便有熱乎的飯食可以吃、暖和的炕頭可以睡,讓那些惴惴不安的山民大開眼界的同時,也吃了一顆定心丸。
他們早就聽說了永夜集團軍的與眾不同,但是沒有想到差別這麼大。
他們以前的效忠對象,剝削他們都是一頂一的好手,但是真正到了做事情,八成拉稀,更別說這種細緻入微、面面俱到的狀況,這簡直是想都不敢想像的。
出發之前,很多山民都抱有一種比較悲觀的情緒。
在他們觀念中,遠行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尤其是在凜冬的遠行,更是危險十足,疲勞、飢餓、寒冷將會如影相隨,榨乾他們的體力和生命力,然後倒在陌生的土地上,再也爬不起來,他們當中能有七成到達目的地,都算成功。
現在狀況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一路上永夜集團軍不僅充分考慮到了補給問題,同時也考慮到了他們的體力問題,哪怕半途中出現體力不支狀況,那些隨隊的永夜士兵,也會協調安排人手,或坐牛車,或坐人力車,將他們帶到下一個補給點。
調整一夜,能夠恢複的,則繼續隨隊前行,若是狀況惡劣的,則留在補給點,暫時調理修養,或跟隨後面的隊伍,或直接就地安置,手腕靈活而又機動。
後一種狀況終歸是少數,畢竟出發前,他們已經仔細篩選過一遍。
遷涉路上,也沒有想像中的沉悶,那些隨隊的永夜士兵,尤其是帶隊的隊長和副隊長,不僅處理各種事物是一把好手,通常會還有一個能說會道,活躍氣氛同樣在行,或是講故事,或是教他們帶他們一起唱歌,或是向他們描目未來的生活景象。
不知不覺中,下一個補給站就到了。
別說是死亡的,就連掉隊的也屈指可數。
說來簡單,做起來可沒那麼容易。
先不說對永夜集團軍各方面協調性的要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