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變態統治 司禮監

宦官在明代和明代以後俗稱太監。

這是有原因又沒道理的。原因在於明代的宦官機構統稱二十四衙門,包括十二監、四司和八局。十二監的長官都叫太監,官階正四品。副職和下屬,則有從四品的左右少監和正五品的左右監丞,以及品級不等的大小宦官。

可見,將所有宦官都稱為太監是不對的。

不過中國人的習慣是就高不就低。比如和尚,原本只是高僧的尊稱,後來卻成為所有僧人的稱謂。何況朱元璋之後宦官機構改制,原本叫作司正和大使的四司八局長官,也都改為掌印太監,太監的人數確實不少。更重要的是,宦官的隊伍和權力都越來越大,要巴結他們就得叫太監。

太監就太監吧,不用到明代以前就好。

宦官在明代成為政治勢力,根子在朱元璋,儘管朱元璋是嚴格限制宦官權力,絕不允許宦官干政的。他甚至在洪武十年下詔明令禁止宦官讀書識字,十七年又鑄造了鐵牌立在宮門並刻有如下字樣: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

那麼,為什麼又要把賬算在他頭上?

因為朱元璋把宰相廢了。

廢了宰相,就只好建立內閣。內閣不是中央政府,只是皇帝的秘書班子,任何權力都沒有,所有政務都必須由皇帝乾綱獨斷親力親為。皇帝年富力強樂於任事還行,如果即位時尚未成年,或者對政治沒有興趣,又如何是好呢?

也只能加重閣權。

辦法則是票擬。也就是說,政府各部門的請示報告先由內閣閱覽討論,然後提出處理意見。這些意見要用墨筆寫在紙條上,再貼在公文旁邊送進宮裡,叫條旨。皇帝看過以後如果同意,就將那小紙條撕了,用紅筆照抄一遍,叫批紅或者硃批。硃批的文字就是聖旨,哪怕意見來自內閣。

內閣的權力,是不是增加了?

皇帝的負擔也減輕許多,至少不必事事費心。何況真有重大決策,還可以將閣臣叫來面談。那些個無關緊要的例行公事就不必傷腦筋了,做做抄寫員也權當是練了書法。

所以成祖以後,許多皇帝都覺得這樣很舒服。

然而懶惰是可能成性的。久而久之,皇帝們就認為既然不過照抄條旨或票擬,那又何必定要自己動手?只要用紅筆批出再加蓋公章就行,完全可以讓別人代勞。

問題是,誰來抄寫呢?

秉筆太監,或隨堂太監。

我們知道,宦官機構二十四衙門,老大是司禮監,能夠稱為太監的長官很多。排在首位的叫提督太監,皇城內的所有事務都歸他管。其次叫掌印太監,這是各單位都有的部門首長。司禮監掌印卻除了本部事務,還負責文件交接和御前會議。僅此兩條,分量就非同一般。何況宦官犯法也歸他們處分,因此所有宦官見了司禮太監都要磕頭稱上司。

提督和掌印之下是秉筆和隨堂,任務據《明史·職官志三》的說法就是「照閣票批朱」了。但這是制度規定,未必當真如此。批朱是真的,照不照內閣的票擬卻很難講,因為按照規定他們有編輯修改權。至少,改正病句、錯別字以及含糊不清之處,是沒有任何政治問題和法律問題的。

貓膩也就開始。

事實上,內閣大學士不是進士便是翰林,怎麼會有病句和錯別字?條旨都用正楷書寫,又豈能含糊不清?因此所謂編輯修改,就有可能變成編造竄改。內閣和六部接到改過的批文卻無可奈何,他們總不能找皇帝當面對質吧?

何況有些皇帝還是長期不見大臣的,比如萬曆。

就算皇帝管事也無妨,因為他們總是懶得動手,而傳達口諭的正是宦官。制度健全遵守規矩的時候,或許還有秉筆太監的筆錄;到明末熹宗天啟年間,就連太監都不用,隨便派個小宦官便傳了旨意,真假輕重只有天知道。

假傳聖旨的事,也難免發生。

實際上,只要不是遇到朱元璋和朱棣這樣的,宦官們總有辦法對付。尤其是那些小小年紀就繼承皇位者,生在深宮長於婦人之手,既無政治經驗又無人生閱歷,哪裡能夠識別糖衣炮彈和溫柔陷阱?甚至還有怯於任事和見人的。有宦官替他跟朝臣周旋,說不定心裏面還要念聲阿彌陀佛。

結果,內閣變成假宰相,宦官變成真皇帝。

那麼,這一切是何時開始的呢?

一般認為宣德四年(1429)是分界點,因為宦官的學校內書堂是在這年設立的,太祖皇帝的祖訓正式被廢。還有人認為秉筆太監同樣出現於宣德朝。這是有可能的。宦官並非都是文盲,找幾個識文斷字的應該不算困難。

但,宦官勢焰熏天,當始於王振。

王振在明代宦官群體中是另類也是奇葩。比他更加有名的劉瑾是免死罪犯,魏忠賢是街頭混混,王振卻是有文化的讀書人。正史說他畢業於內書堂,也有人說他本是地方政府教育系統的官員,由於永樂皇帝的詔令才凈身的。這些當然無從稽考,但可以肯定他曾經被宣宗安排陪太子讀書,甚至為太子啟蒙,因此太子即位的當年便成為司禮太監。

這位新皇帝就是朱棣的曾孫朱祁鎮,當時九歲。

因此,王振的任命便未免可疑。要知道,由於皇帝年紀太小,實際上代理皇權的是不肯垂簾聽政的太皇太后,主持朝政的則是楊士奇、楊榮和楊溥。太皇太后就是仁宗皇帝的張皇后,與太祖馬皇后、成祖徐皇后一樣享有盛譽。「三楊」更是三朝或四朝元老,豈能不知道事情的輕重?如果王振掌司禮監還是破格和越級提拔,就更奇怪。

事實上太皇太后很快就有了警覺。某天,她老人家帶領女官來到便殿,先教訓皇帝要遵循祖制聽元老的話,然後宣王振上殿,聲色俱厲地說:你不守規矩,應該賜死!

女官們一齊拔出刀劍,架在王振脖子上。

皇帝和「三楊」都跪下求情,老太太這才饒他不死,但嚴厲警告這傢伙不得膽大妄為。王振自然唯唯諾諾,也確實暫時夾起了尾巴。然而太皇太后剛剛去世,他就把宮門口「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的鐵牌偷走了,從此無法無天。

其實,被當廷教訓之後,王振並沒老實多久,因為太皇太后和「三楊」都垂垂老矣,力不從心。楊榮甚至勸楊士奇接受王振推薦的閣臣人選。他說:我們這些人再自立,那些傢伙也容不得。萬一哪天宮中傳出小紙條任命某某入閣,我輩就束手無策了。好在王振推薦的,總還是讀書人嘛!

實際上王振猖狂是因為皇帝縱容。正統六年,宮中舉行宦官照例不能列席的大宴,王振卻說:周公輔成王,我就不能去坐一坐嗎?十五歲的皇帝皺著眉頭想了半天,最後還是下令開東華門的中門,請王振前來赴宴。

這件事,當然沒人告訴太皇太后。

王振的風頭也幾乎壓倒了所有人。

沒錯,皇帝叫他先生,公侯叫他乾爹。

最無恥的是一個名叫王佑的小白臉,由於巴結王振當了工部侍郎。某天,王振問他:你的臉上怎麼沒有鬍子?

小白臉答:老爺沒有的,兒子哪敢有?

王振應該笑了。他當然想不到,八年以後將為自己剎不住車的狂妄付出代價。正統十四年八月,王振在對蒙古部落的戰爭中由於胡亂指揮導致屢屢失敗,被憤怒的禁衛軍將領一棰打死。但直到臨死之前,他都不可一世。

這樣的人如果成為特務,想想會怎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