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燕王定鼎 遷都北京

永樂十八年(1420)十一月,朱棣正式宣布遷都。

新首都是他的老窩北平,不過在永樂元年的正月就已經改名北京。北平地區當然也相應地改為順天府,以對應南京地區的應天府。對此,朱棣的解釋是:開基創業,興王之本為先;繼體守成,經國之宜尤重。

這倒不完全是官腔。正如明中葉一位大學士所說:財賦出於東南而金陵為其會,戎馬盛於西北而金台為其樞。兩都並立,以軍事重鎮北京為首都,經濟中心南京做副都,就能坐北朝南居中而治,確保帝國長期的穩定和安全。

何況在此之前,忽必烈已經將京杭大運河取直。明成祖再將不夠暢通的河段予以疏浚,東南的物質財富就不必繞道洛陽而能直達北京,也不必像元代那樣部分依靠海運。

因此到了永樂十三年,海運便完全停止。

新都則在十九年正月初一正式啟用,並成為明清兩代的京城,儘管後來的樣子跟永樂時期有所不同。比如外城就是嘉靖年間修的,而且由於經費不足變成了半截子工程。但這並不重要。因為即便沒有外城,明代北京的城市規劃和建設也足夠壯觀,並且足夠體現中華帝國的皇權意識了。

那就走進去看看虛實。

虛實是一目了然的。從空中俯瞰,不難發現嘉靖以前的北京由三重城圈構成。三重城圈都是方的,而且全部很標準地坐北朝南,端端正正,就像一套方盒子。裡面的兩個盒子都是矩形,最外面的一個則接近於正方形。

三個盒子由里到外,分別叫宮城、皇城和京城。

宮城是北京的核心。由於對應天上的紫微星,又是閑雜人等不得擅入的禁區,所以也叫紫禁城。這座由50米寬護城河環繞的城中之城,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規模相當於一個中小縣城,卻只住皇帝一家人,以及他們的服務人員。

沒錯,至尊天子當然享受至尊豪宅。

紫禁城四門,東西南北各一座,分別象徵著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和北玄武。因此北門就叫玄武門,清代才改名神武門。這恐怕是有來歷的——唐代長安的宮城北門就叫玄武門,皇城之南則是朱雀門以及又叫天街的朱雀大街。

北京紫禁城的南門卻不叫朱雀門,叫午門。

午門很奇特。它的左右建兩翼式城牆,圍合成兼有朝堂作用的廣場,並且放有日晷和銅製的度量衡模具。授時(每年冬至頒發新曆書)在這裡,核實計量標準在這裡,獻俘和廷杖也在這裡。午門外廣場,是權力和統治的象徵。

東西兩邊,則是東華門和西華門。

與午門和玄武門都在城牆正中不同,東華門和西華門在宮城城牆偏南。這是因為紫禁城內分為兩個部分。主體建築由南向北,南區是奉天、華蓋和謹身三大殿,北區是乾清和坤寧兩大宮。乾清宮和坤寧宮中間的交泰殿是後加的,南區的三大殿也在清代改名為太和、中和、保和。

宮屬內,屬陰,所以是偶數。

殿屬外,屬陽,所以是奇數。

三大殿南是文華殿和武英殿,則叫左文右武。

顯然,前三殿是辦公場所,後兩宮是私密空間,東西兩門也就得開在偏南處,接近文華殿、武英殿和文淵閣。這樣既能方便朝臣和太監出入,也不會驚了陛下的春夢。

這種布局,就叫前殿後宮,或前朝後寢。

把紫禁城包圍起來的是皇城。皇城有內外,外皇城是西南部分缺了個角的矩形,共有四個門:南邊天安門,北邊地安門,東邊東安門,西邊西安門。天安門是舉行國家大典的地方,在明代叫承天門。作為皇城的正門,天安門的前方是御道,東西是天街,左側是太廟,右側是社稷壇。

左祖右社,是政權合法性和正當性的象徵。

最外面的一圈,則叫京城。

京城也有內外,早期只有內城。內城南面正中的正陽門最為高大雄偉,是僅供皇帝出入的正門。正陽門兩邊是崇文門和宣武門,表示文韜武略或者文治武功。北面東邊的叫安定門,皇帝每年一次從這裡出去到地壇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西邊的叫德勝門,凱旋的軍隊由此門班師回朝,以宣示聖德戰勝了敵人。東西兩面各兩個門:東南朝陽門,西南阜成門,東北東直門,西北西直門。以上九個,都是京城的門戶,所以清代的首都衛戍司令便叫九門提督。

三個城圈一線貫通。宮城玄武門和午門,皇城地安門和天安門,京城的內城正陽門和外城永定門,都在同一條中軸線上。正陽門與天安門之間還有國門,明代叫大明門,清代叫大清門,民國叫中華門,現在是人民英雄紀念碑。

顯然,這是精心設計和規劃的結果。

建築史家傅熹年先生的發現更為驚人:紫禁城中,前三殿區和後兩宮區存在模數關係。它們不但都是矩形,而且南北長和東西寬之比都是11:6。同時,由於前者的長和寬都是後者的兩倍,因此前三殿區的面積是後兩宮區的四倍。

或者說,前三殿恰恰是四個後兩宮。

有趣的是,如果在這兩個矩形的四角各畫對角線,交叉點便正好落在乾清宮和奉天殿(太和殿)的中心。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和接見臣下處理日常公務的地方,奉天殿則是舉行登基、大婚或壽誕等隆重儀式的殿堂。前三殿區和後兩宮區的幾何中心在乾清宮和奉天殿,說明什麼呢?

皇帝無論在前朝還是後宮,都是中心。

另外一組數字也很有意思:天安門至大明門段的長寬均為後兩宮區的三倍,大明門至景山北牆的距離是後兩宮區之長的十三倍,京城內城面積則是紫禁城的五十倍。

這又說明什麼呢?

明代北京城市規劃的模數是紫禁城,紫禁城的模數是後兩宮區。至於1:49的比例,則體現了《周易》的思想: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易·繫辭上》

這無疑是既神聖又神秘的數字,卻未必是為了取代元大都的規劃模數。沒錯,元大都東西之寬為宮城的九倍,南北之長為宮城與御苑總長的五倍,正所謂九五之尊。這個模數並非不能再用,前三殿和後兩宮台基的長寬之比便正好都是九比五。只不過按照《周易》的觀點,有用的四十九是被創造者,不用的一是創造者。紫禁城佔五十分之一,就意味著北京城是紫禁城演化衍生,皇帝是萬民父母天下之主。

眾星拱月,或者太陽系啊!

如此說來,遷都北京豈非大手筆?

事實上,幾乎永久性地奠定了北京作為政治中心的歷史地位,只是朱棣即位以後所做諸多大事中的一件。太祖時期作為臨時性機構的內閣成為定製,曾經尾大不掉的藩王變成徒有虛名的寄生蟲,便都是他的大動作。這些制度都被他的子孫全盤繼承,由此形成明代政治的個性和特色。

這樣看,朱棣更像明的奠基者。

然而這種「成功」只是對統治者而言,甚至只是滿足了皇權政治的需要,對於民眾以及官員都不是福音。帝國大廈最後轟然倒塌,也要拜朱棣的制度設計所賜。因為這些制度僅僅保護皇帝一個人,而統治的手段又極為變態,完全無視包括士大夫在內所有臣民的生命、人格和尊嚴。

那麼,永樂時期成型的明代特色又有什麼呢?

宦官把持、特務監控的統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