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一百六十章 前進兩步

「據前方記者得到的準確信息,中華集團一期工程的投資額是8億美元,隨之落地配套的十六家零部件供應商總投資在5億美金,合計13億美元已經是板上釘釘的落地金額。

至於規劃中的二期工程將會在一期12萬輛產能完成後再推進,屆時一二期工程結束會有36萬輛產能的規模。全部算下來整個中華工業園區投資將不少於25億美元,算得上是加州乃至美國近兩年最大的工業投資項目之一。」

中華集團總部員工飯堂里,電視屏幕正在播報中華集團赴美投資建廠的新聞,看到中美兩國元首共同站台就能知道該項目的重要性。

不少當初從底特律回來的技術精英,聽到此新聞恍然間感覺是不敢相信。不到十年時間,中華集團就追趕上國際汽車巨頭,有能力跟他們當場扳手腕了。

中國汽車就跟中國經濟一樣,只用了十年時間就脫胎換骨,可謂是跟著祖國步伐在跑步前進,沒有拖廣大人民後腿。

當然,如果沒有中華集團,那麼汽車業應該不會達到現有高度,可能依舊無法擺脫市場換技術的窘境。

能把戰火燒到美國本土去,應該是許多中國汽車人畢生的心愿。

「這下子應該沒有人罵中國汽車像中國足球一樣不爭氣了吧!我們可是真正衝出了亞洲,殺到美國大本營去了。」

一位入廠8年的老員工捂著拳頭狠狠地說道。

他正上一年級的兒子昨天興奮地回家彙報說,自己在學校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因為爸爸在中華集團上班造汽車,而中華牌汽車賣到了美國,為國大大爭了光,老師號召全班同學向爸爸學習。

「咱是普通人,今天算不算入伙干出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值得老了後向兒孫吹噓。」

身邊的工友情緒也很高漲,自己的勞動成果算是得到了肯定。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其他餐桌之間,大家紛紛交頭接耳,很快延伸到車間、辦公室、研究院,整個中華集團洋溢著一派歡慶局面。

雖然早有聽聞,但從央視新聞的專題報道看到現場畫面,其他國內廠家的同行心裡就五味雜陳了。

「瞧瞧人家,再看看我們,真是人比人氣死人!我們的生產線都快揭不開鍋了,但人家卻有實力跑到美國去建新生產線。

跟著狼吃肉,跟著豬連潲水都喝不上!」

由於受到中華集團的擠壓,一汽自主品牌銷量進一步萎縮,不得不大幅度減產並美其名曰檢修調整,導致工人的收入待遇斷崖式下降。

這讓許多老工人不免滿肚子牢騷,要知道當初一汽紅旗橫掃國內市場時,中華集團還是個摩托車都造不出來的小作坊。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時代變得太快了。

「雖然廠領導剛召開大會宣布年終獎將會跟去年持平,但大家都知道榮威和MG(名爵)品牌進展很不順利,車子都大量在經銷商處擠壓。搞自主品牌虧損了許多錢,據說要不是合資工廠上繳的利潤足夠,我們可能連工資都發不出了。

我準備找找門路調回合資廠去了,留在這裡的話堅持也不會長久。」

上汽花了大手筆整合南汽,並且搞出來榮威和名爵兩大自主品牌齊頭並進策略。從合資工廠抽掉了許多技術骨幹支援自主品牌,沒想到新車市場反響非常一般,除了在長三角勉強有銷量外,國內其他地區都見不到蹤影。

主要原因就是廣大消費者都給中華集團把嘴養刁了,只要是自主品牌都會不自覺拿來跟中華集團車型對比,一看就知道新車性價比都落後一大截。

跟中華集團一條龍自主研發水平相比,剛消化羅孚汽車的上汽自主品牌還很弱小,根本無法競爭。

「三大件比你好,車型還比你漂亮,更可怕是售價還比你便宜!你就算吹破了天,消費者還是往中華集團趕。眼前的局勢,根本就是無解之題。

廠領導說現在困難只是一時,將來我們自主品牌一定會追趕上人家。還拿對手中華集團做比喻,說十年前對方造車水平很爛,現在一樣成功了。

依我看,此一時彼一時。中國人最了解中國人,中華集團還會給我們時間嗎?虧一年可以,虧個五六年哪個領導能頂得住往這個無底洞砸錢!

就算砸得起錢,我們能趕得上中華集團現有的水平嗎?」

群眾眼睛是雪亮的。

面對中華集團開始壟斷自主品牌汽車市場,許多上汽員工都能分析出未來的結局。

這位骨幹員工就打算調回上汽大眾繼續工作,當初申請來自主品牌部門工資提了一級,但算是年終獎的話跟合資廠沒法比。更恐怖是看不到明天,員工們都在私下傳自主品牌搞不了幾年就要關了。現在跑回合資廠找門路占坑,總比屆時天塌了再跑好。

連一汽、上汽自主品牌都不好過,更別提二汽這樣集團重心放在各大合資廠身上,對自主品牌投入甚少的企業,他們的自主品牌戰略遲遲不見新車量產落地推向市場。

「我們還在爭論到底是自主創新搞好東風品牌,還是直接將外資品牌淘汰的舊車型以技術改造名義換成國產標之際,中華集團的發展已經讓我們一眼望不到頭,騎馬都追不上了。」

跟一汽、上汽自主品牌造成了嚴重虧損相比,二汽的自主品牌經濟情況相對要好一些。

因為他們只做出來內部樣車,沒有大規模投入生產,導致虧損額足以控制。

這可真是具有一定諷刺意味,跑得最慢的選手反倒遭遇的損失最少,就因為領頭的選手實在太過耀眼,累趴下一直在追趕他的前幾名對手。

二汽搞自主品牌歷史應該也算早,但前期敗給了紅旗,後期又輸給了中華,實在沒有搞自主轎車的基因存在。

「誰都不願意來,都知道這裡是火坑!隊伍散了,搞什麼都是樣子貨,再也沒有老一輩人的骨氣。

有門路的都跑了,剩下老的老,小的小,還有一幫只會拍馬屁的官僚,就算有明白人也只能裝糊塗跟著混唄。」

如果不是考慮家庭因素,說話的這位二汽骨幹也會毫不猶豫孔雀東南飛,投奔欣欣向榮的中華集團了。

三大汽車集團的自主品牌已經奄奄一息,更別提「三小」乃至其他國有品牌。本來加入WTO,大家都以為中國品牌會被國外巨頭擊敗,因為從實力上看兩者相差懸殊。

4萬億帶來新的一波中國市場紅利,合資品牌吃了一半,剩下的都給中華集團包圓了,導致其他自主品牌都餓得快倒下了。

想不到竟然是中華集團的飛速崛起,將中國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間大幅度壓縮。

「能擊敗中國人的只有中國人!」

這句話套用在當前的中國汽車界,雖然殘酷,但卻很現實。

中國市場培育了中華集團,而中華集團為了能有實力跟國際巨頭競爭,不得不飛速吸收所有可以觸及的營養,長成參天大樹的同時也熬殘了當初一起成長的同伴。

用一句話總結中華集團去年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就是——「賣瘋了!」

飛速應對國內市場,並且不斷完善產品線,以中華和華夏兩大品牌兩翼齊飛,共同收割著中國消費者的紅利。

大、中、小型SUV和轎車為主力,皮卡、客車、貨車為輔助,摩托車和電動自行車做補充,中華集團的產品遍布960萬公里的大街小巷。

規模效應做到了成本最低,而成本低又導致價格優勢,價格優勢帶來銷量提升,銷量高了有充足利潤又能投入到研發新產品之中,形成了可持續發展戰略。

為了儘快收割市場紅利,中華集團啟動了龐大促銷計畫,將產品價下探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吸引了諸多消費人群目光。

導致了其他競爭對手跟進的話,賣一輛賠一輛,因為成本無法做到像中華集團般便宜。

韓皓清場的陽謀已經圖窮匕見,他已經準備好在未來幾年全力跟合資品牌正面交手。

人人都能賣車,家家都能掙錢的好日子即將過去,中國汽車市場不可避免要走上壟斷寡頭之路。

所謂賣光了,就是中華集團的庫存率低得讓人髮指,生產多少就賣掉多少,幾乎接近於零。

當然這也跟公司重視市場調研,以市場反饋安排生產計畫分不開。市場好賣的車型就多生產,不好賣的就停產,不簡單壓庫而努力維護好經銷商利益進行精細化經營。

以往只管一賣了之的粗放式經營,現在要轉換成服務先行維持客戶的精細化營銷,將市場進一步下沉並且加強品牌的忠誠度。

「跟著韓首富走,沒有一個不掙錢的!」

經銷商大會上,歷經十餘載風雨同舟,各地經銷代理商都得出統一的結論。

正因為遍布全國城鄉的銷售網路,中華集團去年實現了國內銷量突破450萬輛大關,同比增長了43%。

毫無疑問,2010年中國汽車市場再次蟬聯全球第一的寶座,乘用車和商用車一起達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