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二百零八章 誰來接盤

在《超級女聲》引發全民娛樂至死狂歡大潮下,卻有一家早早踏入汽車行業,一致被經濟界人士認為「外行造車」最可能在汽車領域獲得成功的企業,正準備鳴鑼收兵退出造車界。

中國地大物博,在經濟飛速發展下,物流運輸得到高速發展,尤其出口貿易和快遞業務興起更是助長了物流的繁榮。

在這樣大背景下,春蘭集團瞄準市場的痛點,2001年推出號稱「中卡中的重卡」產品一亮相就大受市場歡迎。

中卡的價錢,重卡的裝載量讓春蘭卡車短短2年時間一舉躍升中卡市場第二位,僅排在行業老大東風卡車之後,成為春蘭集團新的利潤增長點,年凈利破億元。

春蘭能從家電企業成功轉行到卡車製造商,跟來自日野汽車的合作分不開。

當國內卡車駕駛室普遍簡陋粗糙之際,春蘭引進日野技術打造出舒適豪華的駕駛室環境,給其產品大大加分。

在貨車領域,一向都是東風、一汽、重汽三大巨頭牢牢把持,但近些年來福田、春蘭等新興企業向其發起挑戰,在輕卡、中卡領域把兩大巨頭挑落馬下,雙雙準備朝著重卡領域衝擊。

就在大家一致看好春蘭汽車繼續發展的背景下,春蘭集團做出了從汽車行業撤退的戰略,這到底是為了什麼?

曾有人說過,一個人的成功,除了自我努力之外,還得結合時代背景考慮。

春蘭集團的運氣實在不好,他們每次踩對了路的方向,但總是踏錯了節奏,導致逃脫不開失敗的結局。

跟中華集團幾乎同時踏入摩托車市場領域,又先後瞄準汽車行業,還在2000年前後看好晶元和液晶顯示屏項目,就連MBO改制也是踩對了路,但春蘭集團總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導致項目失敗。

回到春蘭汽車項目,他們現在正遭遇「天時地利與人和」三不順的境地。

首先就是年初全國開展的「治理超載」行動,讓春蘭引以為傲的中卡定位失去光芒。

從去年底開始小範圍執行的「治理超載」行動開始升溫為全國統一行動,國務院七部委發文要對全國運輸行業進行大整頓,為期一年時間從嚴從重打擊超載現象。

國內卡車行業中有「大噸小標」的潛規則,就是原本可以載重8噸貨物的卡車,出廠時會標記成3噸出售。

這跟我們的國情分不開,因為國家養路費徵收標準是按照噸位計算,噸位越重交的費用越多。

例如8噸卡車要交1000元/年的養路費,但改成3噸的話只需要繳納200元/年。

還有在應對過橋、過路費以及違法罰款時,標註小噸位車型都能極大降低成本。

引發的根源在於我們國家對卡車的載貨標準在部門分割管理下,竟然有幾種口徑不同的規定,這給了廠家乃至消費者從中渾水摸魚的操作空間。

「我這標註3噸的卡車拉個10噸貨沒有問題,拉得越多我掙得越多,不超載根本掙不到錢!所有人都這樣干,你不幹就是大傻子!」

當貨車司機,跑長途運輸成為許多文化程度不高之人發家致富的好渠道。往往一個村子裡有司機風光回鄉蓋樓房,就會帶出10幾個老鄉跟著一起走上貨車司機的新路。

在記者詢問為何要超載時,看上去一臉老實的司機點了一根煙後大大咧咧回答道。

「大噸小標」讓春蘭卡車得以找准市場需求,極大迎合超載的實用性,許多原本需要重卡運輸的貨物可以通過中卡運輸,導致成本大大降低。

在進入2000年後,中國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躍居世界第一,連續四年死亡超過10萬人的內參被擺上總理辦公桌後,整治交通運輸成為一大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中國每年交通事故50萬起,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均超過10萬人,統計數據表明,每5分鐘就有一人喪身車輪,每1分鐘都會有一人因為交通事故而傷殘,每年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達數十億元。」

這樣觸目驚心的數字,足以讓任何一位執政者重視。

2004年中國汽車保有量是3000萬輛(加上摩托車、農用車等機動車數量達到1億),跟美國汽車保有量突破2億輛相比有7倍差距。但美國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在4萬人出頭,而中國卻是10萬人,強烈反差不能不引起政府高度關注。

另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就是堵住偷漏稅款漏洞,從而讓國家財政收入增加。

為了整頓全國交通秩序,「治理超載」行動就此出台。

首先要求重新定義貨車載重量劃分,廠家不能再搞「大噸小標」的小動作,全部登記車輛重新核准噸位數量。其次,在全國範圍公路上開展查處超載大行動,發現超載車輛一律扣車處罰,並勒令更改後才能重新上路。

如此境地下,物流領域內中卡市場開始萎縮,重卡重新獲得國家政策支持開始替代中卡,成為全國貨運的主力軍。

在天時方面,春蘭輸掉了第一仗。

禍不單行的是,在人和方面,春蘭繼續遭遇重創。

當其他企業只說不做低調進行MBO時,2001年春蘭高調宣傳自己的MBO方案,一旦改制後造就大批量百萬富翁的新聞,讓他們成為國家國企改革的靶子,導致國家財政部叫停了各地層出不窮的MBO方案。

為了緩解輿論壓力,當年春蘭宣布不定期推遲自己的MBO計畫,但整個公司上下對MBO還是充滿信心。

好不容易來到2005年,春蘭準備重啟MBO改制,沒想到又遭遇「郎顧之爭」,MBO及全員持股計畫再次擱淺。

連續兩次MBO計畫夭折之後,春蘭宣布無限期推遲MBO,春蘭上下失去了進取心,可以說整個企業的精神方面垮了。

加上家電行業激烈的競爭,美的、格力、海爾在空調領域向春蘭發出圍剿,企業利潤一落千丈,看不到企業發展前景,許多骨幹人才紛紛被對手挖角跳槽離開。

空調作為主業無法再給副業輸血,春蘭汽車的技術研發投入少之又少,開始舉步維艱。

在天時、人和都不利的條件下,春蘭汽車決定繼續堅持,孤注一擲打算利用僅有的資源進入市場看好的重卡行業。

作為蘇南省大型國有企業,企業老總一度當屬中候補委員,原以為在地利方面肯定有優勢,沒想到卻再次遭遇滑鐵盧。

2004年末已經跟外方日野汽車草簽了合作協議,地方政府也大力支持,企業管理層一致同意,圈地300畝的汽車新工廠已經先期建設,只待國家例行審批後就可以正式上馬。

沒想到這個被認為是十拿九穩的救命草項目,最終卻黃了,被國家發改委無情駁回。

理由是豐田汽車去年併購日野汽車的股份,成為其大股東,按照中國汽車政策,日野汽車應該併入豐田汽車考量。一旦日野堅持和春蘭合資,將佔用豐田汽車在中國商用車合資的一個名額。

豐田商用車已經在和蜀川汽車生產考斯特中巴時使用掉了一個名額,而日野汽車在之前進入中國時也跟沈京公交成立過一家合資公司。

按照中國當前的汽車政策規定,日野併入豐田後,兩者相加已經使用完兩個商用車的合資名額。

如果真的要堅持春蘭日野項目,日野乃至豐田必須把現有合資項目撤銷後方能繼續申請新合資公司。

實際上,春蘭和日野的合資項目在豐田介入後,決定權已經不在他們兩方手中,而是汽車大鱷豐田汽車說的算。

作為汽車巨頭,豐田在中國市場總結出的一大經驗,就是要跟強力本地夥伴合作,連津汽都被豐田認為是不稱職,更別提春蘭汽車這樣的半路出家選手。

豐田不願意撤銷現有商用車合資公司,自然春蘭日野汽車項目就被國家發改委打了回來,板上釘釘的汽車合資項目就此黃了,給了春蘭汽車絕望一擊。

實際上,豐田並非不願意繼續在中國發展商用車,而是他們心中早為日野汽車尋找好下家,就是跟日系品牌合資愉快的廣汽集團。

廣汽才是日野的良配,至於春蘭汽車則不在豐田的考慮當中。

天時地利人和,三大方面都對春蘭集團很不利,尤其空調主業開始面臨經營壓力,今年可能破天荒出現數億虧損情況,這讓春蘭集團管理層打算壯士斷臂,出售汽車業務止損。

在國家放開對轎車管控的背景下,力帆集團近期獲得了轎車生產資格就是明證,一直期待進入轎車生產領域的春蘭集團,最終迫於資金壓力調整戰略,放棄了進入轎車市場的機會,並且還打算完全撤出汽車行業。

這讓任何一個熟知春蘭汽車的人,都為之不勝唏噓。

「多元化路子是對的,只是現在不合適春蘭現狀,我們必須重塑主業,等守好基業後再談多元化。」

在公司管理層會議上,在春蘭集團一言九鼎的陶建興發表了戰略轉移的談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