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一百三十一章 ATL公司

對特斯拉汽車,韓皓其實沒有什麼興趣,他只是對熊繁星讚不絕口的電池技術感到新奇。

一家沒有自己的造車工廠的互聯網企業,力圖打造新一代的互聯網汽車,這樣的噱頭聽上去很美,但韓皓卻覺得對方過於自信了。

就連自己,近期一切所做作為,都為了下一個互聯網時代的汽車布局,卻依舊無法敢說一定成功。

「我們可以尋找對方合作開發汽車電池技術,但如果他們真需要戰略投資才肯打開大門的話,那我可以小規模投資他們的技術。

不過在這之外,我們自己也可以研發18650鋰電池。畢竟18650電池技術難度不高,只不過核心技術掌握在日系電子品牌手中而已。」

熊繁星的美國之行取得了一個不錯的思路,中華集團一樣可以自己干,實際上18650電池技術並不是很難攻克。

這同樣意味著中華集團的收購對象不再局限在從事汽摩電池行業的廠家,還能延伸到為手機、筆記本電腦等代工生產的電池企業。

正好一家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的企業因為大股東撤資,正在對外尋求可靠的戰略投資。

ATL是由一群在日系品牌TDK子公司SAE離職的技術團隊創立,跟老東家注重獨立讀寫硬碟、錄像機磁頭不同,他們看中了聚合物鋰電池技術,跟美國貝爾公司購買了相應的專利技術來發展。

在鋰電池技術被索尼、松下、日立等把持的時代,好比18650鋰電池就由索尼公司發明推廣,ATL打算進入這個被日系壟斷的行業。

通過解決貝爾電池技術帶來的鼓包問題,ATL迅速獲得了第一桶金。不過在電池領域,自2003年起其他競爭對手紛紛跟進打起了價格戰。

尤其是大股東凱雷資本的合伙人在參觀了國內其他電池企業後,斷定今後這個領域將會是競爭激烈的紅海,建議風投基金退出電池項目,不再追加任何投資。

凱雷資本連同其他投資人一致準備出售手中的股份,以求套利逃離這個被他們認為沒有未來的領域,而ATL的創業者打算繼續在這個行業幹下去。

這個時候,由誰來接盤就影響到ATL的未來!

凱雷資本在ATL已經投入超過3000萬美金,現在他們對外出售大股東股份,標出了價高者得的消息。

作為ATL創業團隊曾經的東家,TDK有意接手,但要求掌握公司的控制權。另外,還有一家來自美國的高科技公司,也想在中國尋找電池的代工廠,加入到競標行列中。

俗話說,趕得早不如趕得巧。

正好熊繁星從美國回來,把收購的對象擴大,ATL進入了他的視野之中。

ATL公司的創業者都是華人,他們中來自兩岸三地,屬於聯合部隊。

熊繁星應邀到南粵省的ATL公司參觀,他實地考察一二,看看對方是否是自己心儀的合作夥伴。

「真要把公司賣掉,我還是願意由中國人接手。無論日美資本,都不是很理想的大股東。」

在得知大股東即將退出之際,ATL公司的創始人如此說道。

「如果中華集團進入的話,我們再不濟可以依靠他們獲得電動摩托車的訂單可以存活。依照我們跟對方初步溝通,他們更在乎是將來電動汽車的電池技術研發。

說實話,這也是未來我們鋰電池行業的發展方向。」

在ATL公司內部,創業管理層傾向於能賣身給中華集團。

凱雷資本等投資者對ATL的估值在一億美金,因此他們的60%的股權轉讓起始價在5000萬美金,能收回一倍投資收益也算是不錯的風投項目了。

本來只打算看一看,但凱雷資本等急於出手,因此熊繁星只能請韓皓一起跟著前來。

預計收購價達到5億人民幣,ATL這家公司到底值不值得投資,還得韓皓現場看過,並請專業會計事務所評估。

韓皓覺得自己近段時間成為了空中飛人,以及一位風投專家,他為了布局新時代汽車,已經投資入股了不少相關企業。

飛到跟長三角經濟圈媲美的珠三角地區,這裡是中國外來投資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靠「三來一補」模式興起了許多專業集群地區。

曾有人說虎門大橋一堵車,全球的電子行業都要感冒,因為中國的電子產業鏈已經從頭到尾連成一個閉環。任何一個電子零部件,都能在中國找到生產其的工廠,世界工廠的稱號名副其實。

來到ATL公司,這家公司採用前店後廠模式,屬於典型的珠三角來料加工型工廠。

他們可以根據客戶要求不同,而生產對方的定製產品,憑藉此靈活經營模式獲得了一定量的訂單。

兩名戴著墨鏡的保鏢在確認四處安全後,才拉開車門讓韓皓下來,這樣大手筆的出行在準備迎接的ATL公司高管等人來看,實在是拉風之至。

「大丈夫當如是也!」

一位ATL高管如此感嘆道。

果然不愧是年輕的首富,讓人一看就知道不同凡響。

韓皓沒想到自己迫不得已隨身跟著保鏢,在其他人眼中竟然為地位不斷加分。

長遠投資,除了針對專業領域外,還得看整個公司的團隊如何。韓皓摸爬滾打了多年,在投資方面自有一套訣竅。

跟隨對方介紹逛了一圈,韓皓髮現ATL的研發力量還可以,基本都是大學本科畢業。之前獲得的風投資金,也都變成了固定資產,多條可以隨意組合變更的生產線,可以順應客戶的不同要求。

「電子零部件受到摩爾定律的控制,更新換代越發加快。但電池行業卻多年沒有大進步,現在已經成為制約電子產業的枷鎖。誰能打開這道枷鎖,誰就能獲得下一個時代的青睞。」

談及為何進入電池行業時,ATL的創始人之一曾書群向韓皓如此介紹。

看了一圈,韓皓覺得ATL的團隊還挺合自己的胃口,注重研發敢於向市場壟斷者發起衝擊,整家公司充滿了一種工程師文化。

不過要想讓韓皓豪擲幾個億投資,光這點還不夠,他必須需要更多說服的理由。

「比亞迪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電池企業,你們跟他們最大的不同在哪裡?」

韓皓的問題可謂十分尖銳。

「比亞迪是成本殺手,他們善於把某個行當做成白菜價,好比手機電池他們的報價比我們少三分之一。這也是導致我們大股東退出的原因之一,因為我們ATL無法像競爭對手般控制成本。手機電池報價不要說一塊錢,就算是一毛錢都能讓投標落敗。

不過我們的相對優勢是我們可以做到一分錢一分貨,提供相對溢價優質的產品。我們的電池和比亞迪相比要貴上一些,但使用時間更長,綜合時間換算下來我們的性價比更高。

如果客戶願意多花一點錢,他們從能我們這裡獲得質量更加優秀的產品。」

說起比亞迪,曾書群一臉無奈,對方不計成本的搶單,讓ATL這樣的後來者搶不到手機電池的訂單。

冥冥中自有緣分,ATL要不是被比亞迪排擠,他們的大股東也不會出售股權。而中華集團正是尋找比亞迪合作未果,才把ATL納入視野前來考察收購。

「如果我進來頂替大股東角色,那麼你們如何能夠保證我的投資能獲得合理回報?我可不想砸了幾個億,最後收穫一堆破銅爛鐵回家。」

一味靠輸血可不行,還得想辦法自己造血,畢竟好幾個億的真金白銀在2004年可以乾的事情可多了。

「實際上我們的生產線一直都在盈利,只不過金額不多,每個月只有20來萬。

如果我們可以在電池技術上有所突破,拉開跟靠低價搶單廠家的競爭,就可以帶來不菲的收益。

我們現在急需研發資金,但大股東一直拒絕投入,這讓我們落後了不少時間。

為了證明我們的實力,請你來看看這個臨時趕製的產品。」

看來為了歡迎首富的考察,ATL也準備了另外的武器。

掀起蓋在上面的綢布,露出一大塊密密麻麻電池組成的集合體。

「這是你們曾提及過的18650電池,我們運用自己的技術把它們固定在一起,可以驅動一輛兒童玩具車高速前進。」

這輛兒童玩具車可是能坐進6歲小孩的大玩具,為了證明自己具有運用18650電池的技術,ATL把其改造成一輛大功率的電動玩具車。

「無論是手機,還是汽車,新電池技術運用得好的話,都會是一把利劍。只要能給我們吃上幾口飯,我們就能省出一口來投入研發之中,光靠低價走不遠還得靠研發取勝。

中國每年生產那麼多電子設備,每年對電池的需求是天文版的數字。只要繼續投資,我堅信ATL能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路。」

曾書群作為ATL的創業代表,如此誠懇地說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