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教父的人設中首先就得有對創業的深刻理解,否則怎麼能做教父?能夠突出這份理解的最佳方式就是一個具體的成功的例子。
此外就是要有獨到的思維方式,這是創業教父的賣點,要獨特但又不能胡來,讓人深思之下品味出內涵。
最後,創業教父的管理也不能拉稀,創業過程中的關鍵,按楚垣夕在採訪中的說法,正是創始人從團隊管理晉陞到企業級的管理。而管理的核心,永遠都是人。
而其中作為內核的就是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君臣相得是白沙給的評語,他不但給評語,還給斷語了呢:「楚垣夕尊重內容創作者?他就是死的這兒,死外邊,從那跳下去,他也不可能尊重內容創作者!」
至於楚垣夕自己的評語則是:「這就好比岸本就是個畫漫畫的,他懂的個毛毛球的火影?」
問題是創業教父的人設並不好,他想要的是明星企業家的人設啊喂!什麼是明星企業家?悔創阿里、普通家庭,這才叫明星企業家,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激發全民探討或者全民玩梗,形成標籤,進而固化為國民級的辨識度。
本來他都已經準備好炒作明星企業家的料了,採訪中特地安排了記者發問,為什麼要把公司的名字取做小康呢?似乎很接地氣的感覺。
而他準備的回答是:為什麼我們要叫小康?因為科技以取名為本啊。20年代全民進小康,進不去的都要被那啥,這名字多吉利?
結果採訪稿發出去一點水花都沒濺起來……
關鍵是這段時間小康加盟店還在大規模開張,按說社會影響力是與日俱增的,結果想要打穿「企業家-企業產品-用戶-公眾」的這道厚厚的牆,顯然沒那麼容易。
楚垣夕自詡為炒作高手,但是到了這個時間,發現自己從業多年積攢下來的炒作功力還不夠,段位上差一口氣,只是個普通強者。按說王者段位已經足夠虐菜了吧?但是衝擊國民級明星企業家需要達到榮耀王者。
劉璐有時候就很好奇,問楚垣夕你有心思忙活國民級企業家的人設問題,怎麼不思考針對724的對策呢?是你覺得沒威脅嗎?
「顯然不是啊!」楚垣夕苦笑,「怎麼可能沒威脅,724別的都不幹,就跟黃團合作,就夠咱們喝一壺的。只是這事兒不受咱們控制,所以先干好咱們自己的事兒吧。」
實際上這一壺現在已經開始喝了,因為黃團重整了策略,繼續加大對共享街機的攻擊力度。之前是既沒有區塊雲解決方案,又看不到短時間內解決的希望,因此偃旗息鼓,不希望刺激小康採用激進的策略,比如再找巴人集團拆借個一百億之類的。
雙方都深知,巴人可以上市,也可以暫緩上市,並沒有什麼申請了IPO就不能在給小康出資這麼一說。只是這麼做過於激進,代價也過於激進,巴人集團真的這麼做了,一兩年內想在我大A股進行IPO基本上就是妄想。
這叫麻桿打狼兩頭怕,黃團怕的實際上並不是楚垣夕採用激進的辦法,而是戰爭一起,黃團自身技術能力不足,只能砸錢硬挺,沒法對線壓制,大打出手之後小康越打越精神,越打越茁壯,抗壓的抗壓打野的打野,公司在戰爭中完成躍升,然後一波carry全場。
可是724的出現填補了空白,使得黃團重拾勇氣。
雖然想要落實到位,需要完成技術介面的對接、組網,關鍵是共享街機的代工要重新做,才能把區塊雲方案加入進去。小康做這件事只需要一個月是因為方案是自己的,經驗已經積累了快一年,對於黃團這種從來沒搞過區塊雲的,三個月都是神速。
然而,這不妨礙黃團立刻大張旗鼓,一邊作戰一邊完成自己的升級換代。這就變成了小康並不害怕跟人打,但是並不希望現在就跟黃團打一場對等的戰鬥。
要知道網賺用戶是最沒忠誠度的用戶,誰家賺錢就去誰家,誰家方便就去誰家。小康的底蘊和黃團沒法比,體量現在看起來是上來了,但是完全就是虛胖,在對等的情況下戰鬥豈不是腦子進水?
一旦開戰,理想狀態是通過戰鬥加速消化掉虛胖的部分,甚至還能得到大量新用戶,推進支付業務。但不理想的狀態出現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小康反而變成了剋制的一方,不以戰爭的角度去衡量業務的推進。
這還只是一個黃團,就不用說還有一大票其它企業看到機會紛紛湧上去。還好阿里還保持著逼格,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人家自己的研發也到了關鍵時刻,再有幾個月就可以拿出自有的區塊雲。
自有的區塊雲不比跟人合作來的爽?以阿里的底蘊,可以讓724線跑幾個月。
實際上這是黃團比較滖的地方,因為沒有信心讓別人先跑。阿里追趕區塊雲的短板需要一年,所以沉得住氣,黃團自己都不知道需要幾年?因此只好引入724的服務。
只是這個引入也很神奇,既不是走類似於開源平台一樣的流程,也不是提供介面輸出服務,而是724派出島國攻城獅一家一家上門去對接服務,把黃團搞得雞飛狗跳欲仙欲死,必須先做切割,哪些代碼可以給人看。要知道黃團的歷史課時不短了,裡面有著大量祖傳代碼,這個工作量,emmmm……
其實這也是楚垣夕比較納悶的地方。像724這種合作方式就不可能幻想出現一堵不透風的牆了,如果有的話也是一堵像透明的篩子一樣的牆,讓小康一方需要花費最大精力的地方是排除掉雜亂的信息,724帶來的合作流程相當於對他公開。
因此,他和小康甚至巴人的管理層們想破了腦袋也想不明白724為什麼不是自己拿出一個軟體包,然後開放介面給合作者,讓他們調用API,從而實現他們自己的區塊雲業務。如果小康本著開放開明的精神引入合作者,肯定是這麼個流程。
但是724這個方式,楚垣夕長這麼大了只在某些遊戲大平台不信任研發方的實力時才見過類似的行為。也就是派出攻城獅去研發公司,打開對方的後台,在對方的代碼包里直接寫SDK的形式。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固然,很多年前國內工業界引入島國技術和產品的時候就是這樣,如果需要維修,先交一大筆費用,然後島國工程師過來之後不讓觀看維修過程。人家賣產品,但是要做技術封鎖。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這技術,不是國內做到「進口替代」填補空白,而是您特么做的「國產替代」啊喂!而且,火都燒眉毛了,您還封鎖個毛啊?
小康上下百思不得其解,可能,這就是島國IT界的風格?
然而實際上完全不是,內田先生是個穩當人,所以還把持得住,孫大聖在矽谷都已經怒了!說我們這麼搞能成?要打敗小康,首先要在效率上打敗小康,現在別說打敗小康了,特么阿里過幾個月就攆上來了好不好?到時候還打什麼勁啊?啊——
因此內田也被逼的不得不說的直白一些,這讓含蓄了一輩子的老頭感到非常不適。
「李桑,王桑,你們兩人不知道孫先生的苦惱。我們,我是說我和孫先生至今不知道這個神秘團隊的底細,甚至連他們在哪裡,團隊構成,leader是男是女都不知道。
這項服務對我們確實非常重要,至關重要,但是這麼至關重要的工作,框架內的重要技術服務商不露面,我們需要承擔多大的風險啊?這是正常人能做出的選擇嗎?對方的技術如此出色,卻藏頭露尾的,這是為什麼啊?」
其實這也是大聖急於和對方會面的原因。一個是溝通的問題,且不說將對方吸收併入體內或者組建一個基於雲區塊鏈技術的平台型企業讓對方佔據滿意的股份,就輸出服務本身來說與技術團隊的溝通也是必不可少的。
現在724簡直成了一個「技術轉口貿易商」,說不好聽點叫二道販子,關鍵是還不能讓別人知道自己是二道販子,所以才採用了讓合作者乃至整個市場都一臉懵逼的合作框架。寶寶心裡苦而且寶寶不能說!
比起溝通,更重要的是對方莫名其妙的態度。一開始堅持不見面那叫猶抱琵笆半遮面,後來叫矜持,叫端著架子,叫高傲,都特么已經把服務接進來了,這邊如魚盼水,您還堅持不見面是因為長的太丑了嗎?
王月恆當然理解,十分的理解,心說要不是實在沒的選了您當然是不會採納我提供的選項。關鍵是耿斌這個孫子明明很強但是過於謹慎!接頭的時候誰知道他居然這麼硌澀啊?
事到如今王月恆也有一絲悔意,因為本來他只是想看個熱鬧,看熱鬧的不嫌事大所以才把耿斌這個資源引薦給李靖飛。因此他們的合作框架合理不合理,嚴密不嚴密,高效還是搞笑,跟我有一毛錢關係嗎?
結果孫大聖一看居然有人能拿出和小康區塊雲差不多的技術服務,對王月恆的利益可不是一般的照顧,這一下子就不只是一毛錢的關係了!
這叫屁股決定腦袋,此時彼刻王月恆對耿斌的怨念其實比內田更重,甚至比孫大聖更重,但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