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揚帆起航 第1133章 表面完美

這封公告楚垣夕顯然不會讓別人代為捉刀,寫到這裡他話鋒一轉,說這個錢不是大風刮來的,不是發空氣幣發出來的,而是您用手機的閑置算力換來的,您並沒佔小康的便宜,所以不用慌,要心安理得的拿。重要的是做對比,要拿的比走路賺錢喝水賺錢之類更心安理得,而且比它們賺的多。

這是發在小康官方微博上的,說的還算客氣,楚垣夕在下面登錄自己個人號回覆網友提問的時候就豪橫的多了:小康就是要打碎這些渣渣網賺的飯碗【狗頭】【狗頭】【狗頭】

在朋友圈,他就文藝的多了——那些打不到你的都使你變得更強大,感謝舉報。

但他有意忽略了城市寶藏中用健康幣買資源投資到地圖中的流程,不是不想做這個宣傳,而是這個事情不著急,根據原世界中的經驗最好是自然演化,而不是拔苗助長。

因此才要推遲交易市場功能的上線,否則¥玩家就可以通過場外交易的方式用¥橫掃市場資源,然後壟斷掉地圖中某片區域內的建設節點。

健康幣是可以換成現金的,但小康系統並不賣健康幣,用現金只能找用戶私下買賣。這就彷彿回到了端游頁游時代,場外交易極為普遍,一點操作難度都沒有。但是這種投資在後面可以達到戴維斯雙擊的效果,只是對企業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交易市場,是接下來要上線的內容之一。城市寶藏中用戶投資節點的時候是可以選擇類型的,其中有些是生產型的,可以產資源,乃至稀缺資源,系統不賣的資源,因此需要交易市場互通有無。

所以現在不但不能宣傳,小康的運營人員還得監控可能出現的異動,盡量避免壟斷,爭取讓用戶們自己進行價值發現,參與的人越多越好。

通過這一番折衝,楚垣夕最後感覺自己還是有點被動,因為時間表再次做出了調整,被動跟隨了市場走向,提前開始強調移動支付。本來他的打算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大張旗鼓的推移動支付的同時默默鋪開社交,這樣支付可能會遭到狙擊,但社交更有價值。移動支付當然也要推,但是重要性遜於社交,完全可以容忍社交先富之後再帶移動支付的後富。

結果微博上懟完人,楚垣夕忽然發現似乎按照現在這個方式進行下去就不得不開始打移動支付的硬仗了。

打硬仗的話,技術準備和資金都還好,但是楚垣夕信心不是那麼足。別看城市寶藏這個調調走起來很順,各方面都搭配的很好,不好的地方可以還調整好。

但是功能再強大,有直接砸錢強大么?大概是沒有吧?

楚垣夕原世界也沒搞過移動支付,尷尬的地方在於他並不知道自己這套方案理論上完美無缺,現實中會不會被用戶澆冷水。這是最忐忑的地方,不像其它戰略,原世界已經做成了,心裡有譜,就算髮現什麼異常,也有足夠的經驗,知道怎麼解決。

而移動支付只能是設計好框架,然後走一步看一步。這也是他把移動支付的重要性壓在社交下面的原因,實際上從價值上來比較,這倆都是非常高的。

所以對於移動支付整個業態,楚垣夕不得不花時間重新梳理。

銀聯雲閃付就是直接砸錢的代表,包括建行也是,砸錢力度極大,便宜全都被用戶擼走了,然而成效幾乎看不到。

換言之,用戶不用微信和支付寶之外的移動支付不是因為討厭,雲閃付那麼有誠意的羊毛沒理由被人討厭,只是不習慣罷了。

從具體的手段上看,無論支付寶還是微信,能夠成為用戶移動支付的常規選項,第一靠普及率,也就是APP用戶多,商家易於接受,第二靠的是讓用戶的移動錢包里有餘額。有餘額,用戶才會想著花,才會想著關聯銀行卡,花了又有,有進有出形成循環,這才養成習慣。

所以傑克才會感慨微信的春節紅包是偷襲珍珠港,如果沒有這場紅包活動,微信就算做了移動支付也沒那麼容易和支付寶進行納什均衡點上的競爭,用戶知道您開發了這個么功能,但是不習慣用它。

換成運營角度來看,則是這一套紅包連招使得微信搶到一段寶貴的時間,去商家端推廣支付碼。

移動支付從來都是用戶端和商家端配合起來才有可能成,如果沒有這麼一段用戶微信錢包里有大量餘額渴望花出去的階段,即使是社交霸主微信做支付,在商家端早就被支付寶所籠罩的情況下也未必鋪的開,商家都是什麼對自己有利就用什麼。

這就是做移動支付鐵索橫江的地方。除非全國範圍內進行史詩級地推,所有商家一家一家啃過去發支付碼,否則必須調動商家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擺上碼,讓他們的掃描槍解碼時跟進自家二維碼下的數據。沒有這種主動性,還是推不開。

而銀聯雲閃付之所以不被用戶習慣,沒有做錢包功能是個巨大的軟肋,或者說沒有為了讓用戶擁有自己的錢包餘額而付出成本。可惜的是只是單純的給用戶讓利是沒有止境的,也根本無法修正用戶的習慣,因為用戶的錢在微信和支付寶的錢包餘額里呢,為啥要用雲閃付,花銀行卡里的錢?

黃團也不想付出這個成本,但是黃團做移動支付就比較討巧,更容易被用戶接受,那就是學花唄做透支。

花唄的透支不是透支信用卡,而是透支自己的移動錢包,形成良好的用戶體驗。黃團領悟了其中的精髓,於是照方抓藥,憑藉自身強大的平台能力和用戶規模,倒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對市場來說這是非常好的事情,否則花唄也不會進化出比如寶唄青年一類的產品,繼續提升用戶體驗,微信看似在移動支付的普及率上與支付寶並駕齊驅,但實際上在產品力上始終遠遠落在支付寶的後面。

但這不是小康敢走的路,楚垣夕慫的很,他知道小康的斤兩。黃團可以給用戶透支是因為黃團幹了那麼多年了積攢下大量寶貴的用戶數據,能夠形成用戶史,在這種基礎上做做風控,風險可控。

小康膽敢東施效顰?立馬被羊毛黨教做人。

這就是底蘊的價值,黃團的底蘊遠遠高於小康,所以能夠採用這種更高效的方式,小康作為新晉玩家必須腳踏實地。

如果楚垣夕傻乎乎的看黃團乾的不錯就抄作業,很快就會明白什麼叫做「選擇大於努力」。做這種決策,是CEO的價值。

其實最近楚垣夕可以給自己點贊的地方還有不少,比如說B輪融資做的堅決且及時,排除了所有阻撓,一天都不等,拋掉了所有不堅決的投資者,用最快的速度把能收的錢收了上來。

之所以要點贊,是因為最近對於創業者來說,時間不是朋友。翻譯成人話就是越來越難從投資者那裡忽悠到錢了。當時可能還有投資人覺得楚垣夕蠢,把融資周期拉長一點點,可能還能再收一點錢。

但到了現在可就不是這樣了,現在小康的中小投資人中有些已經陷入焦慮,特別是B輪才進來的那些。不是小康乾的不好,實際上就市場表現來說好於預期,小康上線的新功中驚喜一個接著一個。然而沒有一個不吃錢的,賬上的錢嘩嘩的往外撒,看得他們心驚肉跳。

這還是楚垣夕克制了撒幣拉新的情況下。

以至於有些投資者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了要是當時楚垣夕催的稍微慢一點,比如說用一個半月的時間走完B輪融資的流程,說不定他們就保守了。

對此,小康上下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同情。

其實楚垣夕看到這種調調反而是後怕的,他很怕拿不到其他投資者這10個億。那10億重要嗎?說不重要的肯定是不理解楚垣夕的心情,他肯定不想進行一輪巴人集團獨投的40億融資。

但是如果當時沒有當機立斷,真有獨投的風險,那樣倒不是臉上不好看,而是對朱魑、聲叔他們不好解釋——另外10億投資起到的是背書的作用,你們看,有這麼多專業的投資者認可小康的估值,跟進10個億,這數目可不少呢,換成別家也就能融這麼多。

這就說明小康確實值這個價,而不是老夫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確定了小康的價格。這種情況下巴人領投30億沒什麼大毛病,不管錢多錢少好歹價錢是合理的。

獨投,雖然楚垣夕無論從情分還是法理上都可以操作,但是不完美,小康的崛起過程不完美。

完美看似是一種精神追求,是楚垣夕在矯情,其實不然,這是為了未來沒毛病。巴人和小康都不應該是一個生命只有幾年的企業,至少得活個三十年,到楚垣夕退休不能出差錯。然而,有多少企業,就是因為在初生期不講究,一些看似合法、可行的操作為未來埋下了隱患,等到十幾二十年後爆發?翻舊賬這種事情只要當事人有一個還活著就不晚。

譬如說國朝著名的罐裝飲料企業某露,作為國民品牌可謂樹大根深,原本是有機會問鼎中原的。但是近年來受制於早年一份品牌使用備忘錄,和汕頭方打起曠日持久的品牌官司,一邊是不斷敗訴伴隨業績下滑,一邊把公司創始人和董事長告上法庭,索賠一個多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