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乘風破浪 第0925章 楚垣夕要開始zhuangbility了(上)

這次aJoy楚垣夕不打算自己登台亮相,出風頭的事情都讓趙傑頂前邊,這樣他能安心的做一些總裁應該做的事情。比如答記者問啦,比如尋么一些有價值的資源啦,以及圍觀一下小姐姐們之類的。

結果小姐姐們沒看到幾個能超過虞美人的,看到了一隻陳炳燁。

濱江一別好久不見,楚垣夕當然得跟陳總聊聊了,特別是最近平頭哥乾的有聲有色的,好IP湧現出不少,關於IP改編的話題自然有的聊。可惜就是平頭哥並不採用全版權運作的模式,作者保留了一些權利在自己手中。在不掌握全版權的情況下,聲叔也沒法向對方發起採購,所以商業上沒太大合作的機會。

但是換個角度,也可以認為平頭哥家的版權開發還有很大的空間,結果聊了一陣記者過來,發現不但楚垣夕在,還逮著了小說網站平頭哥的站長。

這個採訪實際上是從巴人的半年報開始的。雖然雙方都知道記者已經拿到了巴人的收入數據,但是明面上被公開的數據只有奈特碼寶代理《亂世出山》在東亞兩國的半年流水,這是奈特碼寶主動宣傳出去的,其中第二季度的三個月中《亂世出山》在島國一共錄得1.3個億的$,差點追上《智龍迷城》排進前三,略微領先渣易的《荒野行動》。

換言之島國區第四第五都是天朝手游出海。

所以記者同志首先把問題瞄向島國。而且說起渣易就不得不讓人想到《陰陽寮》,巧合的又是島國區,於是第一個問題是:「楚總,我想知道為什麼渣易的島國式大IP《陰陽寮》在島國沒有成功,反而是沒有IP效應的《荒野行動》和《亂世出山》成功了,這三款遊戲的內容都是在國內驗證過比較成功的。是偶然?還是有什麼內在因素呢?」

楚垣夕和陳炳燁對視一眼,看到陳炳燁有糟要吐的樣子,於是說:「陳總你想說什麼?」

「我是想解釋一下什麼是島國式IP。」陳炳燁作為一個IP行業內更專業的從業者,頓時感到zhuangbility的機會來了!

楚垣夕和陳炳燁都是IP行業的從業者,但是側重點非常不一樣。

楚垣夕側重的是運營,怎麼創造一個IP,從什麼角度去創造,成型時大致會吸引到什麼標籤的粉絲,對應哪種運營方式,怎麼分流怎麼洗,以及變現方式採用哪種模式能夠兼顧效率和粉絲粘性,或者乾脆直接收割。

而陳炳燁側重的是內容,考慮的是內容如何才能吸引粉絲特別是閱讀粉絲,因此對內容分類極為敏感,也更有發言權。特別是,平頭哥還是一家主力輸出二次元宅文化的小說網站。

只聽他侃侃而談:「所謂島國式IP,我發現很多人都有誤區。《陰陽寮》,很抱歉,不是島國式IP,至少不是典型的島國式IP,更不用說大IP了,大概相當於《三俠五義》在咱們這邊的IP效應。你說知名度吧?也知道王朝馬漢展昭之類的,但是實際上就一般般。咱們這邊的典型IP是《三國演義》、《西遊記》和金庸。特別是改編遊戲的時候,差距不可以道理計。」

「哦?《陰陽寮》不是典型的島國IP?」這記者做TMT專項的,對遊戲特別是對IP不是特別專業,但是對採訪很專業,頓時感到這是乾貨。新聞最喜歡乾貨,乾貨最吸讀者。「那請教陳總什麼樣的IP是典型的島國IP?《龍珠》、《火影》和《海賊》嗎?」

「你看看島國流水排行前三的都是什麼遊戲吧,《怪物彈珠》、《命運指冠》、《智龍迷城》,它們怎麼歸類?」

陳炳燁頓了頓,直接公布答案:「西方奇幻類,《勇者斗惡龍》、《精靈寶可夢》、《塞爾達傳說》、《最終幻想》,這些才是典型的島國大IP。你別怪島國人崇拜西方,人家從小就看這些長大的。所以《陰陽寮》和《荒野行動》、《亂世出山》在島國實際沒什麼區別。」

楚垣夕補充:「也就是說分析《陰陽寮》為什麼不火,單純的分析玩法是否適合島國玩家就行了,還有就是運營給力不給力,本地化做的好不好。」

記者:「說到運營和本地化,好像《亡者農藥》也去島國了,改名叫做《傳說英雄》,似乎也沒火起來?」

「那個不用說了,不可能火的。跟運營和本地化沒關係,跟IP也沒關係,島國人就不玩電競,特別是團隊型電競。」楚垣夕十分篤定的說,也不怕得罪人,「不過也不能怪大企鵝,這麼鐵的頭不撞一下念頭不通達。」

「吃雞不也是電競嗎?也能組隊啊。」記者顯然在遊戲領域做了不少的功課,可惜似是而非理解十分膚淺。

這個問題楚垣夕就能解答:「吃雞不一樣。玩農藥最討厭的是什麼?咱不說掛機之類反人類的,最討厭的是隊友小學生,順風浪逆風投,拚命送人頭搶野怪,對吧?但是吃雞的時候無所謂,隊友白痴就白痴了,沒太大影響。所以吃雞的團隊電競跟農藥不是一碼事。島國人玩吃雞就是一種射擊類遊戲而已。」

陳炳燁又有話想說,但這回楚垣夕擺下壓手勢不叫他說了。楚垣夕猜他估計想說文化氛圍團隊責任感之類的,這個觀點不方便上新聞。

下壓之後楚垣夕自己補充:「吃雞為什麼能在國內亡者如日中天的時候崛起?因為挫敗感低啊,隨時死了重新開始又是美好的一局,這個更適合島國玩家。真正對島國玩家友好的電競是《噴射戰士》這種,手殘玩家打不中敵人但是可以助攻隊友,這才叫『本地化』。你光改個遊戲名那不叫本地化,你就算把裡邊英雄都改了也沒有用的,遊戲本地化得了解目標用戶的特徵。」

記者:「所以《亂世出山》的本地化做的肯定非常好了?楚總有沒有什麼見教?」

「啊,這個完全是奈特碼寶的功勞,我們完全不懂。能夠把一款純國風的手游做到這個地步,每月4000多萬$的流水而且還在緩慢提升,完全是合作夥伴的專業性所致。要說我有什麼見教就是選中一個對的合作夥伴非常重要,專業的事情就交給專業的人,不要總覺得我上我也行。島國有5000萬玩家,每年遊戲流水200億$,你得充分尊重這個市場。」

本來在採訪稿里島國部分算是前戲,到這應該就差不多了,但是陳炳燁在場,因此記者話題一轉就轉到IP改編上了。

巴人集團和平頭哥雖然運營模式和經營範圍完全不一樣,但是都是IP相關的產業,所以他追加的問題是:「正好陳總也在,我想知道兩位大佬對時下小說漫畫等等泛娛樂IP的改編價值是怎麼看的。」

看楚垣夕露出疑惑的神情,記者趕忙補充:「巴人集團雖然沒有改編別人的IP,但是給我感覺神似……」

「改了改了,我還以為外部已經知道了哈哈。」楚垣夕化身假笑男孩,「實際上我們之前也進行了一段時間的IP採購,目前囤積了待開發的IP有那麼五個吧,買下來的應該是五個,在談的不知道。不過接下來的兩個重點開發的新IP還是我們集團內部自主創造的。」

「對於IP改編,我覺得主要還是問楚總,我們其實是上下游的關係,我只是IP的生產者,基本上不向下游蔓延。」陳炳燁說著揉揉額頭,感覺非常頭疼。主要是巴人前段時間分別以一百萬到兩百萬的價格採購IP,不但沒他什麼事不說,而且馬略還經常向他求助,托他幫著推薦一些市場上合適的IP。

這叫什麼事啊!一來二去的有時候感覺沒賺到就是虧,有時候又感覺巴人在打劫,自己的權利不賣反而是個好事情。

這段時間隨著IP熱的退潮,交易市場日漸冷清,大IP的交易幾乎絕跡,因此巴人的出價盡顯奸商本色。但是像巴人這種拍錢比較痛快的在今天已經很稀罕了,就算出價比較低,仍然有人趨之若鶩。

總之巴人這輪採購不知道是抄了市場的底呢還是買在半山腰上了,反正陳炳燁說是不向下游蔓延,可是平台上IP囤積過多肯定也需要做出一番動作。這也是他跑到魔都的原因之一,這是個玩家的盛會,何嘗不是泛娛樂公司的盛會呢?

只聽楚垣夕說:「關於小說和漫畫的改編價值,我這麼說吧。如果你的目的性明確,你的打法的邏輯是對的,投資回報率ROI能夠算清楚是正向循環,那就和遊戲公司投廣告買量一樣,每下載回報大於每下載費用,就可以大膽的買。

現在是最壞的時候也是最好的時候。說壞,IP買方賠錢的比例很大,賺錢乃至賺大錢的是少數;說好,IP價格低啊。以小說為例,很多三四百萬字,創作兩三年的小說,有一定知名度,內容有可圈可點的地方,同時適合幾個開發方向,全版權一百萬就可以拿下。這對風控來說簡直太好了。

你知道IP改編最大的癥結是什麼?我們作為改編方不是不想給IP創作者和運營者錢,賺大錢之後給給給,但是不能一開始就給。一開始肯定要控制風險,要有止損線,IP採購費用在項目研發支出里不宜佔比過高。

不怕陳總笑話我摳門,之前我也接觸過一些版權方,那個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