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乘風破浪 第0911章 古裝大劇們

楚垣夕對這部劇的情緒是複雜的,因為張振原本也是他曾經中意的《亂世出山》男主人選之一。

結果《晨曦緣》的劇組似乎得罪了造型師,以至於剛一上映,鋪天蓋地的嘲諷就噴出來了,這對大齡男女主演被一致吐糟為中老年人談戀愛,一點少男少女的感覺都沒有,受眾偏差簡直太離譜了!

楚垣夕分外受不了這個評價,因為他自己也只比女主小半歲啊!怎麼能說是中老年人談戀愛呢?但是看看某瓣上的評分和打分人數,明顯是他打眼了。

因為自己的劇,以及今年嚴峻的古裝劇製作形式,幾乎所有近期上映的古裝劇都被巴人集團分外關心,有什麼想法幾乎都會隨時匯總到聲叔那邊,然後反饋給劇組,實現無縫溝通。

所以無論椒圖還是陸羽,紛紛開啟追劇模式,反而是楚垣夕自己實在是沒什麼空閑看電視。聽椒圖這麼一說,楚垣夕心說難道並不是自己打眼?

只聽椒圖說:「張振嘛,顏值確實是往雪村那走,但是這沒辦法啊,男演員年過四十雪村都是歸宿,這是客觀規律。人家演技並沒崩,對吧?」

「老公你別捧了,演的多生硬啊?」一直做背景板的周敏溪終於忍不住開口了,「這個劇的男主,如果演技都能稱得上不錯,那你們國家對明星的容忍度未免也太高了。」

楚垣夕心說擦了個擦的這話沒法接啊?我們國家對明星的容忍度確實是非常高,你說的一點錯都沒有,但是並不是張振這個case所表現出來的高……

椒圖聽了赧然一笑,「我之所以說《晨曦緣》後面口碑也能逆襲,就是因為這個劇的男女主全都是電影咖,一開始演小熒幕肯定是不適應。但是這倆真的是能力超強的,我賭他們拍著拍著自己就能找到感覺把狀態調整過來。這是影星和普通演員不一樣的地方。」

周敏溪明顯是不太了解情況,也不太心服,但是更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公然跟男朋友唱對台,因此轉移話題:「獅虎,跟《陳情賦》一起上線的還有一個《西京十二時辰》你看了沒有?」

「看了啊,我其它都是隨便看看,重點就是看這個劇,口碑還不錯但是沒什麼感覺。」楚垣夕說著就想起來當初張咚咚對這個劇作的評價——流量模式3.0。

他自己的感覺是什麼什麼都很好,製作者超級講究,就是感覺挺無聊的,看著看著就不愛看了。可能是因為沒看過原著?

要說良心,這劇是絕對的良心,甚至於給國產古裝劇立了新標準,以極高的還原度展現出唐朝煙火,即使和米劇里的精品做對比,從外觀上看也就不過如此而已,可以見到一些工業化的製作特徵。

站在巴人的立場上,作為國產古裝劇應該吹,作為限古令下這個特殊時期的古裝大劇應該吹爆。特別是因為這部劇還牽扯到宗教和民族,更是應該往死里吹——看,這哥倆根本不是砍頭的罪名!

所以巴人必須要當一回自來水,實際上今年的古裝大劇上線推廣全靠自媒體,別的渠道都不太敢宣發,以至於連《十二時辰》這種,都近乎於裸播。這種嚴峻的形式時刻刺激著張咚咚和巴人集團的高管們,不知道等《亂世出山》上線的時候是怎麼個情況。

因此楚垣夕甚至給陸羽下達了額外的任務,像《十二時辰》這種歷史類題材的古裝劇,跟《亂世出山》可以說是處於大類下的同一個子類里了,必須把它吹爆。要把這個任務當成是到時候吹《亂世出山》的演習來看待,要充分抓住每一個話題每一個機會,不可以白白錯過練兵的時機,特別是面對差評要鍛煉洗地的能力,這方面一路順風順水的巴人是空白。

結果觀察了好幾集,楚垣夕自己反正是被塞了好多美圖,發朋友圈倍兒有面子那種,但是不知道該怎麼吹?

你說劇情吧,真是挺簡單的,根本就不是某些無良自媒體所說的「燒腦劇」,某些情節邏輯上甚至不自洽,像是網路小說每天掉頭髮更新出來的感覺。這就導致中學生的理解水平足以理解劇中「燒腦」的地方,但是對於某些角色為什麼做某些事情的動機反而理解不能。

你說導演講故事的手法吧,一個好的導演是可以把情節的鍋補上的,但這個劇分明加大了破口。多線的敘事邏輯掌握的也不咋地,一丁點小事導演也要事無巨細的「忠實於原著」,導致多線敘事多線碎片化,也就加深了邏輯上的不完整的感覺,

問題是不走多線也不行,單線的話這內容就十二個時辰,24小時的劇怎麼播48集呢?所以多線又必須多線,非常考導演。

楚垣夕自己理解不了這麼細,看完聲叔給的劇評發現確實是這麼個感覺,所以才沒有追看的動力。但是劇情和導演水平才是最該吹的東西,這兩點加在一起就是一部劇的「內容」本身。至於服化道和場景那不叫內容,那是肯花錢就能提高的,只看有沒有這份心。

內容,是智慧和經驗的表達,不是資本力量的表達,靠砸錢就能填平的都不是內容,而是資本指揮棒的指向。過去,它指向流量明星,按張咚咚說的現在是3.0模式,改為指向精緻有良心的製作上了。

不知道該怎麼吹就吹服化道和場景准沒錯,問題是別的自媒體也在吹這些,吹不出新意,而且光吹這些也沒法吹爆。楚垣夕自己提供不了思路,這個難點同樣也考驗陸羽考驗了好幾天。楚垣夕只負責發號施令,他要出活兒的。

然後網上突然出現很多妖風,拚命攻擊《十二時辰》只有服化道和場景好,其它的都不如人意。

楚垣夕心說這些人是失心瘋了吧?《十二時辰》頂多就是沒那麼盡善盡美,這麼多年流量鮮肉肆虐的粗製濫造劇和無腦劇情滑稽劇本都沒有引起他們的恐懼,帶有工業化製作屬性的國產劇里程碑反而讓他們恐懼了?

這一瞬間他就想到了年初的小破球被圍攻的場景,要說內容和模式,小破球和《十二時辰》還真是有些神似,那麼到底是誰在鼓吹這種妖風似乎已經呼之欲出了,資本竟然因為流量模式的被碾壓而恐懼到這種地步?

「反擊!必須給我反擊!陸羽你得把這個劇當成自己家的來反擊,明白了嗎?」

楚垣夕的這個死命令讓陸羽掉了不少頭髮,但最終,巴人信息的掌鏡同事找到了吹爆的角度——《十二時辰》的鏡頭語言牛逼!

這個牛逼不只是《琅琊榜》中近乎病態的螺旋線選點法,而是對長鏡頭痴迷的運用,近乎於炫技。

於是陸羽的文章出爐之後直接把楚垣夕看懵逼了,還能這麼吹?

「創作團隊的用心程度觀眾可以從每一幀中自然感受到。有些團隊認為笨工夫不值得花心思,潦草的敷衍一下觀眾也不會注意到,這種投機取巧的方式才催生出了各種摳圖大劇,才催生出了男女主整部劇都不同框的奇景。

這種粗製濫造是觀眾可以直接感受到並且描述出來的,但還有很多種,敷衍的不是這麼明顯,因此能感覺到但說不出來。比如說『下飯劇』這個稱謂是怎麼來的?是觀眾不需要看,低頭吃飯的時候只需要當成廣播劇來聽,也不會影響到對劇情的理解。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攝製上的敷衍,比如拍對白,就是正反兩個機位來回切,最後來個同框的雙人照,和PPT沒什麼本質區別。屏幕中除了演員的面部表情之外所有畫面都是附庸,毫無信息量。

但《西京十二時辰》里比比皆是貫穿整個場景的長鏡頭,通過驚艷的鏡頭能夠充分體會到創作團隊要表現的內容,長鏡頭的沉浸感營造出的信息優勢可以很輕易的讓觀眾帶入到場景的空間中,帶入到盛唐氣象里。這才是這部劇對內容的追求,對觀劇體驗的提升。」

牛逼呀!楚垣夕心說這不愧是我們巴人產出的稿子,充滿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的解體思路,從用戶體驗出發倒過來吹!而且攝製手法也不應該用金錢來衡量,確實是內容,是智慧和經驗的體現,充分說明自己對內容的理解還有些狹隘,完美!

實際上,還有一部古裝大劇近期上線,那就是宣傳的如火如荼但是突擊撤檔的《九州縹緲錄》,只不過是以閃現的姿勢重新上線,無宣傳無預熱無徵兆,突然之間就上了,但是效果不是一般的慘。

這慘狀讓楚垣夕心有戚戚焉,頗有兔死狐悲的感覺,因為這部劇和《十二時辰》當初是他認為可以和《亂世出山》對標的勁敵。

無論如何這部「超級劇集」也不應該是這樣的,雖然它劇情混亂,CP亂搭,男女二各自搶戲,甚至謠傳爛尾,但是這個製作功底和投入在那擺著呢,製作水準實際上並不弱於《十二時辰》,五個億的投資大多花在攝製上,怎麼可能糊成這樣啊?楚垣夕以為怎麼也能保持個及格水準以上。

這讓他有些茫然了。要知道前面聊的那些劇,只是口碑的問題,無論逆襲還是高亮,人家熱度杠杠的。但《九州》是熱度涼,正片的熱度跟第一次撤檔之前他們出的宣傳片花熱度差不離,這誰頂的住啊?

《亂世出山》要是整成這樣,那優土和泰山台兩個重要合作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