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乘風破浪 第0854章 大偵探的野望

楚垣夕很迷:「啊?為什麼?怎麼會這樣?是這些天勞動強度過大讓你受不了了?」

「才不是!我是覺得沒必要一定要用小康便利店的模式去戰鬥。格拉比開始外賣業務也不過就是一年都不到的時間,我直接用外賣模式去東南亞創業,不見得會輸!」

伊麗莎白說著,看楚垣夕想反駁,不給他開口的時間,馬上急迫的說:「你聽我說,楚,我是這麼考慮的。首先是,格拉比的外賣做的好嗎?以我的消息來源,似乎一般般,至少和天朝相比很一般,滲透率和活躍增長都沒讓我吃驚。

第二,天朝的外賣行業已經持續戰鬥了很多年,模式成熟,人才特別豐富,成功的和失敗的經驗都很多。甚至連APP、代碼都是現成的,開發者隨便招都能招到,這是東南亞無法比擬的優勢,就連格拉比都到帝都來建研發中心招募攻城獅。」

袁苜這時加入話題:「你先等一下大偵探,你是怎麼對天朝外賣這麼了解的?你當初不是來調查共享出行的嗎?」

「啊?我入境這麼長時間了,90%都在點外賣,然後就產生了一些想法。我最想的是回到米國做外賣,甚至在楚把我拉進公司之前,我還跟隨外賣騎手跑了幾圈。不誇張的說,現在我對你們外賣的運營和管理流程已經比較清楚了,確實比米國那邊領先一個時代。」

說話時,楚垣夕一直面色古怪的盯著她,甚至於古怪的有點太刻意了,刻意到伊麗莎白把大白眼一翻,「我知道我知道,我只是想想而已。沒有一次成功的創業經歷,別說用戶了,投資人也不會相信我。」

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省心。

對米國的外賣產業,楚垣夕只是略微知道一點,而且還是2016年的情況居多,外賣騎手不計件,而是採用時薪制,薪資非常低,不過客戶普遍有給小費的習慣,稍微能夠找補一點。所以他也挺好奇的,「米國,送餐還是那麼慢嗎?」

「別提了!」伊麗莎白一臉嫌棄,「你們這邊基本上15分鐘到20分鐘,我們那邊一個小時已經不算慢了。你們這邊騎手是『專送』和『眾包』兩種形式,都是後台系統調撥訂單直接派給騎手或者搶單,我們那邊大部分都是訂單給到商家,然後商家自己派單,簡直不能再LOW了。我把你們這邊的先進經驗和系統引入,保證打爆他們。」

「要麼說你得在小康進修一段時間呢,你這是典型的沒做過互聯網啊。」楚垣夕開啟嘲諷,「世界上就你聰明別人都是傻子?照你這麼說,天朝這麼多干外賣的,隨便去個人到米國,找個當地人合作,都能吊打米國同行了?一點互聯網的思維習慣都沒有。

互聯網,是一個互相學習速度最快的環境,只要出現先進的東西,而且沒有壁壘,馬上就會被人學走。模式創新只能領先非常短的時間,不會超過半年,這個時間窗口裡,創業者必須構建起壁壘,要麼是資金壁壘,要麼是數據壁壘,要麼是品牌壁壘,要麼是……總之,米國的情況說明米國那邊就沒法推動我們這邊的模式。不過,我也產生了一點新的想法。」

袁苜心裡咯噔一下,自從被老哥訓過了之後,她已經不敢輕易質疑楚垣夕了,而是仔細思考楚垣夕的套路以求能夠跟上節奏。不過越是如此,越有一種祈求楚垣夕別再出幺蛾子了的想法,最好能夠按部就班。即便是循規蹈矩也是按照楚垣夕自己的規和矩,按照他的里程碑表就已經很超前了,而他每出一個新的幺蛾子,都代表著一筆額外的費用,做CFO的心臟太小吃不消啊!

這份心理上的壓力,不坐在小康CFO的崗位上是體會不到的,那真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不過轉念一想,楚垣夕的幺蛾子要是出在外賣上可能還好一點點。說到外賣,她這個做投行的還是略懂一二的,畢竟這是熱門風口,全民生意,即使米國那邊也略有耳聞。

米國2018年的外賣市場是170億$,而且仍然飛速增長中,這是個一眼可見的大市場,而且進入門檻不高,最近出現的黑馬是幾個華裔搞起來的DoorDash,拿了軟銀5億$的投資,學美團學的比較像,因此快速侵蝕著這個市場,也難怪伊麗莎白動心。

比較有趣的是DoorDash新晉崛起沒有數據能力,因此向Uber請求數據服務,用來精確測算外賣抵達時間。同時Uber自己也搞外賣,子公司叫UberEats,原本是米國外賣三強之一,靠著對低價訂單的補貼降低起送門檻拿到一定的市場份額,但似乎對數據的利用不夠深,現在業務規模已經被DoorDash快速趕超了。

這就是米國外賣的現狀,和天朝相比確實比較LOW。市場老大Grubhub一直把訂單實時追蹤作為賣點進行宣傳,其實就是一點可憐的數據和地圖能力,在天朝是特么標配,誰做外賣沒這個會被用戶噴死。

可以說天朝的外賣是建立在用戶極大話語權上的,平台必須快速匹配用戶需求,否則就會被快打旋風一樣的對手打死,而米國外賣簡直小學生,連商家都打不通,地面能力幾乎為零。

所以,袁苜越想越迷,一會覺得伊麗莎白想回米國做外賣是有道理的,一會又覺得楚垣夕的推論應該是對的,於是她完全忘記了楚垣夕和伊麗莎白討論的,是要不要去東南亞做外賣?

終於,楚垣夕把話題拉了回來:「我的想法是,米國你暫時不可能去,去南洋也不要做外賣,做外賣你會發現還有一個強勁的對手叫行走傑克。行走傑克現在也走出印尼了,進入泰國、李家坡和越南等地,三個主業打車、移動支付和外賣。

他們背後可是美團、狗東和大企鵝,在外賣領域要經驗有經驗要技術有技術,外賣業務肯定會成為格拉比的勁敵,甚至於更強。格拉比無非就是承接Uber的外賣資源而已,我和你一樣,並不看好格拉比的外賣,但你可能忽略了行走傑克的力量。你現在去做外賣,我給你再多的錢你都是行業老三,對吧?行業老三在老大和老二戰鬥的時候是什麼命運你知道嗎?」

大象打架!茶室中的兩個女人不約而同的想到了這個最經典的商業場景,特別是袁苜,國內老大老二打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決戰之後誰都奈何不了誰,然後老三悄無聲息的滅亡,這種事情簡直不要太多。為什麼?因為老大老二都拿出幾億乃至幾十億來打,這錢打到哪去了?形成濺射傷害,無差別的對其它友商進行輸出。

一時間兩人都沒說話,只聽楚垣夕慢悠悠的說:「但是看著南洋的外賣市場這麼肥美,咱們如果條件合適為什麼不插一手呢?所以,你還是按照原計畫實習,等到出發的時候,你的業務可以稍微變通一下。」

「怎麼變通?」

「做即時配送服務,成為格拉比和行走傑克的朋友,你們覺得怎麼樣?他們挖礦咱們給他們賣水……以及,挖,他,們,的,山,根!」

「即時配送服務?」袁苜和伊麗莎白異口同聲,而且都是問句,一時間沒反應過來楚垣夕的glish到底說的啥。

「你是說,像閃送那樣?」

袁苜換回漢語確認,結果換來楚垣夕搖頭:「閃送的規模太小了,而且C2C的業務太零散。我給大偵探設計的方案就是,去了之後先開店,以便利店為據點,猛招騎手,通過對騎手的優質服務,把騎手資源抓住,然後——」

楚垣夕說著比划了一個手刀,大上段斜下一切,「在他們進行外賣大戰的時候,大偵探在後邊偷偷變身為騎手的資源頭部,你們覺得會發生什麼呢?南洋的本地生活業務,不可能像米國那樣滯澀,因為人口密度非常大。但同樣也不太可能像天朝這麼發達流暢,因為擁擠雜亂並且不安全。」

這時伊麗莎白的眼睛變得極為聚焦:「等一下,我突然想到,外賣是必須處理商家、用戶和騎手三者之間的關係,按照天朝的體制,不但要有系統控制,中間還必須有渠道運營商的介入,有站長調單,總之是個超複雜的體系。但是做即時配送服務似乎沒有這麼複雜?」

「雖然人多了之後必定複雜,但是你說的對,相當於把米國外賣中的商家派單業務單獨截出來。這個業務的要領就在於快,快速形成規模,否則無論格拉比還是傑克都不會跟你談的,只有你大到讓他們無法忽視,他們才會把你當成合作夥伴,所以小康便利店是根基,是必經之路。

你不做外賣,但是等你規模大到一定程度之後,已經相當於打通了商家,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外賣,就像美團+點評一樣。美團為什麼可以反超餓了么?因為點評就是它的壁壘,打通商家方面點評實在太牛逼了,逼得阿里不得不著急忙慌推出一個口碑來抗衡,然後做成一團亂麻。」

「對哦,做外賣的關鍵是打通商家。」伊麗莎白早就思考過好多遍了,而且是對比米國來思考。米國外賣業務跟天朝一比整體上就是個弟弟,為什麼呢?

因為,以米國目前外賣界龍頭老大Grubhub為例,到現在也才打通了不到6萬個商家,佔全米國餐飲商家數量不到10%,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