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舉覆滅四方蠻夷後,六合之內,四海八荒,無不是天朝疆土。
諸夏天朝成為了天下真正的主宰,人間氣運盡數歸於一身。
作為一手締造了天朝的萬世基業的天子帝暮,帝子啟二人,一下子得到了天下所有人的推崇,其威望一舉蓋過了天朝史上歷代天子。
更有甚者,將帝暮、帝子啟父子二人拔高到上古天帝的層次,聲稱從某種程度而言,帝暮、帝子啟二人做到了天帝當年都沒能做到的事——一統四海八荒,天下歸一!
許是天下各方諸侯追隨帝暮攻打四方蠻夷,一個個都拿到了切實的好處,一個個吃的滿嘴流油,故而對於英明的天子帝暮,各方諸侯自然不會吝嗇讚譽與美名。
眾人追捧、誇讚之下,帝暮、帝子啟二人的評價越來越高,評價突破了天際。
很快,在不少阿諛奉承之輩的諸侯口中,帝暮、帝子啟二人的功勞再一次拔高,什麼功過三皇,德過五帝的讚譽不要錢似的,如雪花般飄向天下。
一時間,帝暮、帝子啟二人頭上彷彿散發著神聖光環,讚譽之聲不絕於耳,天下無人出其左右。
順帶著低調的姚雲有一次被拉出來「鞭屍」了。
人們提起帝子啟,總會將姚雲拿出來比較一番,在此之前,姚雲在天下各方的聲望隱隱壓過帝子啟一頭。
可是眼下,帝子啟的風頭一舉蓋過了姚雲。
在「政治正確」之下,天下輿論總是不知不覺貶低姚雲過往的功績與能力,將姚雲描述成野心勃勃的「竊國之賊」。
在四方蠻夷古國覆滅後,姚雲與熙國彷彿成了天下諸侯最忌憚的敵人,萬夫所指,各方忌憚。
「鎮南公哪能和帝子啟相提並論,他之前雖然多有功績,不過都是小打小鬧,比起帝子率領諸夏大軍東征西討,征服四海八荒,簡直不值一提。」
「鎮南公最為值得稱道的不過是治國之才,熙國大治,也不過是造福一方,比起帝子啟胸懷天下的格局差了不止一點半點。」
「此言有理,老朽本來更加看好鎮南公,不過今日看來,老朽眼拙了,鎮南公野心勃勃,恐怕挑不起天下這個擔子。」
「是極,是極。」
……
外界輿論波濤洶湧,身處漩渦之中的姚雲卻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門心思都只放在陰間地下,為陰曹地府開拓基業而搏殺奮鬥。
即便忙裡偷閒返回人間熙都,從孫沐月、二長老巫通口中得之外界對他的評價乃至貶低,姚雲都是一笑置之。
不僅他自己沒有理會,而且還嚴令熙國不得理會,安心發展。
一轉身,姚雲又一頭鑽入鬼門,踏上了征服陰間的偉大征程之中。
時間過得飛快,一年一晃而過。
……
也就是在這一年,諸夏天朝發生了千年、萬年唯有的大變化。
如果說之前諸夏天朝的主要矛盾是四方蠻夷,那麼眼下,各方勢力的矛盾便轉嫁到了權柄與土地上。
四方莽荒古國覆滅後一下子多出了無數土地,不過四荒天地再如何廣大,也填不了人內心的慾望。
天朝各大中土帝族,各方諸侯誰也不願意吃虧,誰都想要為自家謀求更大更富饒的土地。
為了爭奪利益,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爭鋒。
甚至於熙國在南荒海濱的幾百里疆土也被一眾膽大包天的諸侯瓜分了。
姚雲起初聽聞此事,那叫一個詫異,心中為中土帝族的膽大包天而震驚。「不知死活的東西!愚不可及!」
姚雲也沒有制止,只是冷笑一聲,由之任之。
各方諸侯針對打壓熙國,是為了謀求天子之位,為了奪得天下至高權柄,只有把姚雲打倒,其他人才有登頂天子之位的機會。
為此各方諸侯們將熙國當成最大的假想敵,處處針對、處處打壓、處處排擠,不過熙國始終貫徹低調隱忍方針,各方諸侯再如何忌憚熙國也無從下口。
熙歷三十五年,覆滅四方蠻夷古國已經過去了整整兩年,在這兩年中,各方諸侯為了爭奪地盤爆發了一場場爭鬥。
兵戎相見,大軍對壘的情況屢見不鮮。
令人詫異的是,天子帝暮宣布閉關,對此事視而不見,任由中土帝族、各方諸侯撕~逼爭鬥,隱隱間還透露出鼓勵佼佼者脫穎而出的意思。
於是乎,整個諸夏天朝開啟了千國爭霸的序幕。
各地諸侯為了地盤、寶物、聲望、人口乃至虛無縹緲的天子之位互相征伐,在這過程中,不斷出現小封君被兼并,大諸侯壯大自己的力量,然後一個個像孔雀開屏一般,爭先恐後展示自己,為登上天子之位而各展神通。
一時間,諸夏天朝上演了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自然法則,各地封國兼并屢見不鮮,群雄並起,英雄輩出。
當然,「群雄並起、英雄輩出」只是各方諸侯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事實上,在天子帝暮、帝子啟眼中就是狗咬狗一嘴毛。
帝暮躲在雲師帝苑中看好戲,帝子啟則在潛心修鍊,以求早日渡劫成神。
只要渡劫成神,祖龍之氣覺醒,與伴生五爪金龍融為一體,真正執掌天命,到時候大事可成。
又是兩年匆匆過去,熙歷三十六年夏,帝苑中閉關多年的帝子啟終於一舉突破,渡劫成神,執掌了人間天命。
當日,帝子啟破關而出,天下諸侯紛紛相迎。
這些年來,天子帝暮閉關修行,不過問世事,各方諸侯互相征伐,兼并不斷。
這對強大的帝族神裔、一方諸侯來說自然是百年難遇的大機緣,可以肆無忌憚地擴張勢力,兼并他國。
可是對於大多數帝族、諸侯國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故而,帝子啟一出關,無數小諸侯紛紛拋跑去帝都訴苦,哭訴某些諸侯霸主的種種惡行。
對此,帝子啟高度重視,對弱小諸侯的悲慘遭遇深表「同情」,當下表示願意率領諸夏天朝直屬大軍討伐「罪行累累」的諸侯霸主,為一眾小諸侯討一個公道。
帝子啟彷彿「正道的光」降臨在各方小諸侯頭頂,順理成章得到了無數小諸侯的擁護,出師有名。
不出半年,帝子啟率領的正義之師敗盡各方諸侯霸主,打得天下諸侯盡失音。
一時間,帝子啟風頭無兩,聲勢如日中天。
不知什麼時候起,朝野上下開始鼓動造勢,推舉偉大的帝子啟為下一代諸夏天子,執掌乾坤。
也就在這時,天下各方諸侯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
他們所有人都上當了!
這些年,帝子啟借著為小諸侯出頭為由,討伐各大欺壓一方的諸侯霸主,在這過程中,帝子啟不斷扶持親信,發展勢力。
如今,整個天朝中央的力量空前強大,地方諸侯因為連年征戰與無休止的內鬥,已然達到了千百年來最虛弱的時刻。
再往上細細一推,聯想到天子帝暮閉關,任由各方諸侯內鬥……
細思極恐……
時至今日,天下各方諸侯這才後知後覺地恍然大悟——帝子啟才是那個野心勃勃的竊國之賊。
再看他帝子啟,乘九龍之攆,持天子之劍,代帝暮行天子之權……
一時間,帝子啟之心,路人皆知。
天下諸侯無不腸子悔青,紛紛留下了後悔的眼淚。
許是帝子啟的野心讓天朝各方諸侯的矛盾轉移了,這時候,天下諸侯不約而同想到了姚雲,想起了那個往日被他們「錯殺」的熙國。
「對,去找鎮南公,眼下唯有他能匡扶天下,孤願擁戴鎮南公為下一代天子!」
「天子之位事關國本,哪有父傳子的道理,家天下豈不是成了私天下,寡人願同往。」
「孤也同意請鎮南公出山,推舉他為天下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