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陸軍裝備的眾多火炮里,別看一百五十毫米,一百二十毫米的火炮種類不少,也挺嚇唬人的。
但實際上這些大口徑火炮的數量並不多。
大唐陸軍裝備最多的火炮,其實還是兩款七十五毫米的火炮,至於其他的火炮,看似型號多,也挺重要的,但是很多都是只有幾十門百來門的裝備數量而已。
和七十五毫米口徑的兩款火炮動不動就是上千門的採購量比起來差得遠。
從大唐陸軍的炮兵建設,也可以看的出來現階段的大唐陸軍的建軍思路。
那就是在本土部署的部隊,囤積重型武器,反正本土布防的部隊也不打仗,縱然裝備大量的重型武器,但實際上除了訓練外,根本排不上用場,因此後續的使用成本其實並不高。
所以本土部署的部隊的武器,以高大上為主。
但是海外部署,以及在中亞東歐地區部署的部隊,則是以實用性為主,極度注重性價比。
要不然,陸軍也不會一口氣把海外部署的部隊遠程支援火炮了,全都裝備一百二十毫米榴彈炮了。
反正這玩意也不差,不管是射程還是威力都不錯,這加大產量後採購價格也能更便宜,關鍵的是炮彈的產量大了,炮彈的採購價格也更便宜。
除了整頓炮兵部隊,簡化後勤外,陸軍在宣平四十一年開始後,也是掀起了再一次的勒緊褲帶囤積彈藥,為了數年後有可能展開的西征準備。
陸軍這麼乾的時候,海軍則是繼續優哉游哉的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海軍沒陸軍那麼大的野心以及壓力,大唐海軍在全球無敵,除了最近搞出來的前沿戰略外,也沒啥事可忙。
最近幾年,海軍乾的最多的事就是打擊海盜了!
可是這海盜打著打著也慢慢打完了,剩下的少數海盜,那也是專門針對歐洲帆船下手的海盜,大唐懶得打。
畢竟,大唐也不願意看見那些歐洲人還繼續搞什麼海上貿易。
你們歐洲人和韃靼人打仗就行了,你要啥貨物我大唐有商船直接給你送上門來,你們自己完全不用出海,畢竟現在海盜那麼多,小心一出海就被搶了……
所以最近幾年,大唐海軍越來越顯得蛋疼了,海軍內部甚至都是好幾次主動暫緩了耗資龐大的戰列艦、裝甲巡洋艦建造計畫。
原本計畫的龐大戰列艦隊以及裝甲巡洋艦艦隊,都已經是被巡洋艦、護衛艦隊所取代了。
但是現在,這巡洋艦和護衛艦也是太多了,各種新型巡洋艦護衛艦加起來都超過八十多艘了,再加上還有幾十艘比較老舊的巡洋艦、護衛艦,如今大唐海軍現役的巡洋艦和護衛艦總數就超過一百二十艘。
如此龐大的數量導致海軍內部都是不願意繼續擴軍了,甚至還想要削減部分巡洋艦和護衛艦的規模。
因此海軍提出了新建造的巡洋艦和護衛艦應當更加註重航程、適航性以及舒適性、自持能力,以便讓戰艦能夠擁有更長的持續巡洋時間,覆蓋更廣的海域,已達到縮減遠洋艦隊規模過於龐大的情況。
至於防護、火力以及航速這些,也不能說沒有,但是只要保持在一定程度上即可。
這是海軍內部的以海制陸的戰略所導致。
自從海軍內部決定以海制陸,搞前沿戰略後,海軍提出來了一系列的造艦方案。
其中的核心造艦方案就是一款新型護衛艦。
對這款護衛艦的要求,海軍內部的要求是該艦需要擁有較好的適航性,要求大航程,較好的生活居住空間,以便全球長時間部署。
要求擁有一定的火力,但是這個火力,並不是說口徑或者是射程,射程之類之類的,而是要求彈藥儲備量。
因為隨便拉出一款艦炮來,其射速以及射程都不俗,都能滿足海軍現在的戰略需求,加上土著火力羸弱,也不需要海軍的遠洋戰艦具備多密集的彈藥投送能力。
但是海軍卻是要求這種新型護衛艦能夠持續的長時間執行戰備任務,並執行對帝國陸地設施進行炮擊,這就要求該新型戰艦攜帶大量的彈藥。
同樣的還要求攜帶更多的煤炭,淡水,食物等。
這些都是為了增加戰艦的長時間作戰能力。
海軍的要求是哪怕是只有一艘這樣的新型護衛艦,也足以封鎖前沿海域,並對敵軍的港口、炮台等目標進行打擊。
最後,海軍艦政部設計出來的桂林級護衛艦說實話,就有些不倫不類的,排水量達到了兩千五百噸,這個噸位放在以前的話,那就是巡洋艦的標準了。
但是配屬的艦炮卻是只有區區前後各一門一百二十毫米的主炮,左右各一門七十五毫米副炮,一共也才四門火炮而已,整體火力竟然比一千二百噸的三河級護衛艦還差,人家好歹還有兩門一百二十毫米艦炮以及四門七十五毫米艦炮,加起來有六門火炮呢。
防護體系嘛,看似採用了穹甲設計,但實際上穹甲的厚度薄得很,整艘戰艦的外殼也都是普通的造艦用鋼板,但是,哪怕是比較薄的穹甲加煤倉,土著的那些大口徑滑膛炮也別向擊穿。
而那些普通鋼板船殼,土著的那些中等口徑的滑膛炮也打不穿,至於榴彈也就別說了。
最高航速的話,強通風狀態下倒是勉勉強強可以達到十六節,不過重要的不是這個,最重要的是採用八節經濟航速進行巡航的話,最大航程可以達到八千公里。
兩千五百噸的噸位,搞的防護力一般般,火力一般般,航速也不算突出,那麼這麼大的噸位都用來幹嘛了?
自然是用來裝載更多的煤炭、彈藥以及淡水、食物這些東西了。
還剩下的部分空間則是用來改善官兵的居住水平了。
這款戰艦雖然看似不倫不類,但是海軍高層卻是對此很欣喜,因為這玩意的造價便宜,採用了大量的民船工藝以降低成本,因此這款戰艦隻需要大概二十五萬唐元就可以拿下一艘。
此外更加重要的是,這款戰艦擁有更久的自持力,用于海外部署的話,可以有效的降低海外部署所需要戰艦的數量以及成本。
除了桂林級護衛艦外,海軍對巡洋艦也是做了一定的改進,基本原則就是保持現有的火力,增加作戰自持力,最後搞出來了大員級巡洋艦。
該艦的排水量達到了四千五百多噸,這排水量咋一看有點嚇人,比原來的主力巡洋艦戈河級巡洋艦足足大了兩千噸。
但是火力其實只有兩門一百五十毫米主炮,四門一百二十毫米艦炮,四門七十五毫米副炮。
這火力,還不如兩千五百噸的戈河級巡洋艦呢。
更別說和當年裝備了足足六門一百五十毫米艦炮的西印級巡洋艦相比了。
防護依舊採用穹甲加煤場設計,中規中矩沒啥好用的。
動力系統也是中規中矩,最大航速十八節。
火力和防護以及航速都是對不住它的噸位……
但是,作戰持續能力卻是強悍的很,續航力八千公里不說,彈藥儲備超級多,糧食和淡水也多,官兵們的居住生活空間也相當不錯。
不管是桂林級護衛艦還是大員級巡洋艦,這都是大唐海軍前沿戰略的產物。
其設計思路就不是為了爭奪制海權和敵軍海軍進行廝殺,而是為了能夠在海外長期部署,對敵軍陸地目標進行炮擊。
所以你可以看到他們的艦炮雖然少,但實際上都是長身管的新型艦炮,採用的新型火炮都是一百五十毫米四十倍艦炮,一百二十毫米四十倍艦炮,七十毫米四十五倍艦炮。
這都是為了能夠炮擊更遠的地面目標,擴大海軍對陸地攻擊的覆蓋範圍,以實現以海制陸。
當然了,雖然海軍連續搞出來了桂林級護衛艦和大員級巡洋艦這兩種明顯用于海外部署的遠洋戰艦。
但是對於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依舊保持了爭奪制海權的目標,雖然現在還沒有敵人,不代筆以後沒有不是。
因為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的設計還是傳統的設計,注重火力,防護,機動三大要素,只是這兩種戰艦大唐海軍已經是造的很少了。
基本上只保持著一艘戰列艦以及一艘裝甲巡洋艦在建的速度,已經建成服役的也不多。
實際上目前為止,大唐海軍只擁有五艘戰列艦現役,一艘在建。三艘裝甲巡洋艦現役,一艘在建。
而大唐海軍的既定規劃是保持六艘現役戰列艦、六艘裝甲巡洋艦,並要求艦齡在十八年以內。
至於早些年說的什麼幾十艘主力艦的規劃,海軍已經是選擇性失憶了……
如今海軍的遠洋戰艦方面,選擇了主動縮減規模,以單艦持續作戰能力的提高來補充,以控制全球海域,同時達到以海制陸的目的。
但是在淺水戰艦上,大唐海軍方面卻是選擇了持續擴張。
同樣是前沿戰略框架內的造艦計畫里,近海內河等淺水戰艦的造艦計畫是最多的,同時也是規模最為龐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