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0章 西涼三儒

一直到王符下令,讓張角前來的時候,士卒們方才發現,張角早早便與世長辭,他靜靜的坐在樹下,再也不能對眾人談起他的哪一座仙島了,士卒們愣了許久,方才急忙趕去稟告王符,王符想了片刻,便讓黃忠去處置張角後事,自己則是與土著們一同前往他們的村莊。

黃忠僅帶了四五個士卒返回,因為對此地並不了解,王符也不知道這裡是否還有會敵人,或者類似與貴霜那般的強大勢力,因此不敢將士卒們過於分散,黃忠返回了故地,看著微笑著逝去的張角,他重重的行了一禮,便令人將他抬起來,抬回岸邊,留守的士卒們看到之後,也是不斷的詢問了起來。

得知張角已逝,他們沉默著,將他抬回了大船上。

漢人身死之後,近親之人,通常會在他的嘴裡放一塊玉或者金銀,黃忠翻來覆去,找出了一塊不大不小的白金,放在了張角的嘴裡,並且令人好生照看,便又前往王符那裡。

王符並沒有把張角的消息透露給士卒們,那些土著被士卒們驅趕著,在最前方的是一些原先的山民,也正是由尤突帶領著,他們長期生活在山林之中,生活環境與此地是相差不大的,為了能夠抵禦南方的濕熱以及叢林蟲害,黃忠更多的是從那些山民,乃至諸蠻之中招募士卒,其餘人也全然是南方人。

並沒有出現什麼水土不服的情況。

尤其是那些山民,常年在樹林之中,對於陷阱以及各種障礙,都是極為的熟悉,這些土著民的陷阱,可比他們要差多了,有好幾次,這些土著民想將他們引到陷阱去,都被尤突所識破,尤突按著這些陷阱,一點點的追尋,還是在天黑之前發現了土著民的村莊,王符一聲令下,士卒們便攻進了這殘破的村莊。

由於土著並沒有進行對抗,王符也就沒有下令殺死他們,反而是開始在村莊內搜尋起來,首先便是要搜尋那些單獨的木屋了,這些木屋比之周圍的顯然要奢華的多,若是此處有什麼貴重的物品,那定然會是在這幾座木屋之中,王符沒有親自參與這些,他心裡有些擔憂,他早先就看出張角身體不適,怕是堅持不了太久。

可是他沒有想到,這張角竟如此無用,這才剛出海,便死掉了,那麼接下來的路,又該讓誰來引路呢,張角是為數不多知曉南下海域的官員,除了他,可就沒有人能夠再安全的引領這支船隊南下搜尋,他們這可是百艘大船,可以算是集合了揚州幾乎全部的水軍實力,若是出現了什麼差錯,那還了得?

看來,這一次,自己是要無功而返了,沒有張角,王符是不會冒著風險繼續航行的,如今之計,也只能先退回扶南,以小股艦隊探查周圍海域,儘快培養出新一批熟悉周圍海域的人才來,才能夠繼續自己的謀劃,王符無奈的嘆息著,剛剛到來的黃忠恰好看到了王符有些惆悵的嘆息的模樣。

黃忠一愣,心裡不由得想到,世人皆言王節信奸賊,卻不想,他也會為張君逝世而嘆息,看來,他也是有情之人啊……

建寧十八年三月到九月的這次航行,共持續了六月,因張角的病逝故而停止,不過,王符卻沒有返回揚州,繼續處於扶南地區,不斷的遣派小船,作為打探周圍海域之所用,王符也如實的寫了奏告,上表廟堂,在奏文里,王符先是寫出了這番南下的收穫,比如發現了多少島嶼,探查了多少地區,繪製了最新輿圖之類。

隨後,又表明了傷亡,沉船之類,最後表明,因張角身死,無法繼續航行。

聽聞張角身死,雖說不該,可天子心裡還是有了一樣莫名的興奮,自從登基之後,自己就一直在擔憂著,時刻都在防備著,百官皆知繡衣使者計以萬數,卻不知,繡衣使者十至八成都在冀州,時刻的監視著各郡縣裡的方士,這些年,張郃處死最多的也正是方士,先前天子對於冀州王芬之事如此憤怒,也正是因為對方士的忌憚。

這麼多年來,他心裡一直在遲疑,究竟是要殺還是要用,何師一再的勸阻他,國家太平則妖孽不出,可他心裡始終還是對張角有著殺意,到了如今,就好像巨石落地,他的內心無比的輕鬆下來,天書上所記載的,始終沒有發生,本該是擾亂天下的逆賊張角,為大漢身死域外……這可真是造化弄人啊……

是日,天子極為開心的寵幸了王美人。

張角身死,在這波瀾壯闊的天下間,並沒能引起一絲的波瀾,總是有人要死,也有人在誕生,百姓和官吏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緬懷一個逝去的方士,廟堂之中,也就只有袁公為他哀嘆,若是他沒有死,這個時候,說不準便有大批的財富已經上了船,前往國庫啊。

南方的諸事因此而暫停下來,而北方的賑災事,崔寔做的極為的出色,在他的統一協調之下,邢子昂,盧植,陶謙,賈詡等人發揮出了自己全部的能力,原本崔寔是指揮不動這些人的,可是賈詡告知小胖子,若是想要事情圓滿,就必須要站在崔寔的身後,讓崔寔進行全盤調度,自己萬不可插手。

小胖子雖也想做出一番事業,可是他有自知之明,像他這樣的孺子,是絕對沒有能力與這些大佬們商議大事,荀彧那般的孺子,終究還是少數,事實證明,賈詡的勸解是正確的,小胖子支持崔寔之後,崔寔完全可以指揮整個北方的官吏,以太子的名義,官吏莫敢不從。

就是盧植,邢子昂,董卓這般極為不和的官員,曹操與陶謙這樣長年的對手,也只能共同聽從崔寔的調遣,崔寔不善實幹,卻善出大策,為了抵災,他分別從火爐,衣服,房屋,道路,墨石,乾柴等物品上進行了新的舉措,有些物品需要大量的囤積,有些物品則是需要進行改進,提倡。

到了十月的時候,崔寔已經是很有信心了,對於雪災的一切舉措,他都已經做得相當到位了,甚至,他還編寫了三部書籍,一部賑災篇,是給與廟堂諸公天子的,主要是講述在地方遇到大災之後,廟堂應該做出什麼樣的反應,天子簡單的看了一遍,雖然寫的有些粗糙,並不精緻,但也足以為後來者所用了。

第二部則是寫於地方官吏的,自然是教導他們如何儘快進行賑災事務,最後一部或許是崔公執筆以來,文筆最差的書籍了,滿篇的俗語,極為通俗,這是因為,這部書乃是寫於民間百姓所學的,也是有著教化作用,如今百姓大多也是從官學走出的,認字識字的不少,故而崔公便沒有讓官吏們為他們普及,而是直接散發到了民間,讓百姓們自發學習。

隨著三部書的修著完成,士子們相繼抄寫,流入民間,崔公的威望大漲,成為了儒學大家之中,唯獨能與鄭玄,蔡邕抗衡一二的大儒,因三人都曾在涼州任職或求學,是時,百姓們將他們稱為西涼三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