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秦時明月漢時關 第15章 母雞啊

傅介子在徐奉德引導下,步入懸泉置里最大的屋子中時,這兒已經做好了宴席的準備。

和懸泉置外頭,吏士置卒們蹲在饢坑邊嚼餅吃肉不同,官老爺們吃飯是有講究的:鋪筵席,陳尊俎,列籩(biān)豆。

樂殊貴賤,禮別尊卑,禮樂的本質,不就是作為階梯的藩籬,將不同人群分隔開么?

傅介子位於最尊貴的主座上,坐北朝南,身下是一個青色布邊的蒲筵,質地細密,面前有一個單獨的黑漆案。

其餘人等,則分列東西,跪坐在能容納四人的長方形地敷橫席上,每兩人共用一案。

使節團的官屬們在西席,從副使吳宗年開始,秩高年長的坐於端,年輕官小的位於末。

蘇延年、陳彭祖、徐奉德等敦煌本地官吏作為「東道主」,坐於東席。

案几上依次放了裝酒的尊,尊里有酒勺,喝酒的雙耳杯,以及盤、碗、匕、筷等器皿。

只不過,傅介子面前的是漆器,黑紅相間甚是好看,懸泉置里只有兩套,非得貴客才能用。其餘眾人則只是陶器、未上漆的木器。

吳宗年看著置卒們將菜肴依次送上,一副忙碌的景象,但從器皿的擺放上,還是可以看出規整和秩序,不由微微頷首,對傅介子說道:

「傅公,吾等去西域時路過懸泉置時,我便注意到了,懸泉置擺搭器皿很符合禮制,只是那時去得太過匆忙,沒來得及問。」

傅介子是北地郡義渠縣人,普通的良家子,以從軍為官,參加了對大宛第二次遠征,花了二十多年,才混到今天的位置。

因為出身行伍,所以他對這些複雜的禮制不是很明白,只是瞧著與長安官吏貴人宴饗上擺放餐食的規矩很像。

他自己面前,從左到右,依次是帶骨頭的炙羊排、一大盤香氣撲鼻的多汁雞肉、熱氣騰騰的粟飯、酒置於最右邊。調味的醋和黑色醬料放得最近,蔥末則最遠。

其餘人等案几上的食物也差不多,只是分量少了點,米沒有傅介子吃的精細。

副使吳宗年,是學過春秋和禮的文官,他不放過任何錶現自己的文化水平的機會,遂晃著頭念道:

「凡進食之禮,左殽右裁。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蔥韭處末,酒漿處右,膾炙處外,醋醬處內。因醋醬每食必用,故置在內,俾尤近,以便沾濡也。」

言罷贊道:「縱觀敦煌九個置所,除了懸泉置外,也就敦煌置能擺成這樣吧,在這荒野小驛里,著實不易,看來,徐嗇夫很懂禮啊!」

坐在對面的徐奉德連忙拱手:「鄉野嗇夫,只是識一點字而已,哪裡懂什麼禮,這些器皿餐食的擺設,都是廚嗇夫夏丁卯一手安排的!」

「哦?」

吳宗年有些詫異:「野有遺賢乎?可否請廚嗇夫來見?」

夏丁卯很快就來了,他在東廚忙了許久,才炒完菜,頭上纏著白色的綃頭,額頭沾滿了汗,跟吳宗年想像中的隱居士人大不相同。

聽徐奉德說完因果後,夏丁卯道:「上吏誤會了,老朽連字都不識,更沒有學過禮,這些擺放餐具的規矩,都是多年前在長安舊主家中當幫廚時,主廚的雍人手把手教的。」

「原來如此。」吳宗年道:「你過去在哪位貴人家中服侍?」

夏丁卯卻猶豫了,他生怕自己現在就說是任安家,會把任弘的事情給攪黃了。

傅介子看出來了,這夏丁卯定是有難言之隱。

他長年往來邊塞,所以很清楚,在河西四郡,除了孝武皇帝組織的幾波大移民外,後來陸續抵達的,哪有家世清白的人?

要麼就當年巫蠱之禍,與衛太子有關聯的官員家屬,亦或是犯罪、流亡、失籍的郡國百姓。

傅介子的手下,也多有這樣的人,比如張掖郡的孫十萬,乃是喝酒後將人打殘的惡少年,從隴西流放至張掖,後來才加入他的使團。

那個酒泉郡的譯者盧九舌,則專門替人夾帶走私器物,行走於西域,所以才會那麼多種胡語,被關都尉逮到後懇求立功贖罪……

身處邊塞的人,本非孝子賢孫,皆以罪過徙補邊屯,誰都有一點不能為人道之故事。所以傅介子對手下的吏士們,該嚴時則嚴,該寬時則寬,不追究小過。

就在這時,夏丁卯撓了撓頭後,竟如此回答:

「上吏,不是老朽不肯答,只是用本置佐吏任弘的一句話來說……」

他笑道:「君食雞子甚美,又何必識牝雞乎?」

……

堂上先是安靜了片刻,旋即響起了傅介子的大笑。

「此言粗淺,卻有道理。」

若是吃到一枚雞蛋可口,又何必非要認識下蛋的母雞呢?傅介子琢磨著這話,笑道:

「吳副使,不必再追問這位夏廚佐了,吾等且先嘗嘗這些案上的『雞子』味道如何。」

講真,吳宗年在那絮絮叨叨說了半天禮,傅介子早就不耐煩了。面前的菜肴看上去熟悉而又陌生,雖然羊肉還是羊肉,雞肉也還是雞肉,卻又與過去見的不太一樣,聞著香味,卻只能看著,遲遲不能動著,煩不煩?

吳宗年悻悻而罷,大家這才終於拿起筷著吃飯,因為傅介子以今夜要動身為由,讓人將酒撤了,也不必舉杯推讓,眾人都對準案頭的飯食,吃得很認真。

今日的菜肴,確實與其他置所千篇一律的做法不同,實在是太好吃了!

饢坑裡烤出來的炙羊排就不必多說了,外焦里嫩,相比外頭二三十人分一頭羊,堂內七八人卻能吃個夠,十分過癮,食至酣處,傅介子、蘇延年,甚至連陳彭祖都直接上手了。

唯獨吳宗年有些文士的矜持,用刀子慢慢在俎上切肉,又以筷著夾著細嚼慢咽。

羊肉雖不錯,但一向喜歡吃雞的傅介子,更喜歡那盤雞肉:一整隻雞剁成了塊狀做熟,看上去油黃鮮嫩,且入口滋味獨特,與尋常的釜中燜煮不太一樣……

只有夏丁卯知道,這道任弘專門點的菜肴,是先將花椒姜蒜放入滾油中煸出香味,加雞肉大火猛炒至焦黃,再放少許的醋、蔥白,轉小火燜。等出鍋後,有淡淡麻味的雞肉不但噴香可口,還有濃稠的湯汁,簡直是完美的下飯菜!

等肉吃得差不多了,再拌上點又長又薄的蒸餅,吸飽濃稠的湯汁,送入口中,真是量大味足。

「徐嗇夫,夏嗇夫,上次吾等吃的叫『沙蔥炒雞子』,這雞肉又是什麼做法?」等風捲殘雲吃完後,東席的蘇延年意猶未盡,如此問道。

徐奉德看向東席末尾的夏丁卯,廚嗇夫摸了摸嘴,笑道:「大盤雞!」

其實任弘最初教夏丁卯這道菜時,是不太願意承認它是大盤雞的:沒有干辣椒、青椒,沒有土豆,沒弄到八角、桂皮,甚至連糖都沒有,只能用夏丁卯自己腌制的豆醬來上色,總覺得味道差了點。

可當它出了鍋,任弘品嘗過後,卻不得不承認,雖然配料不如後世豐富,但卻已經做出了疆菜的精髓:

那就是量大味美,豪爽簡便!

「這也太……」

吳宗年琢磨著這菜名,總覺得怪怪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好名。」傅介子卻十分欣賞。

「簡單明了,不必拐彎抹角,這就是邊塞吃食該有的樣子。」

「傅公嘗出來了!」

夏丁卯感覺遇到了知己,十分高興,離席道:

「教老朽做這道菜肴的置佐任弘,也是這樣說的!」

傅介子眯起眼:「哦?他如何說?」

夏丁卯道:「任弘說,這道菜,雖然好吃,但既不精,也不細。」

他抬起頭,看到傅介子吃得大汗淋漓的面龐,嘴角沾著的肉汁,笑道:「更不雅!」

「所以,它絕非儒生文士之餚!」

夏丁卯朝傅介子作揖道:

「而乃將軍之餚也!」

……

任弘一直覺得,兩千年後,江南菜和西北菜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風格。

江南和魔都的菜品講究精細,完全繼承了古代文化人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有點像柳永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

而西北菜,則是另一種風情: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秦人齊吼秦腔,端一碗髯面喜氣洋洋,沒撮辣子嘟嘟囔囔!

不存在優劣之分,但吃法的不同里,暗含著一個地區的性格。

時間往前推兩千年,還是邊塞之地的大西北,也是一樣的場面,遠征的將軍、候望的戍卒、匆匆而過驛使們,沒那麼多閑工夫等庖廚做精緻小菜,細嚼慢咽。

他們只需要量大管飽,鹽味再重點就更好了,畢竟西北日頭烈,每天要流好多汗咧!

所以、任弘的這份總結,真是對極了傅介子這邊塞老行伍的口味!

「將軍之餚,說得好!」

對這說法,傅介子只差拍案叫絕了。

在傅介子看來,今日在懸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