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生活的準則 第五十四章 身與邦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語譯

天下有形的東西,容易被拔去;有形的執著,容易被取走。唯有善於建德持道的人,建於心,持於內,也就不能拔去了。若能世世遵從這個道理而行,則社稷宗廟的祭祀,必將代代相傳不絕。

拿這種道理貫徹到修身,必定內德充實,不需外求;身既具備以道理,再貫徹到治家,則必德化家人而有餘;以此德行貫徹到治鄉,必能德化鄉人而受尊崇;以之貫徹到邦國,必能德化邦國而豐盛;以之貫徹到天下,也勢必能普遍地德化天下人。

德行既修,便可以我一身觀照各人;以我一家,觀照其他各家;以我一國,觀照其他各國;以我現在的天下,觀照現在和未來的天下。至於談到我何以能夠知道天下的情況呢?那就是由於這一道理。

本章前兩句的意思,主要是對「可見的策略」采不信任的態度。這個意思,特別是在第二十七章的開始,描寫得極為詳細。

「要防備開箱、探囊、倒櫃的小偷偷竊,必定要把箱櫃等東西用繩子綁好,用鎖鎖好;這麼做的人,便是世上所謂的聰明人。但是,一旦大盜來了,背著櫃,提起箱,挑著行囊而跑,他還唯恐繩子捆得不緊,鎖拴得不牢呢。」——第十九章之一(《莊子·胠篋》)。

孔子觀人的九種特徵

《莊子》之《列禦寇》

孔子說:「人心比山川還要險惡,比天道還難推測。」天還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和早晚的區別;人的內心卻深藏在外貌的後面,叫人無法了解。

有的人外貌謹慎,行為卻傲慢無禮;有人貌似聰明,卻滿肚子愚魯;有人形貌順從,內心卻輕佻無比;有貌似堅強,內心軟弱的人;也有貌似寬靜,內心急躁的人。這些人飢不擇食地急急趨向仁義,又像避熱逃火地迅速捨棄了它。

因此,君子要任用某人時,必得先用下面幾種方法來試探他是屬於哪類的人:遠離他,看他是否忠心;親近他,看他是否有禮;吩咐他做繁雜事,看他是否有才能;突然問他,看他是否多智;限定期限,看他是否守信;委託錢財,看他有沒有仁心;告訴他危險的事,看他會不會變節;讓他酒醉,看他是否守法;處於混雜的地方,看他是否會淫亂。有這九種試驗,是否是不肖之徒便可以看出來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