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二章 道似海

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與江海 。

語譯

道體虛無,永遠處於不可名而樸質的狀態。即使非常隱微,天下也沒有人敢支配它。侯王若能守著這虛無的道體,不違反萬物的本性,萬物自然會順其性而歸服。天地陰陽之氣相合,就會降下甘露。不需人們指使,就會很均勻。

道亦然。道創造了萬物,萬物興作就產生了各種名稱。既已定了名稱,紛爭也就跟著產生,所以人便不可捨本逐末,應該知道適可而止。知道適可而止,才能遠離危險,避免禍患。

道對於天下人來說,就好像江海對於川穀一樣,江海是百川的歸宿,也是天下人的歸宿;人廣受其利,物備受其澤。

本章重述第二十八章的主題,保守本性,與第三十七章對照閱讀,其義將更為明顯。同時,本章還談到:統治者或聖人若要保守天性,必須借重一種深獲民心的神秘力量或德行方可。

從下文中,讀者定不難看出「道」與「德」的不同點:道無法具體表現出來,德卻可以。由此可知,道是不可知的,而德卻可以預先知道。

尋找不可知的境界而停止

《莊子》之《徐無鬼》

德引人至道的純一,智慧止於人心不可知的境界,能如此,就是最高明的了。道的純一,是德不能到達的地步,智慧的不可知,也不是用言語可表達的。為爭聲名而像儒、墨那樣爭持下去,災禍也就免不了。

因此,大海不拒絕向東流的河川,所以能博大深沉;聖人包容天地,恩澤滿天下,百姓卻不知他是誰。所以他生時沒有爵位,死後也沒有謚號。他不積財,不樹名,所以又稱做大德的人,會叫的狗不見得好,會說話的人也不見得聰明賢能。有心想成為偉人的嗎?渴望達到偉大的人,不能成就偉大,何況有心修德的人?

世上沒有比天地完備的東西,然而它到底是追求什麼,才能達到最完備的境界呢?知道完備的人沒有追求,沒有喪失,沒有拋棄,不因外物改變自己,反求自己達到無窮的妙境,因循古迹卻不求行為與他們相似,而這就是偉人的德行。

在此,特別以「海不辭東流(或就下)」來解釋本章最後兩句話。因為,海和道一樣,總趨於低處。請參看第六十六章。

莊子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是限智(不可知論或懷疑論),但承認知識本身的存在,他好幾次提到可知的世界和不可知的世界等觀念。所謂可知的世界,代表的是有限的知識,而最重要的宇宙真理,卻是屬於不可知的世界。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後者所處的地位比前者高出許多。

莊子論「不知」的名言:知止

《莊子》之《養生主》《徐無鬼》《庚桑楚》

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無窮,以有限的生命追求無窮的知識,那就危險了。明明知道它危險,還要拚命追求,可就更危險了。

一個人能夠止於他所不知的,就達到知的極點了。

人所能知道的事物實在很少,雖然少,他還須依靠不知道的事物才能夠知道天道的含義。

以我們所知的和我們不知的相比,就好像斜眼一樣,不能周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