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二

在孔子的名聲遠播西方之前,西方少數的批評家和學者,早已研究過老子,並對他推崇備至。其實,我敢說,在這些了解東方的學者中,致力於老子研究的,超過研究孔子的。由於老子《道德經》的篇幅少,才會成為中文書中外文譯本最多的書籍,包括有十二種英譯本和九種德譯本 。

西方讀者咸認為孔子屬於「仁」的典型人物,道家聖者老子則是「聰慧、淵博、才智」的代表者。實則約在公元前136年,漢武帝獨尊儒術前,我國的學者已發表過這種觀點。

黃當說:「老聃(老子)寫了兩章論虛無,反仁義,評禮教(儒家)的短文,崇拜他的人都認為,這些學說甚至比『五經』還要好。漢文帝、漢景帝(前188~前141)、司馬遷(前145~前85)也曾發表過相同的看法。」

儒道兩家的差別,在公元前136年之後,被明顯地劃分了出來:官吏尊孔,作家詩人則崇老莊。然而,一旦作家、詩人戴上了官帽,卻又走向公開激賞孔子,暗地研究老莊的途徑 。

我開始接觸道家的思想,是由於看了王先謙的著作。他花了半生時間為《莊子》註解,卻在1908年,故意在序文中反對莊子,藉以貶低自己的作品。魏源對《老子》的注釋也是如此。輿論本就認為儒家的學說是最好的,而對莊子的評價一向不高。

換言之,若以「箴言」作為鑒別中國聖者的條件,老子確實當之無愧,因為,老子的箴言傳達了激奮,實非孔子沉悶乏味的「善」所能辦到的。孔子的哲學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哲學,它所處理的是平凡世界中的倫常關係,非但不令人激奮,反易磨損人對精神方面的渴慕及幻想飛馳的本性。

這兩家最大的異點:儒家崇理性,尚修身;道家卻抱持反面的觀點,偏好自然與直覺。

喜歡抗拒外物的人似乎總站在高處,較易於接受外界事物的一方更能吸引人。代表這兩種典型的人,便是尊崇禮教的孔子和喜歡抗拒外物的自然主義者——老聃。

當一個人扮演過盡責的好父親後,我們能夠感覺到,在奧妙的知識領域裡,對宇宙的神秘和美麗、生與死的意義、內在靈魂的震撼,以及不知足的悲感,究竟能體會多少?或許沒有人能說出他確切的感受。但在《道德經》里,卻把這些領受都泄露出來了。

看過《道德經》的人,第一個反應,便是大笑;接著就開始自嘲似的笑;最後才大悟到這才是目前最需要的教訓。老子說:「上士聞道(真理),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相信大半讀者第一次研讀老子的書時,第一個反應便是大笑吧!我敢這麼說,並非對諸位有何不敬之意,因為我本身就是如此。

因此,那些上智的學者,便由譏笑老子、研究老子而成今日的哲學先驅,同時,老子還成了他們終生的朋友。

老子說:「言有宗,事有君。夫唯夫知,是以不我知。」其對生命及宇宙的哲學觀,四處散見於他的晶瑩雋語中。有關老子的身世臆測和教條,我會在後文中詳細剖析給各位讀者。老子的雋語是出於現世見識的火花,和愛默生的「直覺談」一樣,對後人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若要了解他二人的雋語,勢必先得深切透視其思想方可。

老子的雋語像粉碎的寶石,不需裝飾便可自閃光耀。然而,人們心靈渴求的卻是更深一層的理解,於是,老子這謎般的智慧寶石便傳到變化繁雜的注釋者手中。甚至在我國,許多學者將之譯給與本國思想、觀念完全不同的另一個英語世界。

有人認為,要了解老子,最好去研讀早期道家學者——韓非和淮南子的翻譯,因為,他們距離老子的時代非常近。

韓非(約前280~前233)曾經寫過兩篇對老子的注釋(《解老》《喻老》)。他在後篇描述老子雋語的功用論(人類生活及政治的實際運用)時,比前篇的哲學原理花費的工夫更多,所以內容也比較詳盡。

淮南子(劉安,約前179~前122)也闡述了不少老子一書中的章節。此外,列子和文子的作品中,亦包含了相關的章節 。

不過,我以為了解老子的最好方法,便是配合莊子來研讀。畢竟莊子是他的弟子,也是最偉大的道家代表人物。

就時間而言,莊子比韓非更接近老子思想的發展體系,此外,他們的觀點幾近完全一致。因此,從七萬多字的《莊子》一書中選擇精華,便不難說明老子思想的意蘊了,但一般人卻很少做這種嘗試。

遠在基督誕生前幾世紀,人們心目中的道家是「黃老學」。隨後情況稍微改變,莊子漸受人喜愛,大家把他的名字與老子並列,並且公認他們的思想如出一轍。尤其到了秦、漢兩朝(按:應為魏、晉)(4世紀),人們已不再視道家為「黃老之學」,而改稱為「老莊哲學」。

道家文學及學者之所以受人歡迎,主要原因便是莊子散文的魅力;就吸引人的標準和思想形態來說,莊子不愧是古典時期的散文泰斗。

莊子的舉止莊嚴高雅,言語活潑堅實,思想主觀深奧,而外觀卻又極其古怪。如果強說他有什麼缺點的話,或許就是他談話詼諧,言辭過多,文句比喻和隱喻稍嫌敏銳吧!

寫本書時,我幾度鑽研莊子的作品,發現其間許多用語,大都是他透過嚴格的文學手法創造出來的,甚至連最早以同法為文的《論語》,也趕不上他。

一般說來,老、庄思想的基礎和性質是相同的。不同的是:老子以箴言表達,莊子以散文描述;老子憑直覺感受,莊子靠聰慧領悟;老子微笑待人,莊子狂笑處世;老子教人,莊子嘲人;老子說給心聽,莊子直指心靈。

若說老子像惠特曼,有最寬大慷慨的胸懷,那麼,莊子就像梭羅,有個人主義粗魯、無情、急躁的一面。再以啟蒙時期的人物作比,老子像那順應自然的盧梭,莊子卻似精明狡猾的伏爾泰。

莊子嘗自述:「思之無涯,言之滑稽,心靈無羈絆。」可見,他是屬於嬉戲幻想的一型,站在作家的立場,他又是極端厭惡官吏的一派。

當然,一位看到儒家救世愚行的虛無主義者,多少想從其他方面獲取某些娛樂性的補償,如果只因儒家的失敗,便期望他戴上一副沮喪的假面具,確是極不公平的要求。因此,西方人不必再批評孔子,因為單單莊子一人對他的攻擊就已經夠嚴苛了。

關於老子的事迹,我們幾無所知,僅知他生於公元前571年的苦縣,和孔子同一時代,年齡或較孔子長二十歲,出身世家,曾做過周守藏室的官,中年退隱,活了相當大的歲數(可能超過九十,但絕不似司馬遷所說在一百六十歲以上),子孫繁多,其中某一世孫還做過官。

公元前300年的少數作品中,除了莊子曾談到老子並加以註解外,就只有代表他本人的《道德經》提到過他了,因此有些學者對「老子這個人的存在」抱著極大的懷疑。導致這項懷疑的主因,是清代批評懷疑主義的盛行,尤其梁啟超的評論,更使老子的書遭到致命的打擊。他認為:老子的書是在公元前300年由某些人所杜撰的。

這許多沒有依據、意欲驚人的言論,使得一般人幾乎無法區別何為偽書,何為真著。因此,如果聽到某位學者說哪本《老子》或《莊子》是偽書,卻又無法提出充分的證據和理由時,我們還是不輕易置信。這種隨意批評的風氣,帶給人們許多不便和反感 。

莊子大約死於公元前275年,活了多大歲數不太清楚,他和孟子是同時代的人,是惠施最親密的朋友,祖籍蒙縣,曾任「蒙漆園吏」,結過婚,有沒有小孩,史籍未記載。

一般人對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當他妻子的棺木擱在屋角待葬時,他坐在地上「鼓盆而歌」,他的弟子問他何以如此時,世上最玄奧的生死談便流露了出來 。莊子最有名的智語,便是談到他本身的死就是一大玩笑——那帶著詩人感觸的玩笑 。

另一件有趣的事,便是有關他形態的變化。有一次他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在花叢間輕快地飛舞著,那時的他,一心認為自己就是蝴蝶,但當他清醒後,發覺剛才的一切不過南柯一夢,頓然若失,不禁自語道:「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

莊子尖銳的矛總是指向官方的奢華和顯貴,當時的他真是極盡挖苦之能事,下面就是一例:

有一位寒生(宋國人)去京城晉謁皇帝後,帶著皇帝送他的大批馬車和隨員衣錦還鄉。他對自己的晉謁成功頗為自得,不時在人前露出驕傲的神色,一般人對他欽慕不已,唯獨莊子說:「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痤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癒下,得車愈多。子豈治其痔邪?何得車之多也?」

寫本書前,我為自己做了一篇老、庄思想索引,發現他二人教人的特性雖一致,表達的方法卻頗不相同:

一、老子教人的原則在謙恭,他再三重複柔和、忍耐、爭論之無益(不敢為天下先)、柔弱的力量和就低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