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片痴(七)

大學第一個學期就在各種不順意中度過,一切都糟透了。

寒假回家時,父親有軍務沒有歸家,卻派了任務給她,讓她跟著社科院的一隊經濟課題研究組去南方的開發區做經濟發展的調研。

母親對方竹說:「你瞧,你爸爸知道你喜歡做新聞,不但支持你考新聞系,還給你找來這麼好的體驗機會。」

方竹撇撇嘴:「他幹嗎不直接跟我講呢!」其實心裡很高興。

她把資料準備得很充分,知道要調研的小鎮是改革開放初期很有名的一個案例。當年小鎮縣委書記在計畫經濟年代就領著鎮民避開政策搞地方經濟,當時自然備受白眼和打壓,可是二十年以後,整個小鎮成了那個省的稅收大戶,家家都蓋了小洋房,買了小汽車。

方竹很有興趣採訪一下這位縣委書記,但是成行時才發現調研組裡有表哥徐斯,還有那位和田西分手的莫北。

又是一個關係團。她真是走到哪裡都擺脫不了父親的安排。

徐斯和莫北對方竹一貫照顧周到,這次調研與其說是在做課題,不如講是在旅遊。

在最後彙集資料的時候,莫北親自整理了這位書記的語錄,連連說「他說得真好」。

表哥徐斯講:「男人是受不了能力上的歧視的,就因為當時太多人不相信書記能扭轉乾坤,他才會背水一戰。」

方竹在很久的後來再回想到此時,心內深深痛悔沒在最初的這個時候懂得這個道理。

充實的寒假過完以後,方竹正式開始了大學獨居生活。好在田西臨走之前安排她進了「新聞社」,充實的社團活動確實幫助她排遣掉了日常校園生活的孤獨。

當時市裡著名的日報舉辦了一次面向全國高校的「大學生看中國」的新聞報道比賽,教育部門、宣傳部門都很重視,比賽影響力很大,比賽結果對大學生們來講,自然就更有挑戰性和誘惑性,誰都知道只要在這個比賽中脫穎而出,以後不管是升學還是求職有講不盡的好處。各高校也都跟著積極組織了篩選參賽選手的工作。

方竹鼓動新聞組裡幾個同是大一大二的低年級生共同組隊參賽時,大家都有點猶豫,因為曉得首輪的競爭對手就是本校本社團經驗豐富的高年級師兄師姐。

最後,鬼使神差地,方竹把寒假裡參加的調研小鎮的選題拿了出來。

翔實的數據和資料、一手的採訪錄音,還有一個非常出色的選題,一切就像是一個唾手可得的勝利果實放在一眾大學新鮮人面前,讓方竹很快就聚集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同齡人重整資料參加比賽。

當然,參賽的報道不能照搬別人的調研結果。方竹還是動足了腦筋做出自己的思路。

她頭一回自動自發地調用了父親的關係,又找了不少當年的舊檔案,電話採訪了不少當年的改革先鋒和主管領導,最後做出來的報道既有翔實的背景資料又有一針見血的評論。

她還給選題定了一個豪情萬丈的標題,叫《明天的太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