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冊 第三十四章 我們說好不絕交

後來,阮令到底未管張至仲之事,阮敬山則到底是管了。

至仲判三緩二,另賠了三十萬給李家。

算得上不偏不倚的結果了。

阮寧這一年迅速地長大了,她不再是個不諳世事的混小子,而漸漸懂得了人的一生就像一塊玉米煎餅,雖有完好的一面,可一不留神也會焦糊。人人都愛吃香甜,可碰到那點難咽的,卻也沒有誰真的咽不下去。

暨秋曾說過,且熬吧,人活著就是受罪的。享福的都是和尚尼姑化緣的,心不累。

阮寧覺得她媽太悲觀,事兒熬過了也就過了,煎餅不能一整塊沒一口能下嘴的,那才叫天公妒你,存心弄死你。

她之後再也沒跟宋林一起玩過了,雖然尚在同班,雖然他和二哥阮致關係依舊不錯。

他對她而言,是這種餅餅,雖然強按頭能咽,可老子偏不咽= =。

瞧不起我媽,等於瞧不起半個我。我這麼英俊瀟洒充滿男兒氣概,你憑什麼瞧不起我啊╮(╯_╰)╭。不跟你玩不跟你玩!!!

讀了四年級,阮寧和林遲關係愈近,暨秋聽從公公指示,時常去林家拜會林伯母,既是全了俞阮兩家的交情,也是瞧著孩子們的情誼。

林奶奶很喜歡阮寧,說她有點小孩子天真調皮的勁兒,孫子林遲太過安靜,沒多少朝氣。

林遲在家是全英文對話,林奶奶年輕時留過洋,英語說得很是純正,故而小徒林遲講得也很是像模像樣。只有阮寧來家尋林遲玩耍時,他們才又默默切換到普通話。

林奶奶極溫柔,帶著阮寧買了兩條小金魚,放在園子里的小池塘里養著,她每次一來,便與林遲趴在池塘邊上瞧著。小魚漸漸長大了,林奶奶瞧著孩子們耐心不錯,又買了一對小兔子養著。林遲的兔子左眼圈有一窩褐色,阮寧的是頭頂一撮黑毛。小金魚有名字,小兔子也有名字。小金魚叫寧寧林林,小兔子叫軟軟遲遲。

林遲像一條向天挺拔的小樹苗,心無旁騖地生長著,可如今總算有了這枝蔓的牽掛,漸漸變得有了人情味許多。

林奶奶樂見他這個樣子。若是沒有人情味,便是培養出勝過俞季千倍百倍的孩子,也不過是個小機器人罷了,無情無趣,不知世界之美妙格局,此謂不輸而輸矣!

阮寧跟林遲在院子里瘋跑胡玩,養魚抱兔,漸漸也喜歡上這個小小幽僻的院子,彷彿與外面嘈雜的世界隔絕。

阮寧在四年級之後漸漸顯示出數學、自然科學等方面的天賦,代表學校參加全國少兒組比賽,倒也結結實實拿了幾回獎,可是語言能力便偏弱了一些,與林遲均衡發展的狀況並不大相同,但是二人都在學校有了尖子生的名頭,可是因為阮寧家世,她顯然更受矚目。

阮爺爺樂壞了,他以為這個孩子長大不是混社會的臭流氓就是跳跳舞毯的小太妹,主要取決於她對性別的認知,結果這會兒居然冒出個學習好的苗子,阮爺爺半夜偷笑都笑醒。跟栗家這慣常生丫頭的說道我孫女兒一個扛倆,跟盧家這慣常生小子的又說我孫女兒比男娃都要威武霸氣學習好╮(╯_╰)╭。

栗家盧家老爺子齊齊啐他,瞧這不要臉的樣兒。

反倒阮致學習中不溜,比起哥哥阮靜和妹妹阮寧,不大拿得出手。阮二嬸皺著眉毛瞧阮致,說不清楚這娃娃哪裡出了問題,阮奶奶怒了,我的孫子,會差過誰!

阮爺爺眉開眼笑,揪著阮寧小耳朵,答:不如我孫女兒。

阮奶奶要跟阮爺爺拼了。

林遲描大字描得越來越好,後來便脫了帖,自個兒練。阮寧悄悄拔過他幾回筆,竟巋然不動,不由得翹起大拇指,由衷地佩服他。

林奶奶瞧阮寧寫字像小鳥飛,潦草過了瀟洒,便也拿帖子瞧著她練。林奶奶空下手,在廚房做了個炸面豆,甜的撒糖鹹的加椒鹽。林奶奶是從小便是大家閨秀,嬌生慣養,做飯拿捏不到味道,只做這些精緻機巧的東西倒是十分在行。兩個孩子都覺得好吃,她皺鼻一笑,竟還似乎帶著當年少女得意的模樣。雖蒼顏白髮,但阮寧覺得好看極了。

她比自個兒的奶奶更像奶奶。她的奶奶永遠都高高冷冷地俯視眾人,雖然阮寧知曉這是奶奶的性格,可是碰見一塊捂不熱的石頭,難免教人灰心。

阮寧周末跟著媽媽學做點心,剛發好面,走出廚房,瞧見奶奶同二嬸在說笑,她湊上去正想與奶奶撒嬌耍混,誰知奶奶卻笑著對阮寧道:「妞妞,你瞧電視上這些女的,做的點心是不是跟你媽做的一樣好。」

阮寧瞧了一眼,本來笑嘻嘻的,臉色瞬間難看了,電視上演的是紀錄片,講的是古代揚州繁華景象,其中掠過一景,妓女過年節時在一起做點心,阮奶奶指的就是這一處。阮寧不敢置信地看著奶奶,阮奶奶臉上只有冷笑,阮二嬸低著頭笑,瞧不清楚眉眼。

她們把阮寧媽媽視為與妓女同等的低賤,肆無忌憚。

阮寧青頭蓋臉地被侮辱了,媽媽還在廚房捏點心,毫無察覺,她看見女兒半晌未動,笑她偷懶,喚她過去,阮寧臉氣得青白,幫媽媽做點心卻再無一絲笑臉。晚上阮爺爺下班回家,瞧孫女兒不對,問她怎麼了,阮寧不耐煩又粗魯地來了一句:我沒事兒!

阮爺爺蹙著眉,知道這孩子臭脾氣又上來了,卻也沒說什麼,讓她一邊玩去了。阮致鬧著要吃大伯母做的點心,暨秋樂呵呵地端給眾人,阮致正要吃,阮寧卻一下子把碟子砸了,指著阮致吼道:「你不配吃我媽做的東西!找你媽去!」

阮致被碟子一角劃傷了手背,一下子便哭了,大人們慌裡慌張地給他上藥。阮爺爺平常雖疼阮寧,但不代表他不疼阮致,這一會兒,也是心疼,扭頭吵了阮寧兩句:「你天天就仗著你二哥好性兒欺負他,吃你口點心怎麼了,暴脾氣,孤拐性子!」

阮寧冷笑,一口氣不順,不依不饒:「他有媽有奶奶,憑什麼吃我媽媽做的!吃點心的時候倒是不怕閃了舌頭,這疊點心我扔到大街上揣兩腳也不給他吃!」

阮爺爺脾氣上來了,指著阮寧:「你再說一遍!」

阮寧咆哮:「我再說兩遍也不怕!我就是不讓他吃我媽做的點心!」

一邊說一邊把點心往嘴裡塞,往兜里放。

暨秋瞧著女兒愁死了,沒事兒發的什麼瘋。

阮寧噎得直打嗝,阮爺爺氣得一巴掌拍到了孫女兒頭上。

阮寧抱著點心往外走,一邊走一邊打嗝。

林遲打開門的時候,阮寧滿嘴的藕粉糖霜,手裡還捏著兩塊碎了的餅。

她沒哭,但是林遲還是覺得她難過得要死。

林奶奶把她摟回屋裡,擰了毛巾擦了臉,她沉默著不說話,林奶奶把她攬在懷裡,輕輕抱著安撫了會兒,原本好像被霜打了的小臉才緩了緩,阮寧說我餓了,我想吃飯。

祖孫倆心知她在家中許是受了什麼氣,尤其林遲時常觀察阮寧,發現這個孩子是個外面活潑卻內里繃緊的模樣。活潑的時候佔大多數,但是偶爾的沉默嚴肅反倒更像深層的本性。

林遲微微一笑,伸出玉白的手:「稀飯還沒好,西紅柿長出來了,我帶你去瞧。」

阮寧還在抽搐,卻也老實伸出手,由這小哥們帶到菜園子里。

前些日瞧起來還只是豆狀,葉子毛茸茸的,如今漸漸變得像小寶寶的臉頰,圓鼓鼓起來。徹頭徹尾的青澀也慢慢染了一點紅暈。

看完西紅柿又去看小魚,阮寧在林遲手心彷彿揪了一個世紀的魚食,心情終於平復下來。

林奶奶留阮寧吃了晚飯,期間給阮家撥了電話,報了平安,只說一會兒送阮寧回去,讓暨秋放心。

林遲人還沒有鍋台大時,就站在木凳上炒菜,一直延續至今,林家都是林遲全包廚房。阮寧覺得十分對脾胃,番茄雞蛋汁濃蛋香、紅燒茄子焦香軟滑、白灼生菜青脆爽口,另有一碗榨菜湯咸鮮適口,阮寧吃完對林奶奶說,我住您家吧,給您當孫女兒。

可她說完便笑了,低頭說,這大概是不行的。

咂摸到別人家庭的溫暖,卻又感覺到了自己家的不對勁。

林遲把阮寧送回了家,小哥倆一路上哼了不少歌,且雜且亂,什麼兒歌什麼流行歌,皆是些唱得不優美的小公鴨嗓子,撐著喉嚨往外嚎。林遲愛看康熙王朝,便去唱《向天再借五百年》,阮寧聽著開頭「沿著江山起起伏伏溫柔的曲線」便覺得萬事萬物不由自己把控,心中舒坦,聽到「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卻覺得胸口發悶,她擺著小手說我不想再活五百年啦。

為什麼?

五十年都要累死了。

她嘟囔著,卻已走到家門口,與林遲揮揮手,背著他朝前走,腳步略有些寂寥,似也心知自己的寂寥,便刻意蹦蹦跳跳,她轉頭笑出小酒窩說明天見,林遲稍稍安心,笑起來像一朵剛采來的月光,說著啊呀天天見。

回到家,家中眾人各司其職,好像兩個小時之前的事都未發生。阮爺爺拍拍阮寧的頭,笑罵了幾句臭脾氣不聽話之類,倒也沒再說別的。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