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 明治初期 八章 戊辰戰爭

明治維新從戊辰年的倒幕戰爭開始,然而擁有四百萬石天領和八万旗本的幕府垮台之速,卻是人們始料所未及的。如何才能在新時代、新政府中佔據一席之地呢?每家諸侯、每個勢力都忙著打自己的小算盤,這就使得在幕府正式宣告滅亡以後,戰爭依然延續了相當長的時間……

末代將軍登場

孝明天皇慶應二年(公元1866年)六到八月間爆發第二次「征長戰爭」,以十五萬幕府軍被四千長州軍擊敗而告終,從此幕府威望直落谷底。

當時德川家茂將軍坐鎮大坂,遙控「四境戰爭」,可是仗還沒打完,他便因病辭世了,年僅二十歲。繼承征夷大將軍之位的,乃是大家茂九歲的德川(一橋)慶喜。

不過這個時候「一橋派」已經徹底分崩離析了。「一橋派」究其實質,不過是德川齊昭拉攏幾家親藩和外樣,妄圖擴大幕府的統治基礎,使其在動亂中得以安然延續下去的一個政治聯盟而已,說白了,「一橋派」是在公武合體和雄藩公議的雛形階段產生的奪權班子。這個班子的領袖是德川齊昭,哄抬出來當旗幟的,則是一橋慶喜。

然而慶喜此人野心勃勃,他不但想要重振江戶幕府的獨裁體制,甚至打算排除老中會議或其後的政事總裁職,恢複到幕府初期將軍個人大權獨攬的局面。所以當「一橋派」捲土重來,各雄藩藩主彈冠相慶,認為可以順利參與幕政的時候,慶喜卻悍然站到了盟友們的反面。

「八月十八日的政變」之後,朝廷下詔,召集各雄藩大名上京共商國是,是為「參預會議」,成員有:一橋慶喜、松平慶永、山內豐信、伊達宗城、松平容保和島津久光——也就是「一橋派」的基本盤,再加上一個年輕的會津藩主松平容保。但是這一新的合議體制很快就被孝明天皇與一橋慶喜給搞崩潰了。

事情源起於孝明天皇下詔質問幕府,既已決定攘夷,為何各處開放港口還不儘速關閉?隨即他下令「參預會議」商討此事,是否可以先從「橫濱鎖港」開始,一橋慶喜對此表示贊同,松平慶永和島津久光卻認為此事並不可行,就此引發了激烈的爭論。結果在某次中山宮朝彥親王舉辦的宴會上,慶喜假作酒醉,破口大罵慶永、久光等人。島津久光一怒之下,離開京都返回薩摩,松平慶永也被迫辭去了幕府的政事總裁職。

繼任政事總裁職的,乃是武藏川越藩主松平直克。一橋慶喜苦心拉攏直克,並且與鳥取藩主池田慶德、岡山藩主池田茂政等人結盟,脫離「一橋派」,組建了一個全新的政治團體,基本上掌控了幕政。因此,等到德川家茂將軍去世後,老中們便順理成章地擁戴慶喜繼任幕府將軍,慶喜還假裝三推四辭,可是出乎意料地,朝廷倒搶先下達了任命。

從來幕府將軍繼任,名義上要得到朝廷的允許,其實只是走個過場而已,朝廷自知無力反對,只好敷衍拖延,以求獲得更多的政治獻金。這本人還沒答應呢,朝廷便主動下詔,雖非絕無僅有,卻也並不多見啊。究其原因,孝明天皇仍想維持舊有的政治架構不變,只求幕府分潤些權力而已,眼見幕府風雨飄搖,除了慶喜也無人能夠支撐大局了,故此才急下詔命。

於是一橋慶喜復歸本宗,改名德川慶喜,繼任為江戶幕府第十五任,也是最後一任的征夷大將軍。

慶喜一上台,便大刀闊斧地改革幕政,內容包括購買武器,改革軍制,改組幕府,以五位老中分掌五局等等,在法國人的幫助下,頗有振作自雄,重新建立以幕府為中心的統一國家的意願。當然啦,他把從前的盟友,那些雄藩藩主,全都排斥在了政權之外——史稱「慶應的改革」。

然而歷史大潮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德川慶喜想要獨自一人挽救腐朽的幕府統治,註定是要失敗的。他將軍的位子還沒坐穩,就被迫要把雄藩再次請回到政治舞台上來。

事情源起於「兵庫開港」——無謀的攘夷已成笑柄,橫濱鎖港也不了了之,洋人很快又捲土重來,催促新任幕府將軍德川慶喜,要求按照條約開放兵庫港。慶喜不敢不答應,可又不願如同昔日的井伊直弼一般獨背惡名,只得上奏朝廷,在被嚴詞駁回後,便乾脆提出召集有力大名會商此事——你們不是鼓吹雄藩公議嗎?那我就付諸公議,看朝廷還有什麼話說。

於是「參預會議」得以再次召開——不過慶喜本人已經晉位將軍啦,松平容保則罹患重病,不克與會,最終出席者只有松平慶永、山內豐信、伊達宗城和島津久光四人,史稱「四侯會議」。

德川慶喜對他那些舊日盟友還是比較了解的,知道他們並非朝廷公卿那般墨守成規之徒,對國際形勢也比較了解,自以為公議的結果,必然是贊同「兵庫開港」。可是他料想不到的是,雖然四侯都不反對開港,但島津久光卻悍然夾帶上了私貨——久光提出,兵庫開港之事非常重要,可是幕府對長州的處罰也不可拖延,咱們兩事兒一起來談吧——那意思,若再想嚴懲長州,我就不答應兵庫開港,政治協商嘛,就得各讓一步,大傢伙兒各取所需。

久光建議,既然幕府軍打敗了,那麼減封之事再也休提,只要勒令毛利敬親退隱,傳位繼承人定廣,就算是給幕府一個台階下了——還想嚴懲長州,你們有那個實力嗎?

雖然經過長時間的辯論,久光最終得償所願——幕府同時向朝廷遞交了寬赦長州和兵庫開港的決議書——但他同時也認清了德川慶喜的強硬嘴臉,從此對幕府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就此放棄了公武合體和雄藩合議的空中樓閣,正式與長州一起邁上了倒幕之路。

且說「四侯會議」的時候,盤踞在天皇寶座上的,已經不再是孝明天皇統仁了——就在德川慶喜繼任幕府將軍後不久,當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明天皇猝然駕崩,終年三十六歲。

孝明天皇是堅定的攘夷論者,但同時也是佐幕派,他仍想維持傳統的幕藩體制,只不過希望幕府對朝廷的態度更為恭順,自己對政治有更大的發言權而已。尊攘派數次遭到迫害驅逐甚至殺戮,除了幕府在揮舞屠刀外,孝明天皇其實也「功不可沒」。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位天皇才是倒幕派的最大敵人,所以也有天皇實際是被倒幕派暗殺的說法流傳至今。

繼承天皇寶座的乃是孝明天皇之子睦仁親王,繼位一年零九個月後改年號為明治,故稱明治天皇,日本邁入近代社會的所謂「明治維新」,正式拉開帷幕。

王政復古

明治天皇睦仁繼位時年僅十六歲,說不上年幼無知,可也並沒有明確的政治傾向,這使得倒幕派大為歡喜,認為這才是自己應該奪取的一塊良「玉」。

因而新天皇才一繼位,倒幕派公卿立刻便行動了起來,其核心人物乃是蟄居在家的下級公卿岩倉具視。岩倉具視本為中納言堀河康親的次子,後來過繼給岩倉家,因為受到關白鷹司政通的器重而擔任朝官。他原先支持公武合體論,並且因為推動「和宮降嫁」而成為尊攘派的眼中釘,被褫奪官位,勒令蟄居。大概遭此大難後,具視終於看清了天下大勢,認識到公武合體斷不能行,而尊攘派勢力逐漸強大,並且日益傾向顛覆幕府統治,這是歷史潮流,根本無法阻擋,於是思想逐漸轉向尊王倒幕。

慶應三年(公元1867年)元月,明治天皇登基,有栖川宮熾仁親王掌握了朝政。據說這位熾仁親王曾與和宮有過婚約,但被幕府橫插一刀,搞了個「和宮降嫁」,把未婚妻擄到江戶去了,親王當時是敢怒而不敢言,等到孝明天皇一咽氣,立刻便跳了出來,把矛頭直指幕府。在熾仁親王的努力下,朝廷頒下詔旨,赦免了從前被處罰和放逐的大批公卿,岩倉具視以及流亡在外的三條實美等人乃得以重歸政治舞台。

且說當年「七卿落難」,逃離京都,往依長州毛利氏,但隨即因為第一次「征長戰爭」,幕府勒令長州交出還活著的五卿,把他們流放去了北九州。慶應三年(公元1867年)三月,在熾仁親王和山階宮晃親王的奏議下,這五卿終於重歸朝廷,三條實美和岩倉具視等人就此和薩、長勢力聯起手來,準備收拾殘局,推翻幕府統治——這一派人提出的新口號是「王政復古」。

所謂「王政復古」,表面上的意思是恢複古代的天皇制,在天皇朝廷和百姓之間既不再插進武家的幕府,也不再插進公家的攝關,天皇成為實至名歸的國家領袖和政府最高首腦——其實當年後醍醐天皇的「建武政權」便可冠以這一名號,只是雖雲復古,其實天皇真正掌握中央和地方最高權力的時代,在日本歷史上從來也沒有出現過,僅為傳說罷了。

當然啦,此時日本國內外的形勢,已與鎌倉之末、室町之初全然不同了,不但無法達成真正天皇執政下的中央集權,就連後醍醐的「功業」亦難以重現。三條實美、岩倉具視等人只不過打著天皇的旗號來倒幕,想要建立一個近代化的、西式的君主立憲國家而已。

於是在朝廷的支持下,上下兩股勢力開始積極活動。在上,島津久光、伊達宗城、松平慶永等強藩藩主先後率兵上洛,尊攘派基本控制了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