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 江戶幕府中期和後期 六章 攘夷和開國

「黑船來航」乃是日本邁入近代社會的重要標誌。在政治上,美國人的節節緊逼,使得江戶幕府權威掃地,尊王的呼聲因此而高漲起來;經濟上,被迫打開的港口使得洋貨蜂擁而至,對原本自給自足的日本國內經濟造成了強大的衝擊;而在思想上,有識之士開始掃除鎖國的迷霧,將目光投向整個世界……

黑船來航

人們一般都把嘉永六年(公元1853年)的「黑船來航」作為日本鎖國體制崩潰的開端,然而事實上早在公元18世紀初期,西方列強就已經把矛頭瞄準小小的島國日本了。首先給日本帶來威脅的是沙皇俄國,俄國船經西伯利亞南下,頻繁出沒於日本近海。對應這種舉動,江戶幕府向蝦夷地區派出了探險隊,並於寬政十一年(公元1799年)將北海道東部地區劃歸幕府直轄地,爭取加以有效的控制。

俄國遠洋船隊數次來到日本,遞交國書,要求通商,但這是和幕府鎖國政策相違背的,因此遭到斷然拒絕。當時日本內部有兩種比較開明的聲音:一是老中田沼意次,他曾想要和俄國人交易,以補充幕府的財政收入,但被群情洶洶壓制下去了;二是工藤平助、林子平等有識之士,他們意識到繼續鎖國可能引發戰爭,就請求創建現代海軍,鞏固海防,但此議同樣被束之高閣。

江戶幕府既不肯開國,又只願意進行陸上防禦,文化四年(公元1807年),下令把北海道全境作為幕府直轄領地,原駐北海道的松前藩被移封到陸奧國伊達郡。日俄兩國在北海道東北方頻繁發生衝突,直至文化十年(公元1813年)才終於達成和睦協議,日本控制了北方四島(擇捉、色丹、齒舞、國後),俄國則佔領了更東北方的得撫島。

剛剛解決俄國人的問題,英國人和美國人突然間又從海上冒了出來。文化五年(公元1808年),英國軍艦「菲頓號」追逐荷蘭商船,侵入了日本的長崎港,幾乎同時,大量美國捕鯨船也出現在日本沿海。幕府為此重申鎖國政策,頒發了《異國船打拂令》,打拂就是驅逐的意思,命令除中國船和荷蘭船外,其餘外國船隻要接近日本,一律予以擊退,甚至不允許它們靠港補充食水和燃料。

天保八年(公元1837年)七月,美國商船「摩理遜」號來到日本,因為《異國船打拂令》的緣故,先後在相模浦賀和薩摩山川遭到炮擊。事後,以渡邊華山、高野長英為首的蘭學者紛紛向幕府上書,認為此舉過於蠻橫,會遭到世界各國的譴責,希望撤銷《異國船打拂令》。然而守舊派眼中只有日本、中國和朝鮮,哪裡曉得「世界」是什麼東西,對此根本置之不理。

天保九年(公元1838年)十二月,幕府為了防止外國船侵入日本沿海,命令鳥居耀藏和江川太郎左衛門二人測量和調查海岸線,江川太郎左衛門邀請渡邊華山等蘭學家相助,此事引起了鳥居耀藏的極大不滿。耀藏是徹底的守舊派,又為了和江川太郎左衛門爭權,就誣告渡邊華山等人誹謗幕府,圖謀不軌,由此掀起了「蠻社之獄」。

所謂「蠻社」,就是指渡邊華山等人創建的蘭學研究會「尚齒會」,因為當時稱西洋人為南蠻人,故而又名「蠻學社中」。幕府老中水野忠邦輕信了鳥居耀藏的檢舉,派人查抄「尚齒會」,果然從華山的私人筆記中找到了對幕府的諸多不滿言辭,就此興起大獄。其結果是包括渡邊華山、高野長英在內的二十多位著名學者都被逮捕,小關三英「畏罪」自殺。

「蠻社之獄」對蘭學研究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幕府也因此變得更為保守和腐朽。隨即「大御所」德川家齊去世,將軍德川家慶親政,繼而水野忠邦實行「天保改革」遭到慘敗,灰溜溜地滾下台去。但鎖國保守並不能消解西洋列強的覬覦之心,各國陸續向幕府遞交國書,請求開港通商,在反覆遭到拒絕後,終於決定用武力逼迫日本開國了。

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兩年後,清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消息傳到日本,幕府大受震動,以老中阿部正弘為首的開明派官僚紛紛表示,竟然連清朝都打不過洋人,則一旦洋人殺至日本,將給幕府帶來嚴重危機,還是盡量別得罪洋人為好。於是當年就修改了《異國船打拂令》,允許外國船隻靠港補充食水和燃料。

到了嘉永六年(公元1853年),西洋列強終於正式逼上門來——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官馬休·卡爾佩斯·培理親率四艘軍艦,氣勢洶洶地開到了距離江戶不遠的浦賀港,要求向幕府遞交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米勒德·費爾摩親筆簽署的國書。因為美國軍艦全都漆成黑色,所以這一事件就被稱為「黑船來航」。

培理來到日本的時候,正巧德川家慶將軍身染重病,卧床不起,於是千鈞重擔就此壓在了首席老中阿部伊勢守正弘的肩上。這位阿部老中本是福山藩主,年紀輕輕就當上了幕府的寺社奉行,管理宗教事務。天保十二年(公元1841年),他公正地審理了僧侶日啟蠱惑和勾搭大奧女中(女官)的案件,從而聲名鵲起,並且得到了家慶將軍後宮妻妾們的敬仰。於是,兩年後水野忠邦被趕下台,阿部正弘得以繼任老中之職,年僅二十五歲。

弘化二年(公元1845年),阿部正弘升任首席老中,掌握了幕府的實權,然而他屁股才剛坐熱,就發生了「黑船來航」的惡性事件。應當怎樣處理這件事呢?老中們開了半天會,最終還是決定認慫——黑船如此龐大,且又濃煙滾滾(其中兩條是蒸汽外輪船),上列無數大炮,瞧著肯定打不過呀,那還是先把國書接下來,瞧瞧他們要求點兒啥再說吧。

於是幕府下令給浦賀奉行,派了一名名叫中島三郎助的與力前去交涉。培理打聽清楚了中島三郎助的官職和地位以後,深感不滿——我一堂堂艦隊司令,你就派個地方政府的小辦事員過來,這也太不對等啦,當即要求親自前往江戶,把國書呈交給幕府將軍。

長期鎖國體制下的官僚們都有一種奇特心理,彷彿讓主君跟外國人見面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情,也不知道是怕被吃掉還是怕遭污染——滿清政府的很多大員,就寧可割地賠款,也不肯放洋人進京。江戶幕府也是如此,老中們趕緊以將軍正在病中為由,婉言謝絕了培理的要求。最終,他們只好委派兩位浦賀奉行——戶田氏榮和井戶弘道——破例迎接培理上岸,按照禮儀接下國書,然後以如此大事幕府需要開會商討為借口,勸司令官您還是先回去吧。

培理說行,那我就先離開日本,等一年以後再回來——到那時候,你們可得給我國一個滿意的答覆呀!

國書傳遞到江戶,老中們一瞧,意料之中啊,是要求幕府解除鎖國令,對外開港通商。阿部正弘此人的思想還是比較開明的,但鎖國令終究是祖宗遺法,即便他身為首席老中,也不能一言而決,就此廢除——非被那些保守派們千刀萬剮不可。可要是斷然拒絕呢?黑船一年以後還會再來,倘若日本政府的回覆不能使洋人滿意,對方很可能就直接訴諸武力了!阿部正弘躊躇難決,左思右想之下,最後終於被他琢磨出了一個「好主意」。

這個所謂的「好主意」促使日本邁上了近代社會之路,但更直接的結果,則是幕府的權威徹底垮台。

被迫打開的國門

黑船來航,幾乎動搖國本,對於如此大事,年輕的首席老中阿部正弘不敢擅專,決定付諸公議。他首先向幕府中高層官僚和各藩大名通報了情況,然後又派特使前往京都覲見天皇,請求朝廷的宣諭。在此之前,相關國家大事,幕府從來都是獨斷專行的,很少聽取諸侯們的意見,而至於聽取朝廷的意見,恐怕自德川家康以來都是頭一遭。

阿部正弘或許是希望藉由把「黑船來航」之事告知全國,從而凝聚人心,統一思想,一致對外吧,但此舉同時也導致幕府的權威掃地,而相對地,很多有力諸侯得以參與幕政,或者妄圖參與幕政,就連失權多年的朝廷公卿也開始對天下大事指手畫腳。日本自此就從和平時期邁入了一個新的動亂的時代,雖然暫時並沒有爆發大規模內戰,但人心亂成一團,各種學說紛至沓來,形成了很多個社會集群的相互對立。

且說幕府就解決黑船問題諮詢大名和朝廷的意見,所得到的回覆不外乎截然相反的兩種,一是「攘夷」,一是「開國」。所謂「攘夷」,就是堅持鎖國政策,把外國人統統趕出去,以保證日本國的「純潔性」;所謂「開國」,就是打開國門,和西方列強互通貿易,平等建交,同時吸取對方的長處以改革本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

不過就理論上而言,這兩種思潮原本並不該截然對立,因為開國可以是攘夷的手段,攘夷也可以是開國的輔助。簡單來說,不先打開國門,學習西洋先進的政治、經濟制度和科學技術,攘夷只是空中樓閣——根本打不過,攘不動嘛;而妄圖大開國門,便可以從傳統封建社會一步邁入近代資本社會,也是水月鏡花,反倒容易瞬間便淪為列強的殖民地,因此必須有攘夷思想作為抵抗侵略的武器。只是,純粹的思想家毫無能量,高張的旗幟背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