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開端的織豐時代和中世終末的戰國時代 六章 平安樂土

時勢造英雄,百餘年的戰國亂世之中,全日本六十六國,豪強林立,僅可稱為「戰國大名」的便不下二百家。以強兼弱,以大並小,到了晚期,逐漸縮減為不足百家勢力,這就給織田信長芟夷群雄、一統日本,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最後的長筱

武田信玄病歿之後,秘不發喪,對外宣稱重病退隱,而傳位給孫子竹王丸,竹王丸年紀尚幼,便准其父諏訪四郎勝賴歸宗,擔任後見。傳說信玄臨終時囑咐勝賴,要將自己的死訊密而不發,同時三年內不要對外侵攻,以免窮兵黷武,為人所趁。但是年輕氣盛的勝賴把父親的遺言當作耳旁風,掌權後依舊屢屢興兵西進,天正二年(公元1574年)二月,經岩村口殺入美濃,攻克了明智城,六月又攻陷德川氏轄下的高天神城。

天正三年(公元1575年)四月,武田勝賴親自統率大軍南下,準備發兵攻打三河,完成父親信玄上洛的遺願。一萬五千大軍出美濃岩村口,二十一日進入三河國,進而包圍了只有五百守軍的長筱城。

捉襟見肘的德川家康再度向織田信長求救——這次,信長終於可以騰出手來,幫助這個一向恭順的盟友了。五月十四日,織田信長、信忠父子統率三萬大軍進入三河國,開至岡崎城。此時在長筱方面,武田軍已經攻入三之丸,並嘗試派金掘眾挖地道侵入本丸,守將奧平貞昌派家臣鳥居強右衛門潛出重圍向德川家康求救。

十四日深夜,鳥居強又衛門從排水溝爬出長筱城,隨即順著因梅雨季節而水位暴漲的瀧川,向下游漂了四公里遠,才在雁峰山上燃起狼煙,通知長筱城中,自己已經安全潛出。十五日,在岡崎城中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織田信長決定放棄適於大軍決戰的廣闊平原有海原,選擇狹長的設樂原作為進軍方向,而鳥居強又衛門也恰在此時趕到了陣中。

在稟報了長筱城的危急局勢以後,鳥居強又衛門不肯留下,匆匆返回,並在嘗試潛入城中時終於被武田軍捉獲。此時武田勝賴已對這座小而堅固的長筱城感到極度憤恨和煩躁,他威嚇強又衛門說:「通知城中救援不會趕來,我就放你一條生路。」奔跑了一夜,又餓又累,渾身是傷的強又衛門勉強答應了。

然而,當鳥居強又衛門被捆綁在木架上,立在瀧川對岸,遭監視的武田軍催促、喝罵時,他卻扯開喉嚨大喊:「我已經在岡崎城見到了主公和織田公,織田公帶來了數萬大軍,很快就會消滅敵人,將大家解救出去的。請再堅持一下,一定要再堅持一下!」立刻,他就被亂矛攢刺而死。

就這樣,長筱城兵的戰意因援軍即將趕到而變得更為高漲,抵抗也更為勇猛。萬般無奈的武田勝賴只得放棄圍城,主力轉向西面,迎戰正在設樂原布陣的織田和德川聯軍——激烈的長筱合戰就此拉開序幕。

長筱合戰,對於武田勝賴來說,是一幕不得不出演的悲劇。他以外姓回歸本宗,擔任家督後見,威望不足以服眾,面對其父武田信玄留下的諸多驕橫的老將,必須打贏一場決定性的戰役才能使自己的寶座穩如泰山,為此他只能屢屢發兵東進,尋找與織田、德川決戰的機會。然而此時織田信長已從畿內亂局中騰出手來,統率數萬大軍支援德川家康,相比之下,武田軍兵力既寡,士卒也因頓兵堅城長筱之下而日顯疲憊,從純軍事角度來說,勝賴實在應該退兵,但從政治影響來考慮,他卻可悲地不得不經此一戰——只要一退,立刻威信掃地。

究其根由,如前所述,並沒有一家戰國大名真正完成了領國一元化的改革,改革進程總是磕磕絆絆,進兩步、退一步。即以武田家而論,武田信虎時代即通過武力壓服甲斐國人,把很多半獨立的家族或者滅亡,或者納入自己的統治體系中來,然而家臣們仍有力量聯合起來將其放逐。

武田信玄初繼位時,家中權柄都掌握在「兩職」也即板垣信方、甘利虎泰手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仍是主弱臣強的局面,「兩職」既有能力放逐信虎,也必然有能力廢黜信玄。直到二將在上田原戰歿,其後人雖然得以繼承「兩職」,但板垣信憲旋遭放逐,甘利昌忠的權力也大大縮水,信玄才終於真正成為一言九鼎的統治者。

等到如今信玄故去,當主幼小,武田勝賴只是「後見」而已,好比重臣聯席會議的主席,舊將雖皆故去,信玄所一手提拔起來的新將個個戰功赫赫、威望素著,非勝賴所可以壓服者也。武田家中結構就此再度趨於鬆散,自然向心力也要大打折扣——信玄遺命勝賴勿戰,而勝賴又豈敢不戰?

據說,武田軍中諸名將,比如山縣昌景、馬場信房(信春)等人從家族利益考慮,均認為以避戰退卻為最穩妥的方案,然而武田勝賴在親信長坂釣閑齋、跡部大炊助的支持下,卻在長筱以西的鳶之巢山等砦留下部分兵馬,主力迎著織田、德川聯軍西進,筆直殺向設樂原。

設樂原北有太山,南有豐川,中夾寬為兩公里的平地,織田軍就在這一地域,憑藉淺淺的連子川,在西岸布陣。此外織田信長還在連子川岸邊修建起數道防馬柵——這種種布置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最大限度地削弱聞名天下的武田騎馬武士的突擊力。

為了引誘武田軍出擊,織田信長還考慮讓重臣佐久間信盛前往詐降,而德川家臣酒井忠次則提出,派小股部隊繞路奇襲鳶之巢山,定可解長筱之圍。信長當時加以斷然拒絕,至夜卻突然密令酒井忠次率兩千三河精兵,並己部五百鐵砲手,趁夜色秘密南渡豐川,東進奇襲鳶之巢山。

戰鬥在五月二十一日清晨六時展開,武田軍利用騎兵優勢,對織田和德川的設樂原陣地展開了洶湧的一波又一波的強大攻勢。首先是左翼先鋒、打著黑底白桔梗旗的山縣昌景隊攻擊德川軍,然後是中央先鋒內藤昌豐隊攻擊織田軍瀧川一益部,右翼先鋒馬場信房隊攻擊織田軍佐久間信盛部。

上述三支駐守在防馬柵附近的聯軍長柄(長柄槍)部隊一遭到武田軍攻擊,立刻收縮回到防馬柵後面。而幾乎同時,預先布置在柵後的三千支鐵砲齊聲鳴響,武田軍先鋒傷亡慘重,被迫退回,換由第二陣繼續衝鋒。同時,武田勝賴還命令山縣隊殘部從連子川下游迂迴到德川軍側面,殺入突出在防馬柵外的德川先鋒大久保七郎右衛門忠世與其弟治右衛門忠佐陣中。大久保兄弟英勇奮戰,與武田軍前後進退拉鋸達九次之多。

武田軍第二陣由武田勝賴的叔父逍遙軒信廉,以及小山田信茂等將統率,在連射的鐵砲面前,同樣鎩羽而歸。然後是第三陣,主力為上野國有「赤武者」之名的小幡隊,大將小幡上總介信重身先士卒,卻落得個中彈喪命的下場。德川軍石川數正、榊原康政、內藤正成、本多忠勝等將率兩千步兵趁勢從防馬柵內衝出,追殺殘敵。

然而直到這個時候,武田勝賴卻仍舊執迷不悟,發動了第四次自殺性的進攻。第四陣由武田典廄信豐(武田信繁之子)等將統率,都穿黑甲,打著黑色旗幟——就在此時傳來了鳶之巢山被酒井忠次奇襲攻陷的消息。

經過了三個多小時的激戰,因為馬場信房、內藤昌豐、穴山信君等名將的奮戰,武田軍已經突入織田、德川聯軍陣中,連續破壞了兩道防馬柵。但因為地面雜草叢生,坑窪不平,並且堆滿了屍體,他們很難快速集結力量,擴大戰果。戰至下午一時左右,鳶之巢山失陷、後路被斷的消息使武田軍士氣崩潰,名將山縣昌景首先中彈戰死。

織田信長準確把握戰機,命令全軍從防馬柵後殺出,開始最後的總突擊,德川軍也從側面展開夾擊攻勢。武田氏名將紛紛倒在設樂原上,除小幡信重和山縣昌景外,還包括橫田備中守綱松、真田源太左衛門信綱、真田兵部昌輝、土屋右衛門昌次、高坂源五郎昌澄等數十人。

大敗虧輸的武田軍向鳳來寺方向奔逃,聯軍從後追殺,內藤昌豐於途中戰死。馬場信房親率三十騎殿後,在猿之橋邊目送武田勝賴安全離去後,自殺性突入敵陣,槍挑織田軍四五將下馬,然後壯烈犧牲。

武田信玄畢生以頑強敢戰的家臣團自傲,他曾經說過,堅城並不可恃,人才才是最重要的——「人是城,人是砦,人是垣」。經過長筱合戰,武田氏無數名將戰死沙場,信玄親手組建的家臣團瀕臨崩潰,存者無不離心背德,甲斐武田氏就此日薄西山,逐漸走向滅亡。

巨城安土

作為一名劃時代的征服者,織田信長身上籠罩著顏色各異的種種迷霧,無論是他的善政、他的革新,還是他的暴虐、他的殺戮,都通過民間口耳相傳,甚至後人的諸多追記,被加以無限度地扭曲和放大。

比如信長少年時代的特立獨行,比如「桶狹間之戰」由突襲而變為奇襲,比如真偽難辨的火燒比睿山……「長筱合戰」也是如此,後人往往評論說信長徹底革新了戰鬥方式,變冷兵器決勝為熱兵器決勝,集中三千支鐵砲轟擊武田騎馬武士,乃是戰役取勝的關鍵。還有傳說,信長發明了鐵砲的三段式戰法,並將之運用於「長筱合戰」之中。

所謂三段式戰法,是因為老式火繩槍射速很慢,射程也近,在騎兵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