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 飛鳥時代·奈良時代·平安時代 四章 優雅的平安朝

從公元8世紀末葉直到19世紀,在漫長的一千多年當中,大和王朝的首都始終固定於平安京(京都),在這裡,唐風與和風揉和摻雜,終於形成了日本獨特的文化體系。

早良親王的詛咒

桓武天皇時代,土地私有化日益嚴重,各地產生出大大小小的封建莊園來,嚴重影響國家稅收和天皇制集權統治,使得朝廷不得不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挽救班田制的徹底覆亡。

為什麼呢?因為班田收授法雖然頒布了,但這項法令因為並不完全符合當時的社會生產狀況,就存在著種種漏洞。最主要的就是,各大寺社仍然保有寺社地,而很多貴族也仍然保有自己的封地(位田、職田和功田等),這些寺社地和封地是不用繳稅的。人口分布不均以及賦稅沉重,導致很多百姓得不到授田或者耕不起授田,遂被迫進入寺社地或貴族封地,變成了新興莊園中的農奴。

唐代的均田制都未能維持太長時間,更何況幾乎生搬硬套的日本的班田制呢?

為了避免班田收授法遭破壞的狀況進一步惡化,大和朝廷曾經多次移民邊遠地區,開墾荒地——奈良朝和平安朝屢次發兵東北,征討蝦夷,其內在動力即根源於此。然而因為這些新開墾地的地權是屬於國家的——養老七年(公元723年),朝廷就曾頒布「三世一身法」,規定利用原有溝池新開的土地仍歸開墾者一代所有,新修溝池開墾的土地則准許流傳三代——所以開墾者普遍積極性不高,「農民怠倦,開地復荒」。天平十五年(公元743年),朝廷被迫修改舊制,發布「墾田永世私財法」,等於打破土地國有制,允許部分土地的所有權歸於私人。

既然有了私有土地,當然也就會產生土地買賣和兼并問題。於是,貴族、寺社憑藉權勢和財力,大量圈佔和收買土地,收容逃亡農民耕種——他們在自己的私地上派駐管理人,也即庄長,由庄長負責經營的田地就稱為莊園。新的莊園經濟就這樣發展起來,並且很快佔據了社會生產的主流。

桓武天皇無力讓歷史的車輪逆向運轉,徹底解決莊園問題,而只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搞點修修補補的工作,暫時緩解一下社會矛盾,使國家稅收繼續維持在低水平上。他所實行的改革措施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整頓吏制,設「勘解由使」一職以監督地方官吏;二,修正班田收授法;三,承認良民和賤民間的通婚,允許所生子女成為「良民」,以消滅奴隸制殘餘;四,部分改徵兵製為募兵制。

這些改革措施,無疑會遭到守舊派的強烈反對。為了擺脫那些掣肘的傢伙,尤其是玄昉、道鏡以來日益龐大的寺社勢力,桓武天皇在藤原種繼(藤原式家宇合三男清成之子)的倡議下,於延曆三年(公元784年)下旨,在平城京北40公里外新修長岡京,打算遷都過去——那地方傳統貴族和寺社的勢力相對薄弱,我鬥不過你們,難道還避不過你們嗎?

然而延曆四年(公元785年)九月,長岡新都還沒有造好,總指揮藤原種繼卻突然被不知道從哪兒射出的一支暗箭射中,就此死在了建築工地上。

桓武天皇聞訊,暴怒如狂,立刻下令徹查,不但揪出一批陰謀分子來,包括大伴、佐伯等烜赫氏族的重要人物數十名,甚至最終還把矛頭指向了自己的兄弟:東宮早良親王。早良親王是否冤屈,沒有人知道,總之他因為此事被廢黜了太子之位,幽禁在乙訓寺內,不久後在被流放到淡路島的途中,憤然絕食而死——後被追尊為崇道天皇。早良親王死後翌月,桓武天皇改立自己的兒子安殿親王為東宮。

據說早良親王屢次上書天皇為自己申辯,卻根本不被理睬,因而臨終之際留下了惡毒的詛咒。他死後數年間,天皇的生母、皇后和諸位夫人相繼死去,伊勢神宮遭逢天火,全國很多地方暴發疫病——就連新東宮安殿親王也病倒了,差一點兒就喪了命。桓武天皇迷信得很,就此不敢再停留在修建未畢的長岡京了,於是採納和氣清麻呂的建議,在長岡京的艮位(東北方向)修建平安京,並於延曆十三年(公元794年)正式遷都於此。

平安京南北約4.7公里,東西約4.5公里,基本架構和平城京很相似,也是北部中央為內里,城中由南北向的朱雀大街相隔為左京和右京,然後由平直的多條橫、縱向街道分割為數十個坊。桓武天皇在平安京四周建設了賀茂、松尾、稻荷等神社,東寺、西寺等寺院,卻不允許平城京的舊寺社搬遷過來。

這是大和王朝的倒數第二次遷都,從此都城在這裡矗立了一千餘年,直到明治維新以後再遷江戶(東京)。那麼,讓我們大致梳理一下此前的遷都歷程吧,從飛鳥時代開始——

桓武天皇兩度修建新都,錢財當然花得如同流水一般。不僅如此,他還三次大規模用兵討伐蝦夷。才因為制度改革而積累起來的一點點財富,就又被盡數拋將出去了。到了延曆二十四年(公元805年)十二月,眼看朝廷財政就要崩潰,藤原緒嗣、菅野真道等人上書諫阻造宮和征夷,提出實行所謂「德政」的建議,桓武天皇無奈之下全盤接受了——這恐怕是迴光返照吧,因為次年三月,他就嗚呼哀哉歸了天。

征夷大將軍

日本在「唐化」過程中,學習和生搬硬套了很多從中國舶來的概念。比如中國古代設置過東、南、西、北四征將軍和四鎮將軍,日本人照抄其名,當任命將領鎮守九州征討或安撫隼人族的時候,就定名為「征西將軍」或「鎮西將軍」;當任命將領由太平洋一側向東北方向進兵,攻略蝦夷的時候,就定名為「鎮東將軍」或「征東將軍」。還有「四夷」說,也即把周邊勢力目為文化水平低一等的蠻夷,稱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為此,當派兵自日本海一側向東北方向進軍的時候,就會設置「征狄將軍」或「鎮狄將軍」,而「征東將軍」有時候也會改稱「征夷將軍」。

在此單說征夷將軍,最初名為「陸奧鎮東將軍」,由元明女帝時代的巨勢麻呂出任,和銅二年(公元709年)往征蝦夷。「征夷將軍」的名號,初見於養老四年(公元720年)九月二十八日,詔命由多治比縣守出任,同日任阿倍駿河為鎮狄將軍。延曆三年(公元784年)二月,升格鎮守將軍大伴家持為「征東將軍」。延曆七年(公元788年)十二月,任命紀古佐美為「征東大將軍」。延曆十三年(公元794年)元月一日,賜予征夷大將軍大伴弟麻呂節刀——「征夷大將軍」的名號,當在此之前正式授予。

總之,受命集結東海道兵馬,自太平洋一側征討蝦夷的將領,要麼鎮東、征東,要麼征夷,許可權差不太多,只是名號有異罷了。

那麼蝦夷族究竟是什麼來源呢?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紀的時候,倭王武上表宋順帝,曾說其祖先「東征毛人五十五國,西服眾夷六十六國,渡平海北九十五國」,這所謂「毛人」就是蝦夷。「毛人」之名,是說這一民族毛髮濃密,與大和族不同;「蝦夷」,則是說該族男子留著長長的鬍子,仿如蝦須一般——蘇我蝦夷在文獻中,即有蘇我豐浦毛人的異名。據說蝦夷族人全都「椎結文身」——頭髮高高紮起,皮膚上刺有花紋——跟中國古書上記載的邪馬台女王國民非常相似,應該是日本列島的原住民。

蝦夷族最早分布於本州島東部,大和王朝建立以後逐步東征,把他們趕出了關東地區。奈良朝以後,大和軍更是不斷地向東北方向挺進,於光仁、桓武天皇統治時期達到高鋒。

寶龜十一年(公元780年),爆發了「伊治呰麻呂之亂」。伊治呰麻呂本為「夷俘」,也即歸化的蝦夷人,出仕出羽國府為官,於此年間突然在上治郡(伊治郡)的伊治城掀起反旗。大和朝廷先後任命中納言藤原繼繩和參議藤原小黑麻呂為征東大使,調兵討伐,就此掀起了新一輪的東征狂潮。

但是伊治呰麻呂的身影就此在史料中消失無蹤了,是戰死,是被俘,還是逃去無蹤,沒有人說得清楚。官軍所要面對的蝦夷族軍事首領,很快換成了一個名叫阿弖流為的人,稱號為「大墓公」。

這是繼藤原小黑麻呂擔任征東大使,並於不久後升任征東將軍的紀古佐美在奏書中所提到的,他說膽澤地方為「賊帥夷阿弖流為居」。延曆八年(公元789年),紀古佐美在桓武天皇的一再催促下,率領四千兵馬,向東渡過北上川,朝蝦夷族的腹地挺進。很快,他們就遭遇了阿弖流為率領的蝦夷兵三百人,以眾凌寡,勝利是毫無懸念的——蝦夷兵向西敗退,官軍從後猛追,當追到巢伏村(今天的奧州市水澤區)的時候,形勢突然扭轉。原來這是一條誘敵深入之計,阿弖流為在巢伏村與本隊合流,兵數膨脹到八百,同時還另遣四百人去抄了官軍的後路。紀古佐美遭到前後夾擊,官軍全面崩潰,據說戰死者二十五人,逃到河裡被淹死的倒有一千多人。

這就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巢伏之戰」。敗報傳入京中,桓武天皇大怒,下令將紀古佐美逮捕法辦,而以大伴弟麻呂出任征東大使(後升征夷大將軍)。不過,這位大伴弟麻呂可能只是個樣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