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四百一十章 求禱

中文在集市上轉了一圈,這回運氣好,有人擺攤,就算是有集市吧,賣的卻是冷油浸黃絲螞蟻,炒蝌蚪,老鼠干。

可去他娘的吧。

中文轉了一圈,憤然挎著籃子往回走。

再沒東西買,殿下可能會在發瘋之前,先餓死吧!

今天哪怕就是死諫,也要逼他吃點菜!天天吃醬,想變成殭屍嗎!

走到一半,卻遇上了燕綏,中文詫異地看燕綏,他很少出花田的。

燕綏只道:「有老鼠,看得煩。」

中文不懂,還以為那花田裡有老鼠,本地老鼠確實多,只是老鼠為何只看不咬,想來花田裡的老鼠分外雅緻一些。

既然殿下難得履足紅塵,他便熱情邀請殿下逛逛,說不定多走動幾步,也便有了胃口。

但隨即他便後悔了,畢竟,污水橫流的街道,蚊蟲亂飛的食攤,赤身裸體的人群,飄滿穢物的河灘,只會將人的食慾再往下調幾個層次。

正想拉著殿下回去算了,兩人忽然聽見一陣幽遠的鐘聲。

燕綏下意識一轉頭——以他的耳目,竟然一時辨別不出這鐘聲傳自何處,距此多遠。

而集市上的人,在聽見鐘聲的瞬間,立刻瘋了。

老鼠在瘋跑,蛇在亂躥,買賣東西的人扔下貨物,吵架的人丟下刀把,跳舞的人一個圈還沒轉完,就都噗通一聲,就地跪在了塵埃中,泥水裡。

有人在哭喊,有人在嚷叫,更多人在砰砰磕頭,力度驚人,瞬間血流滿面。

燕綏也能聽懂幾句當地話了,看出這不是悲憤,是興奮,大家隱約都在喊一個字眼,「天上廟,天上廟……」

那個虛無縹緲的,傳說中只隨緣開啟的,無人知道應在何處,且每次開啟地點都不一樣的天上廟,開啟了。

中文一臉震驚,燕綏也有些意外,原以為要等很久,沒想到這麼快。

滿街的人都跪下來了,倒顯得他和中文都站著十分打眼,但燕綏不可能跪的,便是蹲著意思意思也不可能,中文十分靈活,立刻就把燕綏拉到了某個看起來略乾淨的店裡,順手把他按在大胸女掌柜的懷裡,「主子您吃吃看!」回身就把店門給關了,自己則回到了人群里,跪在那群痛哭流涕滿地磕頭的人群中,開始指手畫腳地打聽去了。

雞同鴨講地打聽了半晌,總算搞明白了程序,中文傻在了那裡。

……

燕絕在明園裡轉來轉去。

不是焦灼,是樂的。

老天助他啊!真是!

真是久旱逢甘霖,瞌睡遇熱枕,還在磨磨蹭蹭滿心憤恨收拾行李,忽然就有朝廷官員前來拜會,卻是朝廷下派的新任湖州別駕,帶著後一步的一份聖旨。

這位新別駕因為剛到,還不知道昨日湖州發生的事,也不知道前一份旨意的內容,此人官場心熱,按照慣例,先來拜會本地最大的領導定王殿下。

這份聖旨他原本不該看的,但他拆了,然後心花怒放。

蔣鑫那裡竟然出事兒了!

蔣鑫是最早出發的,他帶著蒙珍珠一家,上京去回報王別駕和一年三賦的事兒,誰知道半路上也不知怎的著了風寒,病倒在客棧里,纏綿了許久才好,等到趕到天京的時候,文臻這邊已經出了一堆事情了。

蔣鑫報上了湖州別駕的事情,倒沒出岔子,畢竟證據確鑿,那時候關於湖州豐寶倉的事情也已經傳了上去,前任刺史在朝廷派人去緝拿之前已經自盡,而文臻報上去的關於前任刺史別駕諸官員貪賄勾結諸般證據也都齊全,所以湖州別駕很快議定了斬立決,但在此事完畢,蔣鑫報上一年三賦並讓蒙家一家作證時,出了岔子。

蒙珍珠一家反口了。

蒙家說一年三賦絕無此事,那不過是小葉村有部分村民往年和豐寶倉借了糧食,拖欠了許久未還,所以才被催索,不行朝廷可以再派大人去湖州其餘諸縣查問,可有一年三賦之事。而蒙家三人,完全是因為女幼,婦孕,男弱,一家子好拿捏,被刺史大人選中為證人,才不得不踏上這千里告狀的茫茫路途的,如今見煌煌天威,自然不敢再虛言謊飾,拼將一死,也要將真相說清楚。

蒙珍珠那個懷孕的嫂子,在路上已經生產了,產婦虛弱,在殿上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當即將眾人哭得信了三分——這一家子,著實不應該作為告狀的苦主上京的。

蔣鑫看著這一家人,目瞪口呆,但他身為御史中丞,「持中公允」是必須遵循的本道,是萬萬不能代文臻駁斥的,一旦他站了文臻的立場,他也就失去了說話的權力和可信度,他只能指著那一家子發抖,怒聲道:「當初你們在老夫面前,可不是這麼說的!」

蒙珍珠那個大哥,磕了一個頭,不敢看他,低頭道:「我等畏於刺史和觀風使權勢,只想著委屈周全……」

蔣鑫當即氣得險些中風,被抬下去了。

但是問題來了,文臻為何要在一年三賦的問題上撒謊?湖州已經證實了賦稅極重,三倍繳納且肥了唐家,她在這一年三賦問題上再捏造欺君有何意義?蒙家一家子一臉懵,表示只是被迫做假證,對刺史大人背後深意完全不知,眾人想著也應該是如此,如果知道倒顯得不妥了。

如此朝堂就此事展開了激烈的辯論,一部分人認為這蒙家一家子刁滑,作證時目光閃爍,顯然別有隱情,湖州賦稅之事已經被文臻後來查清,一年三賦之事作假毫無意義,文臻犯不著這般給自己下絆子;

一部分人認為這要看當時情形,當時文臻剛剛進入湖州,還沒把握查清湖州賦稅情形,進入小葉村被小葉村村民得罪,又見了官府收糧,是否存在誤會之下就誤認為存在一年三賦,又怕來不及查清湖州賦稅真相,為了應付朝廷,乾脆決定將此事坐實,恩威並施逼蒙家一家作證,存在敷衍塞責問題?

還有一部分人,則更加閃爍地提出了一個可能,會不會湖州賦稅其實根本沒有問題?所謂一年三賦也好,三倍賦稅也好,其實都是不存在的,是文臻擁有權力之後,一手遮天,想要製造出湖州往年高賦稅的假象。一來迎合朝廷的期望,為自己增加政治資本;二來提升賦稅,增加政績;三來……三來,要說唐家吸血湖州糧草以養己兵,這主意真不錯,話說文刺史和宜王燕綏,和神將林擎,關係都不錯呢!

最後一句話,石破天驚。

看似莫名其妙,實則提出了一個非常陰險也非常可怕的可能——文臻糊弄朝廷,提高賦稅,然後就像說唐家吸血湖州養兵一樣,自己吸血湖州,為宜王燕綏和神將林擎私下培植勢力!

雖然這個想法相比之下最為荒唐,但對於時刻如巨龍守寶石般守著自己權力的皇帝來說,卻是最容易往這個方向思考並相信,幾乎這位官員提出的那一霎,朝堂上的氣氛便冷了一冷。

當即皇帝便命將蒙珍珠一家又拎了回來,問起湖州賦稅的情況,那一家自然一口咬定,湖州賦稅自來不高,雖然是魚米之鄉,但是年年不是水災就是旱災,這點賦稅依舊艱難得很。

這話一出,等於為第三種論調敲了註腳,朝堂氣氛更冷。

前頭對文臻嘉獎令剛發出去,這事兒要是真的就太大了,不僅是朝廷臉面在地上摩擦的問題,還關係到整個東堂的安危!

神將林擎還在邊境,可宜王燕綏,誰也不知道他最近在哪!

陰謀論者紛紛為陰謀論提供論調。但也有如李相單一令鼎國公周謙等人,紛紛駁斥此種猜測十分荒謬,且不說文臻剛到湖州能否如此胡編亂造一手遮天,她遞上的證據詳實周全又豈能有假?她身為刺史用什麼方法暗中搜刮不行,為何要冒險欺騙朝廷提高賦稅再從中抽利這麼複雜?一年三賦的事情她自己也在奏摺上說只是路過見聞,未見全貌,可見謹慎周全,這般謹慎的人,又怎麼會多此一舉,輕易送不可靠的人上京作證自己砸自己的腳?而她如果真的如此一手遮天,湖州後來又何至於發生那許多事故?明顯有人一直在和她做對,或許此事亦是其中一計,請陛下三思,不可貿然寒能臣之心!

朝堂吵成一鍋粥,最後博弈的結果,是皇帝派了新別駕,帶來了給燕絕的旨意,讓他暗中查證此事,不可驚擾地方。同時給文臻發了一份明旨,說明定王殿下領朝廷要務,可在定湖平三州自由調取任何人員卷宗,讓文臻務必配合云云。

皇帝一向行事溫和有餘地,但他忘記了自己兒子是個什麼性子。忘記了現在燕絕和文臻的關係。

燕絕看著那份旨意,那些還算溫和的詞句,此刻在他眼裡便是血淋淋的「獲罪!奪職!下獄!鎖拿進京!」

不趁這個機會翻身,還當真要灰溜溜回京待罪不成!

燕絕一拳頭砸在掌心!

園子外頭傳報,刺史大人到了。

燕絕咧嘴一笑,笑意森然:「請——」

……

去天上廟,會有通天梯。這個沒關係,大概是走山道。

通天梯一日過四季,這個也沒關係,大概那山裡氣候異常且特別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