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三百一十四章 誰最剛?

朝堂上的紛亂,在屠絕終於倒下去之後,宛如沸水遇冰,瞬間死寂。

尤其當眾人看清楚屠絕身邊那一隻鞋子和一根擀麵杖之後。

眾人獃滯了好半晌,目光緩緩轉向聞老太太。

聞老太太今日上殿身份特殊,又年高德劭,之前一直也站在太子身邊,太子逃開之後,就變成她離屠絕最近。

而聞老太太也是最鎮定的一個,她眼瞎多年,所以嗅覺聽覺反而越發強,屠絕行動帶起的風聲,讓她很早就確定了屠絕的方位,先是扔出了一隻鞋,再扔出擀麵杖。

之所以沒有先扔擀麵杖,是老太太冷靜得超乎常人,感覺到屠絕離皇帝很近,如果她扔得不夠准或者棍子被砸飛傷及皇帝,那反而惹禍。所以先扔鞋,確定方位,拖慢屠絕動作,再來一棍狠的。

這一棍可比揍蔣玄那一棍狠多了,用力太過傷了手腕,老太太在摩挲手腕,張洗馬附在她耳邊,將方才的情形一一細說給她聽。

此時李相等人終於緩過神來,姚太尉從半空落下,揉著胸口,齊聲下令將刺客拖出去,又趕緊詢問皇帝安好,以及趕去慰問並感謝聞老太太。

太醫也急急趕來,太子咬牙忍痛從地上爬起來,帶著太醫前去查看皇帝情形,殷勤地要去扶皇帝:「父皇,您受了驚,還是先退朝回景仁宮休息吧。這邊後續的事務,由兒臣來便好。」

皇帝看他一眼,將他的手推開,道:「去瞧瞧老太太,老太太似乎受傷了?」

太子一僵。只得轉身去看望聞老太太,聞老太太也手一擋,隨即躬身道:「殿下可千萬別對老婦太好,不然老婦怕等會有些話便不好意思說了。」

太子又是一僵,駭然看著聞老太太。

隨即他上前一步,咬牙低聲道:「聞老夫人,今日你我各退一步如何?」

「老婦算哪個牌名上的人,配和太子討價還價?」

「聞老夫人,莫要逼人太甚!你便能中傷孤,焉知孤沒有後手!」

「那就請殿下都拿出來罷!」

聞老太太推開太子,往前一站。

她這一站,紛擾立止。皇帝也看過來。

「聞老夫人有話說?」

「陛下,老婦有三問。」

「請說。」

「一問罪人鎖鏈何以輕易掉落?」

「二問太子的證人為何暴起弒君時,避開首當其衝的太子?」

「三問太子為何不顧君父首先逃離?」

……

朝堂這一刻好像死了。

知道老太太剛,不知道老太太這麼剛。

眾人都以為,她頂多問一句,為何太子的證人會行刺陛下。

但這樣的問題,誰也無法當殿確認,而一旦沒有當場認定,在慢慢的辯論博弈之中,往往會偏離人們心中的第一看法。

但是老太太劍走偏鋒,不談刺客,只進行誅心之問。

這三個問題拋出來,皇帝心中種下的刺被狠狠撥了一撥不說,一旦傳揚出去,太子何堪為儲君?

驀然一聲嘶喊,太子猛地撲了上來。

素日風度翩翩氣度溫良的太子,此刻頭髮披散,面目猙獰,一聲大喊炸得人耳朵嗡嗡作響。

「父皇,兒臣冤枉!罪人乃兒臣帶上金殿,一旦出事兒臣難辭其咎,兒臣怎麼會這麼蠢?此人既然為刺客,想必也有幫手試圖救他,之前也許就已經挫壞了鎖鏈!刺客也並沒有放過兒臣,他的鎖鏈掉落就是對兒臣出手!兒臣一心要擋在父皇身前,是被這鎖鏈所砸才無法挪動!」

幾位老臣詫異地看著太子。之前一直覺得太子溫吞得近乎懦弱,如今看來,卻是頗有急智,這般情形之下,還能頭腦如此清醒,四句話將三問都辯了回去。雖然依舊有些牽強,但已經給了陛下台階,且這幾個理由,也是這情形下最好的理由,幾位老臣捫心自問,都覺得換了自己,也不過如此。

老臣們心中升起幾分詭異的欣慰,儲君不僅需要賢明,也需要才幹,太子今日表現,倒讓人覺得東堂未來可期。

只是轉念一想到人都不在天京,弄個老太太出來,就能把才幹不弱的太子逼到如此狼狽地步的那兩人,又不禁扼腕若有所思。

當下又有司空群及太子門下的官員紛紛上前表示此事蹊蹺,太子忠心可昭日月,想必遭人陷害,請陛下明察云云。

太子並沒有因為自己的精彩辯詞便鬆口氣,看一眼神色不著喜怒的陛下,急急磕一個頭,道:「父皇……此事蹊蹺!屠絕是兒臣抓獲的共濟盟匪首,卻忽然當殿反水刺殺父皇,兒臣懷疑,這是屠絕和文臻勾結,故意被兒臣抓獲,以行此大逆之事,栽贓陷害兒臣!此事,兒臣有證據!」

說著道:「帶那女子上來,不可進殿,就在殿門外跪著!」

便有金吾衛將採桑帶上來,在殿門外跪著,太子道:「父皇,此乃文臻貼身侍女,她知道文臻上山前後一系列行徑,包括文臻先在五峰山下開包子店吸引共濟盟注意,引得共濟盟當家親自下山延攬,以及和易銘在五峰山私會之事……採桑,還不速將你所知道的一切如實招來!」

金吾衛將採桑一推,採桑向前一撲,趴在門檻上,一眼看見了聞老太太,立即哭道:「老太太!老太太救命!」

眾臣都嗤笑一聲,有人低聲道:「賣主求榮,還有臉求老太太救命!」

「求老太太救救我家姑娘!」

眾臣:「……」

太子:「!!!」

不等有人發問,採桑已經哭叫起來。

「陛下,各位大人,我家姑娘費盡心思,混入共濟盟入卧底。一直未有動作,是因為姑娘覺得,共濟盟在五峰山上只有區區數千人,與傳聞中的強大實力不符。姑娘擔心,共濟盟留在五峰山上的只是少部分力量,以作幌子,真正的實力還在民間,如此,便是將這五峰山上下數千人都殺盡,也動不了共濟盟的根基,因此,姑娘決定等待上天梯之機,掌握共濟盟高位,弄清楚共濟盟的秘密之後,再從長計議,如此,無論是一網打盡,還是招安歸降為我王朝再添助力,都於國有利。」

皇帝長眉一抬,太子驚駭神情未去,指著採桑,抖索著嘴唇說不出話來。

這丫鬟之前表現得貪生怕死,他才帶她上殿,未想到文臻身邊一個小小丫鬟,也會騙人!

大臣們卻都已經信了三分。

別的不說,這一番心思籌謀,可不是區區一個丫鬟能編出來的,必然是文臻和貼身侍女透露過這樣的打算。

更重要的是,這一番話,直接揭了太子的功勞!

如果剿匪根本沒有傷及共濟盟筋骨,那麼太子的所謂平匪之功就是一個笑話!

「……我家小姐,明明功夫微薄,卻為了陛下的大計,不得不用盡心思,一路上天梯,奪得至高護法之位,卻因此引起原至高護法屠絕嫉恨,慶功當夜,屠絕忽然對小姐下手,將小姐擄走,奴婢無意中發現後尾隨下山,誰知道因此反而逃過一劫,就在屠絕對小姐下手同時,剿匪大軍忽然進入五峰山……奴婢倉皇逃竄,最終還是被屠絕的手下抓住,可不知為何,奴婢醒來後,卻到了太子手裡,太子要奴婢指認小姐和共濟盟匪徒勾結,奴婢不從,太子便命人給奴婢下毒……奴婢不得已,只得假意順從……老太太……奴婢一死不足惜,您快想辦法,救救小姐吧……奴婢當日跟在擄掠小姐的人身後,聽那人說要將小姐送給唐家……求您了……救救小姐吧!」

群臣嘩然。

這一番話信息量可太大了。

竟生生將太子扣給文臻和燕綏的所有罪名,都反過來扣在了太子頭上!

屠絕擄走文臻,剿匪大軍就進入五峰山,採桑被屠絕手下抓住卻落入太子手中,說明屠絕和剿匪大軍有勾連,變相坐實今日屠絕的刺殺和太子有關。

但屠絕卻又不像是太子的直接手下,畢竟共濟盟幾名大頭目,朝中臣子也都聽說過,這位屠絕在共濟盟時日已久,地位又高。如果真是太子的人,以太子的性子,早就會要求他裡應外合,請旨剿匪了。

所以採桑最後一句話,就回答了這個疑問,屠絕是唐家的人。

等於是說,太子和唐家有交易……

實在太驚人,太子當真這般膽大,竟敢把自己做過的事全部推給宜王和文大人?

偏偏這一段話又合情合理,無懈可擊。

採桑涕淚橫流,死死扒住高高的門檻,指甲深深地摳進門檻中。

她不敢看皇帝,就將目光死死盯住老太太,多看一眼老太太八風不動的臉,就多一分勇氣。

要知道,她是在代小姐攻擊當朝皇太子啊!

身為一個小小侍女,居然能有這樣的成就,採桑雖然心中顫慄,仍舊驕傲地覺得,就是下一刻像戲文里一樣,被拖出去午門斬首,這輩子也值了。

她本不該站在這裡的,站在這裡的本應是采雲,那麼事情就真的大條了。

但是采雲在被大軍押解找文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