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一百五十四章 小情侶冷戰

燕綏和文臻陷入了冷戰。

冷戰的主要內容包括視而不見,拒吃嗟來之食,晚上睡覺車不連,早上起來不道早。

語言護衛們聚在一起就此現象進行了充分詳細的討論,最後得出結論:殿下是傻逼。

視而不見,文姑娘毫不在意,你背後偷偷看了幾萬眼。

拒吃嗟來之食。人家沒有嗟,你也沒有食,護衛營的大鍋飯吃不下,怎麼辦?餓著。

真是公主的身子丫鬟的命。

晚上睡覺車不連,然後夜夜都失眠。

早上起來不道早,別人飯都吃不好。

……

日子往前走,趕路繼續趕,兩個靈魂人物不對付,除了林飛白還是冰冷如劍一切如常,其餘人都活得毫無存在感。

文臻也懶得理會燕綏,她最近肋下總是隱隱作痛,感覺有針要發作了,這就說明她練功化針的進度,並沒有追上這針發作的速度,這讓她心中憂慮,不知道如果真的追不上,這根針發作了,會導致什麼後果。這讓她沒有心思關心其餘的事,每日有空便是加緊練功閉門不出,倒顯得越發冷漠了。眾人都以為她這次來了脾氣,就越發凜然。

燕綏和她冷戰,飲食方面就日子有些難過,很少吃什麼東西,雖說他以前也經常不吃東西,他們無盡天本就有一門辟穀之術,可以多日不食,還有利於體內除穢,但燕綏離開師門時候還早,沒怎麼用心練過,這門高大上省錢技術,之前的幾年用於抵抗那些不對胃口的美食也罷了。但人都是由奢入儉難,給文臻餵了這麼快一年,辟穀能力直線下降,每天都覺得餓,一直餓到過了定州,又過了徽州,進入池州境內一處繁華市鎮時,燕綏一改往日不入城池的習慣,下令全部就地城外休整,自己帶著人就進了城。

進城幹嘛?

覓食去也。

池州境內的這座小城,名叫昌平,據說算是一個美食之都,盛產名廚。

所以街上遍地食肆,到處酒樓,據說還有很多私宅也有拿手菜,美食都在深巷裡。

燕綏去城裡一刻鐘後,文臻和易人離帶著耿光陳小田等護衛,以及從天京跟過來的江湖撈的掌柜夥計也去了昌平城,一方面是路途已經走了大半,帶來的食材基本耗費了,得去採買食材,順便考察一下昌平有無合適的店面,打算定點開個分店。

厲以書沒來,今早他剛收到家信,說是因為易燕然身體不是太好,西川易家想提前讓易銘接刺史位和家主位。已經向中書省遞了摺子。易家的規矩,先成家才可以接家主位,易銘是有未婚妻的,易燕然當即去信給厲笑父親,得厲家首肯,送厲笑入西川完婚,事情是在厲以書出發以後發生的,但因為厲家早就有了準備,所以厲笑也和厲以書差不多時間出發,只是路線不同罷了。

此事這麼急迫,很可能易燕然的身體不是一般不好。

因此厲以書急著翻行囊準備賀禮,要安排人快馬送過去。沒空出門。

燕綏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神情很是滿意。

一進城,燕綏就發現,城裡特別熱鬧。

街上人流密集,摩肩接踵,而且賣菜的地方特別多,各處酒樓茶肆也是生意爆滿,整座城都似乎飄著煎炒烹炸的香氣。

中文打聽了一下才知道,原來這七日都是昌平的「豐饌節」,七日之內,四里八鄉,都會攜帶自己的美食前來交流,明日最後一日是評比,在交流評比中表現突出的,會有當地美食商會進行表彰,這表彰包括精神表彰也包括物質獎勵,目的就是鼓勵各家各戶開動腦筋發揮智慧,做出驚天地泣鬼神的美食來。

當地算是臨近長川的地域,氣候最好的一處城池,前有大山擋住寒流,後有廣水調節溫度,土壤肥沃,山清水秀,且水質特別的好,所以種出來的菜蔬,養出來的牲畜,乃至用來烹調的水米柴等等,都比別處出色,諸般種種優勢疊加,就成了美食的發源地,當初東堂出現夜市,這邊雖然離得不是最近,但也是最早響應的。短短半年,不僅夜市,白天的美食活動也十分蓬勃,由此美食商會也應運而生,當地官府對這一塊也頗為扶持,遠近城池都有所耳聞。

燕綏一進城池,就感覺好像進入了白天版的夜市,進城先領了小旗子,每人十面。德語也不知道這是幹嘛的,便插在肩頭上,望去像個地方戲劇的角兒。

城裡幾乎每條街都有各種食物攤子,大酒樓將各種菜品做成模型直接在店面外展示,甚至臨街的住戶都會拿出自己的拿手菜展示一二,每家展示的攤子前都有簡易的碗筷,備上一桶水,各人自行品嘗,完了自己洗碗。

除了昂貴的肉類,大部分便宜的吃食都不要錢,但有吃著覺得特別好的,便扔一個旗。最後一日的評比,就建立在旗幟多寡的基礎上。

燕綏聞著香氣,覺得越發飢腸轆轆,但這種吃東西的法子他實在敬謝不敏,這碗筷居然混用,那一桶水洗了多少碗?

語言護衛們可沒他這麼講究,這幾天跟著裝逼的主子吃大鍋飯,吃得叫苦連天,之前雖然主子小氣,又怕文大人勞累,不許文大人帶他們的飯,但是文大人心善,總會給他們漏一些。如今主子生氣,文大人雖然待他們如常,但他們哪敢主子不吃自己偷吃?自然也是咽著口水謝絕,都說由奢入儉難了,慣壞了的胃口不是那麼容易就降格的,語言護衛們看見這滿街吃食,早就眼睛發藍,掏出錢來,一路走一路吃,一路順便聊。

他們這一群人很是顯眼,護衛們多身材高頎——燕綏行事極端,弄一群齊刷刷的矮子,自然還要再弄一群齊刷刷的高個子。除了德語胖一點顯得矮一些之外,其餘人都在水準以上,更不要說燕綏風姿玉立,昳麗華容,幾乎他往哪裡一站,哪裡便有了光,人們便逐光而來,熙熙攘攘。

德語一邊啃著羊肉串,一邊問那位用柳條串肉串的老漢,「大爺,你們這裡的飲食之道可著實講究,這可是家家廚子戶戶香啊。」

「那是。不過其實啊,去年還沒這麼講究呢,人數得比這少一半。商會給的花紅也只有一半。這也不奇怪,廚藝這事兒,是燒錢的事,咱們還沒富裕到可以講究吃食的地步呢。」

「那怎麼忽然就這麼熱鬧了?」

「還不是那個文大人。」

「啊?」

德語愕然抬頭,正看見他家殿下原本漫不經心的目光掃了過來。

「哪個文大人?」

「就是那個一介女子,只憑廚藝,便入了朝堂升三品的那位啊。現在到處都是的夜市,不就是她倒騰出來的?一個女娃娃,厲害喲。」

德語又看一眼他家殿下,殿下眉目頗舒展,顯然心情不錯。

「那和咱們豐饌節有什麼關係喲。」

「你這娃子怎麼腦子這麼不開竅?一個廚子,還是女子,能有這般成就,別的廚子自然也心熱啊。尤其咱們這裡,歷來水好土好出產好,最出好廚子,早年也出過御廚,現在還是東堂各大世家選廚子的首選地。人家能做到的,咱們憑什麼做不到?」

「哦,是想栽培出更多的好廚子,被選上當御廚,光宗耀祖啊。」

「不想當御廚的廚子不是好廚子。」老頭來了句頗有哲理的話。

德語深以為然。

殿下也深以為然。

不想睡御廚的殿下不是好殿下。

德語看一眼周圍忽然變多的女子,還有好幾張面孔總在來來去去,再看一眼招蜂引蝶猶不自知的燕綏,心裡默默再加一句。

不想睡殿下的女子不是好女子。

所以文大人不是好女子。

……

「諸位覺得我這羊肉串怎麼樣啊?值不值得一面旗?」

「值!」德語笑眯眯地拔下一面旗子插在老頭的笸籮上,「鮮香熱辣,比我們在天京吃的還好!」

「諸位公子是天京人啊!」老頭眼一亮,「那你們一定見過那位文大人啰?」

「見過……」德語瞟到他家殿下神情,立馬改口,「沒有沒有,天京那麼大,哪能人人都能碰見呢。」

「這樣啊,真可惜,還想問問你們吃過文大人的菜沒有呢,是不是像傳說中那樣,吃了神清氣爽,可以延年益壽呢。」

「這個……」德語又看一眼他家殿下,夭壽哦,吃了多少次了,也沒見神清氣爽,倒是經常被氣得讓人懷疑分分鐘要短命。

正要說話,對面來了人。

來人嬌小甜美,笑意盈盈,身後跟著一大串人,赫然正是文臻。

這是這一段日子以來兩邊人第一次正面狹路相逢。

對面文臻也看見燕綏了,但這小街狹窄,人流密集,轉身無法顯得不落痕迹,那就不轉身。

不僅不轉身,還想和殿下笑眯眯打個招呼,比如問問他路邊攤好吃嗎之類的。

燕綏微微眯起眼,看著文臻走過來,後頭還陰魂不散跟著個林飛白。

在文臻抵達他面前,德語即將回答老頭問題時候,他忽然道:「文大人的菜?吃過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